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創作獨白

歡迎來到數位新時代

  • 字級

(本文作者為遠流出版副總編輯)

在二十多年前的台灣,「網際網路」還是非常陌生的名詞;
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大部分的人,生活已經跟網路密不可分,
哪怕是一個小時的網路癱瘓,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

一九八○年代末的個人電腦,或許主機的體積跟今天的沒有太大差別;但除此之外,很多地方很不一樣。第一個電腦螢幕很大,一張書桌擺了一台顯示器,幾乎就不能做其他事。那是一個單色的世界,由綠色的小光點,在螢幕上組成文字或圖案,看久了眼睛都要發疼。今天成為標準配備的彩色液晶螢幕,是當時無法想像的。

同樣無法想像的還有隨身碟,因為當時個人電腦配備的是五又四分之一吋的磁片。最早的軟碟是IBM在一九七一年推出的八吋磁片,到了一九七六年五又四分之一吋磁片問世,存檔的時候,電腦都會發出磁片轉動的沙沙聲。一張五又四分之一吋頂多只能儲存1.2MB,檔案數量多了,一張磁片還不夠用,哪像現在的隨身碟,都是以GB為計算單位的。

而另一個真正的重大差異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因為這並不是從電腦的外觀或性能所能看出來的:絕大部分的家用個人電腦,彼此之間是不能相連的。如果把一個檔案從一台電腦移到另一台電腦上,大部分業餘使用者會把檔案存在磁片上,再把磁片放入另一台電腦。即使是學校或一些組織的電腦室,可能讓電腦相連,也沒有一個網際網路,可以連上其他地方的電腦網路。

這一點在當時看起來,或許意義不大,畢竟,個人電腦的運算速度已經夠讓人驚豔了,至於電腦與電腦是否能夠相連,並不那麼重要。但是在今天來看,(廣義的)電腦之所以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這點卻是至為關鍵。因為,電腦一方面性能提高(速度更快、體積更小),使得電腦可以以筆記型電腦、手機、平版電腦的形式出現;二方面彼此相連,使得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處於online的狀態,許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就是因此而起。

《數位新時代》的作者施密特,在網路的形成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早在一九八三年,施密特便加入昇陽電腦,以軟體經理的身分主導了Java平台技術的發展、昇陽電腦獨立平台的程式技術,並且確立了公司的網絡策略。之後,他成為昇陽電腦的技術長(CTO)及企業總裁。

到了Google成立,施密特在二○○一年三月以董事會成員的身分擔任董事長,並在同年八月兼任總裁一職,負責公司的正常運作、產品開發周期與銷售,並負責建設公司的基礎建設以應付google的快速發展。換句話說,施密特是Google的靈魂人物。二○○七年,由PC World選出的「五十名重要影響網路世界的人」,施密特與Google的兩位創始人賴利•佩吉及布魯共列第一名。

從施密特的發展歷程來看,他不僅是一個技術出身的工程師,對於網際網路的搭建貢獻卓越,同時他也有管理、銷售的長才。但是,施密特顯然不止於此,他並不以把一家小公司打造城世界級的大企業為滿足,他對於人的行為的興趣、對於世界的好奇,超過一般人所能理解。

在今天,只要上網的人沒有不用Google的,一般人甚至以「大神」稱呼。作為一個只想滿足自己上網搜尋需求的使用者,甚至不曾想過Google的搜尋功能為什麼那麼強、Gmail為什麼那麼好用,自然也不會去想:Google作為一個搜尋引擎,為什麼費事發展那麼多功能:地球上每一吋土地做了標示與紀錄,進行了街景拍攝,甚至連美術館的畫作也可以在線上觀賞,更別提掃瞄了書籍和強大的翻譯功能。

這些事情都不像是一個搜尋引擎應該做的事。從《數位新時代》來看,這應該都是因為施密特強大的心智能力和遠見。施密特從八○年代開始做的事情就是把電腦連起來,到了Google的十年,基本上他還是在做同一件事,把電腦連起來,但是他讓電腦連線之後,在一個極強的平台上運作。

對於施密特來說,未來的圖像或許愈來愈清晰,許多細節愈看愈清楚,在《數位新時代》裡頭,他試圖描繪這幅景象:當全世界超過六十億人可以彼此相連的時候,而且可以相當程度可以克服語言的隔閡(當然是透過Google的翻譯),而且也可以定位對方的位置(在Google地圖上),還可以看到對方所處的環境,會發生什麼事?

就如同這本書的目錄所示,人的身份、自我,國家的安全、革命與衝突的型態、恐怖主義都會有很大的改變。不管是身處地球的那個角落,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也不管是組織、公司、國家,幾乎都無法自外於影響,因為,只要是電波能及、能夠上網的地區,改變就會發生。《數位新時代》讓人看到正在逼近、甚至我們已經身處其中的未來,也讓人看到施密特驚人的心智能量。未來的世代,將會把施密特當成二十一世紀的代表人物。

另外,與施密特合著此書的科恩也值得一提。《貨幣戰爭》宋鴻兵在微博上提到科恩:「在谷歌施密特的背後還有一個人值得關注,他就是Jared Cohen。這個八○後可不簡單,三十出頭就已經是美國核心菁英俱樂部──外交協會──的成員,曾服務於國務卿萊斯和希拉蕊,也是個心理戰的高手。他與施密特一個出謀劃冊,一個戮力實施,此人未來不可限量!」

二○○四年,科恩才從史丹佛大學畢業,主修歷史、政治學,副修非洲研究,在萊斯擔任國務卿的時候進入政策計畫司,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希拉蕊接任國務卿之後,科恩是少數留任的成員。離開國務院之後,科恩在二○一○年被Google延攬,擔任Google Ideas的總監。

科恩最為人知的事蹟之一,就是他寫過一篇「數位混亂」,在文中提出了一個想法:要革命,民眾手中不必有槍,只要有一支手機即可。在不久之後爆發的埃及革命,科恩人也在埃及。在前一陣,美國新墨西哥前任州長偕同施密特訪問北韓,科恩也是同行人員。

施密特與科恩,兩個人的知識背景截然不同,但都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頭腦,他們對這個世界有很深入的觀察,對未來的走向極為關心,而且,他們都有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數位新時代》提供了一個少有的機會,讓讀者一窺將影響自己至深的未來。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不/宜讀指南】認真不宜.輕鬆幽默解放人生

    首先看到標題只是笑笑,接著點進去讀到前文會心一笑,看到三分之一時放聲大笑,到了三分之二,保持表面微笑同時有種走錯攝影棚的感覺......沒錯,正經八百的話題與研究也可以舉例的很不正經!!下班後很累、想學習知識又實在沒力氣讀難以咀嚼的理論書嗎?!不妨抱持開放心態輕鬆幽默解放一下──認真?!不宜!

    4686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不/宜讀指南】認真不宜.輕鬆幽默解放人生

首先看到標題只是笑笑,接著點進去讀到前文會心一笑,看到三分之一時放聲大笑,到了三分之二,保持表面微笑同時有種走錯攝影棚的感覺......沒錯,正經八百的話題與研究也可以舉例的很不正經!!下班後很累、想學習知識又實在沒力氣讀難以咀嚼的理論書嗎?!不妨抱持開放心態輕鬆幽默解放一下──認真?!不宜!

468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