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羅浥薇薇|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羅浥薇薇|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敢曝少女接地記(我還是那個徐懷鈺)

  • 字級

我的姪女十二歲半,漸漸耳朵生刺、聽不得大人任何存有控制心意的言語。她本來個性倔強,少女病來襲時轉型陣痛莫名,連她自己也拿自己沒辦法。前晚陪她整理書桌,原本還有說有笑,後一秒隨即收起我與她之間的鐵橋拒絕溝通扁嘴不語,我越逼問,她的城門闔越緊,低頭反覆捏弄手上的單把鑰匙,掉著眼淚像受了天大委屈。唯一可能惹毛她的嫌疑人我無法從她行徑擠出一點蛛絲馬跡,僵持到幾乎惱羞成怒時腦中猛然響起徐懷鈺拔高的嗓子大喊:「地球上明明有四十幾億人口 / 偏偏就是選中我 / 轟隆轟隆隆 / 每天對著我噴火」,一時腦內劇場過分生動,只得披起她給我穿戴的怪獸皮起身離去,把少女獨自留在小小的少女之城。

少女是聽〈小蘋果〉跳江南大叔騎馬舞長大的,在那之間還看了各種水果釀成精成哥姊巧笑倩兮的帶動唱,她不認識徐懷鈺,沒有聽過無厘頭到如此雅俗共賞的女生宣言:「你不要學勞柏狄尼洛 / 裝酷站在巷子口那裡等我 / 你不要寫奇怪的詩給我 / 因為我們沒有萍水相逢過」,徐懷鈺頭還頂著衝天炮拉著卡通布偶跳舞,腳卻任性跨向青春期、談起飛起來了怎麼可能救命啊我不要的戀愛,洗腦的兒歌式口號喊著殘存的童年與幾乎是與之背向的、亟欲擺脫家父長的任性態度,使她成為充滿矛盾魅力的陣痛少女代言人。

少女的陣痛來自於通往完全「性化」的路上無法逃避的眾人之眼、以及極可能胎死腹中的「自己」。儘管自詡為「E世代自主女生」、試圖以傻大姐的氣勢挑戰成人威權凝視,卻還能無礙地被各小學選作晨操音樂,陣痛少女徐懷鈺的根本性矛盾是她表現出想長大、想掌控自我的野心,選擇的武器卻並非正邁向成熟的「未來」身心,而是她最有把握能大鳴大放、代表著「過去」、但不再原初純粹的幼稚表演。回頭翻看她最火紅的MV演出,青春心情無論如何陰晴不定,還是以鼓吹集體通往一片光明未來為已任,簡直可稱作新健康寫實風。

徐懷鈺最火紅的單曲MV:〈怪獸〉〈我是女生〉


幼稚作為一種敢曝(camp)少女扮裝技藝,在九零年代末新世紀初的台灣流行文化占有華麗的一席之地。除了徐懷鈺大手大腳揮灑的新健康寫實風之外,還演化為更精緻隱晦的暗黑風,比如晚幾年出道,扮相更具科幻感的張韶涵,在MV裡一面無辜追逐變色龍穿蓬裙跳排舞喊「藥藥」、「抱抱」,一面以同樣仍帶童音及些許歇斯底里的高音大唱「求妳別做潘朵拉 / 其他都可以」「盒子千萬別打開 / 我會盯著妳」,呀呀學語戰略底下偷渡的是少女初萌的性焦慮。而當性化路上欲拒還迎的姿態終於無法再以去性化表演模糊與代償、陣痛少女討愛無效,她們之中只有極少數得以驍勇地擁抱世界、完全進化,最極端的例子如早早放下了幼稚敢曝表演,試搭各式風潮,最終全面drag queen化、神情姿態都開竅美妙的蔡依林,她所操作的正是幾乎成為敢曝正典的男同性戀身體展演,低級幽默高級舞台,整套做足了便暢快淋漓。 蘇珊.桑塔格在1964年發表的《敢曝筆記(Notes On "Camp")》裡說敢曝的本質正在於它「對不自然的愛(love of the unnatural)」,那表演幾乎毫不莊嚴卻召喚龐大的感性、使人笑中帶淚。只是少女對身體與慾望已毫無掙扎猶疑,隱愛埋痛後決定為自己與同類製造的幻覺已非同日而語,精準的舞台節奏與到位的自嘲表情,仿佛都在告訴我們,那少女斷了懸念、早已一去不回。

在MV中無辜追逐變色龍穿蓬裙跳排舞的張韶涵

全面drag queen化、神情姿態都開竅美妙的蔡依林

我曾經見過徐懷鈺一次面,我們在澎湖拍戲。她那時因為合約問題已經消失一陣子,我不知道導演如何福至心靈將她找來客串一角,只記得穿過場記燈光製片劇組人員、瞥見保姆車裡妝容完整美好的她,說話很緊、沒有回音,像出聲總先撞到自己堅硬的殼。我沒有辦法忽視那樣的殼,就像我對於十二歲半姪女的彆扭始終難以釋懷。她也有機會操持一些比較不容易傷害到自己的敢曝武器嗎?那會是徐懷鈺的任性水果姊姊風格、張韶涵的科幻公主風格,還是她得迷惘許久疼痛難忍、最末棄守陣地隨波逐流?她最後也渴望生出一個自若性感的蔡依林嗎?這一切的彎路小徑轉角堆滿對的錯的標誌與前人記號,我不確定她直直的眼睛有沒有機會看到。

那部題材難得成品可惜的電影後來並沒有獲得太大的關注。許多年過去,當時第一次演電影的男主角決心投入大選、並如願進駐國會。百年之間都還會是一場重要選舉的那晚,本著一種懷戀的心情,我在臉書上搜尋「徐懷鈺」。長我兩歲的她發了新單曲,褪去當年誇張妝髮,反而不見歲月傷勢。少女長長的陣痛後自己洗淨斑斑血跡,素顏仍怕不被看穿,在入口封面大大寫上:「我 / 還是那個我」

徐懷鈺〈我還是那個我〉


作者簡介

情非得體: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情非得體: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一九八○年生於台灣苗栗。受教育於台灣大學、台南藝術大學、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曾獲文化部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補助,並獲選法國瑪內藝術中心 (Centre D´Art-Marnay Art Centre;CAMAC)及維也納KulturKontakt Austria駐村作家 ,著有小說《騎士》。人生難料斷層許多,唯仍持續不自由創作。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871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87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