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閱讀地圖Reading+

【Reading+閱讀地圖|004】台中:本冊圖書館

  • 字級

書店不只是提供閱讀載體的場域,同時也是匯集各種有趣的人和想法的平台,網路書店能以快速便捷打破時空距離,實體書店則能提供無可取代的五感體驗。台北市公館有間致力推廣獨立與次文化圖文閱讀的Mangasick;高雄文化中心附近則有間以在地情感為引、閱讀為輔的文化場域三餘書店;還有一路深耕出版建立通路、開啟創作者和讀者對話平台的桃園讀字書店,和透過空間引導訪者思考生活與閱讀需求的台中本冊圖書館。

這四間書店,分別用熱情打造空間,實踐因閱讀衍生出的各種想像。2016年世界閱讀日,就讓博客來OKAPI帶大家一一走訪這四間書店,聽聽那些在空間裡交織而成的閱讀故事。



參與、停留與閱讀,
空間的定義便是你對自我的理解

台中本冊圖書館

採訪=何曼瑄 攝影= KRIS KANG




初春的周日下午兩點半,台中的暖陽灑上店外整排綠意滿盈的盆栽,在台中舊市區裡一棟老透天厝一樓,「本冊圖書館」的店主張宗舜(Argi)戴上工作手套,一鏟一鏟挖起盆內的土,跟夥伴賴可謙一起示範如何幫加寧桉(Cider Gum)換盆。專程前來的訪客開始在門口徘徊,也有一群群路過的街坊或旅人,見我們在門口拍攝,忍不住上前探問——

「這是咖啡廳嗎?我在台北看過跟這個很像的咖啡廳。」
「裡面有書?是書店嗎?賣什麼書呢?」
「展覽空間嗎?什麼樣的展覽?」
「有文具耶!我們等下可以過來看。」

整面對外的毛玻璃窗格內透出昏黃的燈光,古樸的舊鋁門其實並不是店家的正門,一旁刷了白漆的木造招牌上絹印著店名「Artqpie Library」,放在店側的通道前,順著拐進去在木造拉門前的小玄關脫了鞋,氣氛一轉,好似登門拜訪朋友般,踩上嘎吱作響的手工打磨舊木料地板。右側是兩座雙面書架,各式生活、圖像主題獨立出版品與每月更新主題的店主藏書各據一方,書架間擺放長椅讓人駐足閱讀;左側走道盡頭一座架高榻榻米依著整面展覽牆,每月展出形式、主題各異的創作,平擺的展桌上滿是從展題延伸的商品和書籍……


結合老屋修復、展覽、閱讀、講座、工作坊的空間使用型態早已不是新鮮事,但遇到對外開放的空間,我們很習慣想找出容易理解的單一詞彙來「標籤」它的「主業」,以便將之快速納入自己(或其實是由商業活動定義)的生活裡。而這間位於台中中美街的「本冊圖書館」(Artqpie Library),企圖用視覺形象和空間裡的動線和陳列暗示到訪者——店主並不急著幫忙定義這間店,免費空間供人坐臥閱讀,架上獨立出版品和ZINE可以購買收藏,除了書籍或展覽旁的手寫介紹和小標示給予最低限度的引導,其餘全交由訪者自行理解和使用這個空間

本冊圖書館店主張宗舜


本冊圖書館店主賴可謙

一個空間通常會反應出主人的生活態度,而本冊圖書館更恰恰是依照店主生活樣貌打造。在本冊圖書館之前,主導計畫的張宗舜和負責空間的賴可謙,加上另外兩位夥伴陳妮均和柯景瀚,已經一起用「以改造交換佔用」的方式打造過另外兩個空間:一個是半開放的共同工作室兼住家「佔空間」,另一個是展覽兼閱讀空間「本冊」。

張宗舜和賴可謙回憶起大學時期離家一起在校外合租套房,「那時拿到喜歡的攝影作品、海報、DM就通通往牆上貼,有想穿的T恤圖案就自己絹印。夏天的晚上,把撿來的公園舊長椅放在陽台,投影電影在牆上看……其實就像我們後來在『佔空間』和『本冊』裡面做的事情一樣。」

「佔空間」原本只是張宗舜跟親戚借住的老房子,土法煉鋼地撿舊家具和廢料整修後,因為邀請了朋友將自己的作品放到空間裡展示,又將夥伴們各自從圖書館借回的書籍放在空間中共讀,竟演變成半開放的展覽、閱讀場域。當愈多不同的人進入空間,各種交流、衝擊隨即發生,也刺激了他們思考場域的使用目的到底為何?

一旦有了想瞭解的事情,就會產生閱讀的需求。張宗舜坦言,「佔空間」之後為了瞭解來自不同領域、思考背景的夥伴以及創作者的想法,自己才開始大量閱讀,尤其是建築、空間相關理論讀得最多。「一開始整理空間,就發現需要搞懂的事情太多了,而且我們交換書讀,有時候Argi讀完後的提問會刺激我思考,還會重讀那些我以為已經讀過的書。」建築所出身的賴可謙補充著。

佔空間、本冊、本冊圖書館三個空間成立又結束又再成立的過程,同時也展現了他們一路以來對空間與閱讀的思考軌跡。「對我來說,整個台中舊市區就是一個博物館,國美館、勤美術館、之前的『佔空間』、到現在的『本冊圖書館』,都是分別『佔』了城市裡一個個展間。」在本冊圖書館這個展間裡,能接觸到較年輕、實驗、生活化的作品,營業時間也讓上班族、學生在結束一天的工作課業之餘有展覽可看,書區則提供了展覽外的閱讀選擇。

「進入空間要先脫鞋,可能因此排除一些來客,但願意接受這個設定,就表示你可以自在放鬆地停留。」本冊圖書館裡埋的空間細節暗示,可能比我們想像多更多,張宗舜所喜歡的《社區設計》和《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這兩本書中也談到類似的概念,「我們有想傳達的認知和想法,藉著思考空間中自己喜歡的事情,引導訪客像讀書裡的字句一樣去讀空間,希望讓台中成為有很多細節可以閱讀的城市。」另外兩本影響他們許多的書是《我是這樣想的蔡國強》和奈良美智的《小星星通信》,「如何從一個藝術家的生活中擷取最純粹的的行為,進而轉化為創作上的某種理念,是這兩本書給我最珍貴的刺激。」張宗舜也因此理解到,空間與出版品就是他思考的場域。

從「佔空間」開始至今已經七年,即便在轉換空間的空窗期,張宗舜和夥伴們也持續透過出版獨立刊物和策展的方式傳達想法,更在2015年製作了採訪台中和東京共24個空間經營者的《社群別冊》,也因此進一步受託改造書中收錄老店「陳彫刻」,讓彫刻店空間同時符合三代同堂和技法傳承需求。「我們並不追求毫無理由的保存老屋。最重要的是要讓房子擁有人有自覺,理解房子裡面有人,就會發生有趣的事情,這樣房子才有被延續下來的機會。」除了空間改造,更重要的是策動空間裡的事件發生,他們提到前一個空間「本冊」原本被閒置多年,但看過他們的改造和策展後,收回屋子的房東自己整修了破舊的屋頂,老屋因為找到新的可能而免於被拆除,這才是他們所樂見。

不管是閱讀書籍或是閱讀空間,能夠找到吸引讀者的橋樑是最重要的,只要搭建了對的橋樑,讀者就會走過去。本冊圖書館搭橋的方式,是先是思考生活,進一步衍生出空間改造,又在空間改造過程中開始閱讀與探索,而後再透過空間與紙本編輯,向外傳達自己對生活和城市的想法, 「所以我們不會用單一的『書店』去定義這裡。」人會因為空間的存在而匯集,並發生更多可能,那麼下一步的計畫呢?「我們一直以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為目標,所以必須要找到關於台中的新想法和定義。」一個不能用單一定義解釋的空間,一個不停止思考生活與環境的團隊,也許就是因為有像本冊圖書館這樣充滿熱情與衝勁的獨立小店,讓這座時常被暖陽包覆的城市,散發出愈來愈耀眼的光芒。

本冊圖書館/佔空間Artqpie:www.facebook.com/ArtQPie



What to read? Where to go? 閱讀地圖

閱讀與你我的關係,比你所知道的更接近。



透過閱讀城市,不斷思考與進化,
活化舊區老屋就是為了建立城市對未來的想像。

在台中舊市區裡閱讀生活與空間



世界閱讀日推薦書

by 本冊圖書館


透過創作者傳記和側寫了解平凡人生種種挑戰的過程,思考現代人缺乏的生活信仰。閱讀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間轉角或巷弄的小店一樣,如果社區是人實際居住的場域,社群就是一群人的生活意識。這些書中描繪了由下而上的魅力與社區的未來可能,讓人與空間或人與人找到彼此可閱讀的地方。 


奈良美智 /《小星星通信》/ 大塊文化  點此購買 
作者以日記或自傳的文筆撰寫,平凡卻能夠傳遞人生種種挑戰的過程,從如何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到在異地面臨抉擇的故事,關於平面塗鴉、空間與家鄉的札記非常吸引人。看著書中的圖文,好似能夠與作者奈良美智默默的通信呢!



山崎亮 /《社區設計》/ 臉譜文化  點此購買 
多麼不可思議的一本設計書!從非社區營造專業的無名建築師起步,到成功推動能夠跨足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社區設計第一人。在紙上設計與僵化的社區營造中找出方法,讓人與空間或人與人找到彼此可閱讀的地方。


堀部篤史 /《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 時報文化   點此購買 
閱讀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間轉角或巷弄的小店一樣,這本書無論是翻到哪一頁總是有這樣的感覺。開店出書都不是夢想,能將想法傳遞出去亦或能夠讓人想閱讀的書與小店(空間)才有意思,此書當然也是如此。




《社群別冊:Tokyo to Taichung》/ 咱誌  點此購買 
如果說社區是實際人居住的場遇,社群就是一群人的生活意識。本書給予讀者尋找未來都市生活的社區空間,以台中與東京的實例做介紹,反思由上而下的限制,描繪了由下而上的魅力與社區的未來可能。




楊照、李維菁 /《我是這樣想的蔡國強》/ 印刻出版   點此購買 
本書不談文創、不談步驟、更不談夢想。筆者楊照與李維菁側寫藝術家蔡國強真實的一面,書中寫錄著現代人缺乏的生活信仰,真實的話語和簡潔的文字不只談論處世與創作態度,夾雜對話的敘事文本讓人回味無窮。





2016年世界閱讀日

精彩內容請點圖看更多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台日書情報|格子書店特別報導】在日本開「一格」書店吧!

    2017年左右開始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誕生了共享空間的「格子書店」,是日本近年來最新的書店經營模式,究竟書店的經營還能有什麼變化?這個看似逐漸消失中的閱讀場域還能有什麼樣延續的契機?由位於日本東京的台日出版情報團體太台本屋,為OKAPI的讀者帶來關於這種創新書店的系列報導。

    2103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台日書情報|格子書店特別報導】在日本開「一格」書店吧!

2017年左右開始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誕生了共享空間的「格子書店」,是日本近年來最新的書店經營模式,究竟書店的經營還能有什麼變化?這個看似逐漸消失中的閱讀場域還能有什麼樣延續的契機?由位於日本東京的台日出版情報團體太台本屋,為OKAPI的讀者帶來關於這種創新書店的系列報導。

21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