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張妙如|英文妙筆記

【張妙如|閱讀珠寶盒】生命能否等值勾銷?──《The Burning Room》

  • 字級

我們經常會對使壞的人說:「你會付出代價的!」然而,大家可曾細想過,「代價」是什麼?某人若殺了你的母親,他後來也以命償命了,這「代價」就公平了嗎?如果你的母親是個世間難尋的行善人,而兇手是不務正業的渾蛋,這兩者的命,真的就能等值勾銷了嗎?

The Burning Room

The Burning Room

《The Burning Room》是警探哈瑞鮑許的系列故事之一,它是個多線並進的刑案故事,而其中的一線,是鮑許的新搭擋Soto的親身故事。Soto是名年輕女警探,她之所以踏入警界,是因為她有個懸案牽掛於心,1993年,一場公寓大火燒死了九個人,死者中有一半以上都來自一家位於此公寓地下室,沒登記立案的托兒所裡的孩子,Soto是當中一名當年幸運存活下來的小孩,但她失去了五個好友和一名親如生母般的導護師。這場火災雖被認定為人為蓄意縱火,可是多年來都沒有逮捕任何一名嫌犯,最終,只成為一個毫無進展的冷案。它並不是《The Burning Room》的主線故事,不過我對這條線的故事更有感覺。

鮑許再一年就要退休了,警探私下查案,查的還不是屬於自己職責範圍的案子,是違法的,不過鮑許慧眼視Soto,深覺她會是個難得的明日之星,所以他答應在業餘時間幫忙Soto共同解決這件當年的火災懸案。後來,他果然在這塵封已久的資料夾裡的舊剪報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火災當天,托兒所不遠處同時發生了一件銀行搶案,鮑許直覺火災是銀行搶匪為了拖延警方到場的時間,故意縱的火。不幸的是,這個搶案當年也沒破,它也是躺在資料庫裡的另一個冷案。

不過Soto靠著這條新發現的線索,找到了數名火災和銀行搶案的兩案交集者──當年曾被懷疑過可能是搶匪在銀行的內應,其中有三人和火災的公寓有地緣關係,一名女性行員曾經是失火公寓的住戶,而她當時同時交往的兩名男友,一個是銀行經理,一個是銀行警衛,他們倆都經常到該公寓過夜,很可能因此而熟悉地緣。

這個案件追查到最後是水落石出了,而且一次就破了兩個旁支冷案,不過,結局也讓人有些無奈。當年的女銀行員Ana確實是搶匪的內應,不過她並不知道搶匪打算利用縱火來爭取逃脫的時間,當她知情後,她不但把分得的贓款都捐給一家快倒了的教會,更以在火災中為護童而慘死的女師之名(Soto視如親母的人),出家當了修女!Ana 的下半生可以說都是在贖罪中度過,她甚至因為去了墨西哥的某個窮鄉僻壤幫忙,而命喪當地……

我想對一般旁觀者來說,Ana是付出了代價,或許也算贖了她的罪,可是,對Soto而言,她的五個好友和一位恩師,卻不是Ana這樣的付出能代換的,誠如鮑許說的:「She came here and went on missions and took care of children and all of that. Vow of poverty, paid off the mortgage, whatever. But she didn't turn herself in and say, 'I'm responsible.' She didn't tell all those parents how come their kids died, She talks about redemption. But she chose all of this. Nothing was taken from her.」(「她來到這裡並參與任務,照顧小孩及其它一切,誓言清貧過活,付掉教會的借貸,不論是什麼,她都沒有去自首並說『我有責任』。她沒告訴那些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小孩為何會死,她談贖罪,但她自由地選擇了做這一切,沒有什麼從她身上被褫奪。」)

本書書名「The Burning Room」,並不指這場火災,它指的是人生中的某種時刻:當你的手握到一個火燙的門把,感知裡面正在失火時,你會怎麼做?要不要打䦕一間正在悶燒的房間,冒著氧氣入房可能讓災情擴散到完全失控的風險,去救裡面的人?這也是我曾經面對的難題,我選擇打開,並永遠失去了一段友誼,只因為我不願接受她償還的代價。我永遠想念她,卻深知,就算歷史再重覆一百次,我也次次都會去開那扇門。並不是我為了什麼價值而捨了她,其實是相反,我愛她到寧願失去「我們」,也希望她能得救……


〔讀小說.學英文〕

Harry saw that the situation could not be helped at the moment and decided to get out of the station before things went further south.
哈瑞知道此刻情況無助並決定離開警局,在事態往更糟的方向進展之前


"It was a no-brainer," Soto said.
這是個無需大腦的易事,」Soto說。

He was tired. Driving sapped his energy these days.
他很疲累。這些日子以來連開車都會大耗他的元氣

 

(圖/張妙如)(圖/張妙如)


Bosch stood up to go. As off-putting as Boland's personality was.
鮑許起身就要走。展現和Boland 那令人厭惡的個性一樣的態度。

"No, I had my wife, you see. I wanted very much to stop. She─Ana─had started the whole thing and it was very big mistake for me."
"You mean she came on to you first?"
「不,我當時已經有老婆了,你可以了解我多想停止,是她─安娜─開始這一切的,這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錯誤。」
「你的意思是,是她先來招惹你的?」

"So what do you think? Was Ana a planner or just a gofer?"
「你怎麼想?安娜是個策劃者還是只是個打雜的?」


﹝延伸閱讀──哈瑞鮑許系列相關妙筆記﹞



妒忌私家偵探社:女神
妒忌私家偵探社:女神


張妙如


具備漫畫家身分的作家,擅用圖文書寫的方式自由揮灑,1998 年起與徐玫怡兩人首度以《交換日記》手寫體創作而大受喜愛,自此開啟兩人聯手創作,至今已共同完成 16 本交換日記。
遠嫁西雅圖後,她以漫畫家的角度寫繪《西雅圖妙記》系列,幽默呈現了台灣女子的美國觀察,以及她和挪威籍美國先生阿烈得共同經歷的喜怒哀樂。
《妒忌私家偵探社》為她的全新小說系列,包括《妒忌私家偵探社:活路》《妒忌私家偵探社:鬼屋》《妒忌私家偵探社:姊妹花之死》,系列最新作品為《妒忌私家偵探社:女神》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的腦是怎麼被洗的?人人都有可能踏入名為邪教的人間地獄

先是親切的招呼,接著是溫情的接納,之後等著你的是與現實生活的切割和各種恐嚇與威脅。以信仰的力量,要求信徒們投入金錢時間,甚至侵犯身體,邪教在人心匱乏的社會以各種面貌存在著。

309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