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古典樂考焦了

【♫|焦元溥聽音樂】樂於人格分裂:你知道與不知道的張艾嘉

  • 字級


昨天下午,在國家音樂廳的排練室,又見到張艾嘉。

很多人好奇,怎麼一點兒都不知道我認識張艾嘉,還想到請她演出古典音樂作品?

實話是,我之前還真的不認識張姐(我們這樣叫她)。之所以合作,全然是意外。

國家交響樂團(NSO)每年都會規劃解說音樂會。身為受邀講者之一,我在三年前設計了三場「音樂與文學的對話」,包括請詩人楊佳嫻討論詩與音樂的互動,小說家紀大偉講解與托爾斯泰和米蘭昆德拉相關的音樂創作。至於第一場「音樂鬼故事」,在聲樂家王凱蔚和NSO首席李宜錦的演出外,我排了李斯特於1858年前後構思,為朗誦和鋼琴所作的《蕾諾兒》(Lenore)。

費雪迪斯考 / 旗手克里斯多福‧里爾克的愛與死之歌

費雪迪斯考 / 旗手克里斯多福‧里爾克的愛與死之歌

很少人知道李斯特寫過五部鋼琴伴奏的單人朗誦戲劇(melodrama),以柏格(Gottfried August Bürger)同名敘事詩所寫的《蕾諾兒》,則是其中篇幅最長也最戲劇化的一首。安排罕聞作品台灣首演,總是一件值得做的事,但要找誰朗誦呢?想來想去,最後請教香港導演林奕華,能否推薦一位「有舞台戲劇表演經驗、對詩歌朗誦有興趣、對古典音樂不排斥」的演員?

「你覺得張艾嘉如何?」電郵裡傳來如此答案。
「張艾嘉?你說的張艾嘉,是我認識的那位張艾嘉嗎?」
「不然還會是誰?」
「呃,這是非常小規模的演出耶!」
「但她完全符合你的條件,而且最近才朗誦了楊牧的詩,為何不試試?」

出乎意料,張艾嘉還真的答應了。

比接下邀約更令我驚訝的,是她對這個表演的付出。首次演出前三個月,她就興沖沖約了時間,從香港飛回台北開始排練,和我們討論樂譜與翻譯稿的每一個細節,琢磨各段詩文的意思。排練中我們修修改改,回家思考後又繼續再練,到演出前詩稿竟整了六次,張姐樂譜上更寫滿密密麻麻的註記。

嚴俊傑 / 獨奏會 現場實況錄音(Chun-Chieh / Yen  Live Performances)

嚴俊傑 / 獨奏會 現場實況錄音(Chun-Chieh / Yen Live Performances)

只是這一切,都還比不上張艾嘉與鋼琴家嚴俊傑在舞台上所綻放的萬丈光芒。不愧是身經百戰的舞台藝術家,這次著實長見識了!

可還是有很多人錯過了。「張艾嘉不是演電影的嗎?她怎麼懂古典音樂!」一些自認很有研究的聽眾,雖不知道《蕾諾兒》是怎樣的作品,卻以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把古典音樂供在遙不可及的神壇,彷彿這樣匍匐膜拜,自己也可以跟著高級幾分

但張姐卻是最經得起批評,也最珍惜評論的人。去年我們在上海重演,她竟從頭來過,把自己當成新手,再度審視每一個細節,也提出相當不一樣的詮釋:以前我只認為《蕾諾兒》是個驚悚可怕的鬼故事,但在張姐的第二次演出中,我才領悟到《蕾諾兒》也可以是個淒美無奈的愛情故事。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它們總是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豐富開放,也總能以不同角度呈現與詮釋。

只不過在演出《蕾諾兒》的當下,我心裡已經在思(推)考(坑)一個更大的計劃,那就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和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

古典音樂創作中,論及鋼琴和朗誦作品,李斯特《蕾諾兒》和理查史特勞斯《Enoch Arden》,堪稱箇中雙冠。

普羅高菲夫:彼得與狼、希伯來主題序曲、進行曲 作品99(Prokofiev: Classical Symphony.Overture on Hebrew Themes.March(N.:Sting))

普羅高菲夫《彼得與狼》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雷里奧、崔斯提亞(2CDs) / 杜特華(指揮)蒙特利爾交響樂團(Berlioz: Symphonie Fantastique, Lelio, ou Le Retour a la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雷里奧、崔斯提亞 / 杜特華(指揮)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交響樂作品寫給朗誦或演員者,如白遼士《萊利歐:回生記》(Lélio, ou le Retour à la Vie)、柯普蘭《林肯肖像》、普羅高菲夫《彼得與狼》等等,都是著名傑作。前者慕提最近請了鼎鼎大名,主演《大鼻子情聖》的影帝傑哈‧德巴狄厄(Gérard Depardieu)擔任朗誦(由芝加哥交響樂團發行錄音),後二者則名人甚多,數不勝數,連史汀(Sting)都和阿巴多合作過精彩無比的《彼得與狼》

霍乃格的神劇《火刑台上的聖女貞德》(Joan of Arc at the Stake),主角寫給女演員而非女高音。今年六月紐約愛樂才邀請了影后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演出,自然成為年度藝文盛事。

瑪莉詠‧柯蒂亞演出《火刑台上的聖女貞德》

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作品21 & 61 / 小澤征爾 (指揮) 波士頓交響樂團(Mendelssoh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p.21 & op.61 / Se

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作品21 & 61 / 小澤征爾 (指揮) 波士頓交響樂團

至於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則是一個「隱而不顯」朗誦與樂團作品。作曲家先譜寫了音樂會序曲,之後才寫了戲劇配樂,而後者部分段落必須搭配劇情(作曲家在樂譜上有清楚指定),只演音樂意義不大,因此演出或錄音時這些段落往往省略,作品僅以選曲方式呈現。甚至就算請來朗誦者讀劇,有些段落因為對應情節過多,也實在無法全部呈現。(孟德爾頌的戲劇音樂不過四十分鐘出頭,戲劇本身卻可長達三小時。)小澤征爾請來萬方景仰的茱蒂丹契(Judi Dench)擔任朗誦的版本,就是其中一例。不愧是常常演出莎劇的硬底子演員,茱蒂丹契功力深厚,韻腳掌握和發音咬字都無懈可擊,是我極其佩服的經典詮釋。

NSO今年以「早期浪漫」為節目主軸,孟德爾頌自為本季要角,當然不能忘了《仲夏夜之夢》。既然樂團要以音樂為主,在一場音樂會的時間內「完整演出」孟德爾頌譜寫的所有音樂,那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劇本改以單人讀劇方式呈現。

嗯。

我想,我不會忘記張姐在看了改編劇本之後,發給我的第一封電郵。

當然,她永遠都是優雅理性美麗,措辭也都非常客氣有禮。但我其實可以讀出信中的情緒,那潛台詞應該是:

你寫的是哪門子的改編啊!我就一個喉嚨而已,為什麼要扮演十四個角色!!!我要人格分裂嗎!!!十四個角色!!!你自己來唸唸看呀你你你你你!!!!!

這是今年四月的事。後來張姐請了郎祖筠老師協助聲音塑造,五月大家又開會討論一番。經過兩個月的練習,張姐在七月交出第一版讀劇錄音,讓我們知道她的想法。這還只是她個人部分的準備。就在上個月底,在極其忙碌的金馬獎頒獎典禮後,她竟然又到了國家音樂廳,和指揮與鋼琴伴奏走了一次全劇。昨天開始,則是為期三波的密集排練。

看著張姐和郎老師不斷討論角色性格和對話表現,研究發聲位置高低,看著她們真的不放棄所有細節,就是要努力打造出十四個角色的語氣聲腔,我心裡想,

「早知如此,說不定還可以多放一兩個角色呢!」(等著被打)

在去年上海演出後的座談,我終於問了張姐,當初為何答應這付出與酬勞完全不成比例的邀約,甚至在連邀請者都不認識的情況下?

無論作為演員或導演,我總是想做沒有做過的事,迎接尚未遭遇的挑戰,學習未曾獲得的經驗與能力。」張姐這樣說。

無論是《念念》還是《華麗上班族》,甚至是台北電影節與金馬獎,我們的確已經看到張艾嘉交出的成績單──不管環境如何,她就是要不斷往前走,不斷給自己新挑戰與新功課。從《蕾諾兒》到《仲夏夜之夢》,我親眼目睹她如何準備與如何工作。如此敬業樂業,足以作為所有人的榜樣。

《念念》

《華麗上班族》

在西方世界,2014到2016都是莎士比亞年:前者歡樂慶祝莎翁四百五十歲生日,後者隆重紀念大師辭世四百年。NSO在跨年夜和新年夜獻上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是極具紀念意義的安排。加上石佩玉和飛人集社劇團的戲劇設計與表演,合唱團和歌手的美聲,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在音樂廳慶祝新年!


〔延伸閱讀〕
焦元溥:夜深又見鬼新郎:馬勒、席琳狄翁與《蕾諾拉》
張艾嘉:那輕描淡寫的,《念念》


2015/12/31、2016/01/01  NSO跨/新年音樂會《仲夏夜之夢》→購票資訊

樂之本事

樂之本事


焦元溥

1978年生於台北。不務正業的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也是不誤正業的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
自15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評選集《經典CD縱橫觀》系列三書《莫札特音樂CD評鑑》《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日文版首冊於2014年6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發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聽見蕭邦》《樂之本事》
文字創作之外,焦元溥也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焦點講座」策劃,「20×10蕭邦音樂節」和「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台中Classical古典音樂台FM 97.7和Taipei Bravo FM 91.3電台「焦點音樂」和「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前者獲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2013)。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金曲獎即將到來,入圍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的作品有哪些?你最看好哪一張?

2020年金曲「最佳專輯裝幀設計」共有五張專輯入圍,有引人想像東部海岸線晨光灑滿海洋的設計、也有生活中最熟悉的長輩圖給予的視覺重擊;有透明材質層層疊疊出變幻無窮的圖像,也有透過結構讓你玩心大發的專輯,此外,竟然還有一張結婚證書(?!)

15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