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年度百大

【2015年度選書】會不會,蘋果真的不只是蘋果啊?──《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

  • 字級

 

「咦,那是什麼呢?」
桌上放了一顆蘋果。但是……或許……這說不定不是蘋果喔!
如果它不是蘋果,那它會是什麼?
於是,一個關於「蘋果」的小宇宙哲學探索由此展開。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

 

一般我們既定經驗裡描繪出來的蘋果,會是什麼樣子?是紅色的、圓圓的、有梗有核?甜甜的香香的?那青色的、嚐起來酸酸的帶點澀的算不算是蘋果呢?如果是的話,會不會其實所有的蘋果都是外星人偽裝而成的?想要讓我們吃下肚,好讀取人類的思考情感經驗值以研究人類這個物種?又或者剖開蘋果,裡頭其實是座極精密的蘋果工廠──有蘋果顏色調節鈕、蘋果精華儲存槽、蘋果香味產生器、表皮光滑感調節鈕,更有蘋果馬達及電池以產生我們印象中蘋果的形象。

拿來種的話,蘋果會自體成長,三個月後長成一棟可供人類居住的大房子,牆壁是蘋果果肉做成的,所以不需要裝潢師傅,每個人都可以吃出自己想要擁有的隔間樣子。寒流來的時候,蘋果不知道會不會感覺冷、想不想加衣服?天熱的時候把皮削掉,它會比較涼嗎?也許它有一顆心?也許它有兄弟姊妹也說不定?

這一切一切關於「蘋果」的想像與懷疑,幾乎可說是孩子在構築外在世界中的認知模擬、奇想與天馬行空!在我們還沒被灌輸或教育知識前,所有的小人兒的大腦大概都是從「想像」與「不設限」開始碰觸探索這個外在環境的。

「或許,除了我以外的人,都是蘋果也說不定」;
「或許,這顆蘋果是從宇宙墜落的小星星也說不定……」

書裡所有對於蘋果的想像都是擴延發散性的,沒有「不可能」也沒有「一定是」,在沒有限制下的彈性思考空間可以很大很大,大到可以想像馴養一顆蘋果,讓蘋果變成自己的好朋友、喜歡自己,都是有可能的!在構築自己向外世界的連結時,孩子可能會有的想像力歷程呈現,都在這不斷的「是嗎」、「也許」、「說不定」當中被延伸出去。到最後回應到現實問題──小男孩肚子餓、肚子裡發出咕咕聲,於是他想:「這或許只是一顆普通的蘋果也說不定。」蘋果沒有在動、也沒有發出奇怪的聲音,在一番折騰戳聞搖搔之後,決定問媽媽要蘋果吃,這才讓小男孩腦中這場想像力浩大的小劇場在「或許可以說這是一顆好吃的蘋果吧」中暫時落幕。一顆蘋果的存在,原來可以讓孩子有如此多想像與邏輯思考的「大哉問」呢!

有趣的是,孩子向內探索自我認同的部分,本書作者Yoshitake Shinsuke在另一本《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生動呈現了對於「我是誰」以及自我認同的探究。書裡小男孩小健為了讓機器人可以完美代替自己不致穿幫,他得先好好地對機器人敘說,介紹自己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喜好及日常特性……這中間的過程,讓小健明白,原來光探究「自己究竟是誰」就是個不容易的問題、要別人「假裝成自己」更是難上加難難難的事……

這兩本書,從對外在世界的好奇想像到對內自我的探問認同,可說就是孩子一步步建構世界、成為自己的過程啊!

 

【點圖看2015年度選書】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