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偵探社
2012/09月推理藏書閣嚴選《以我為名的變奏曲》:先行者的悲哀
作者:杜鵑窩人 / 2013-04-09 瀏覽次數(2982)
最近我又有這種感覺油然而生,那就是在閱讀連城三紀彥的《以我為名的變奏曲》的時候,這本創作在1984年的本格推理佳作又給了我這種無奈的感覺。這本書是連城三紀彥早期的作品,與《人造花之蜜》這本2009年的近作並不相同。在《以我為名的變奏曲》出版時,日本推理界的「新本格風潮」尚未興起,那時候是松本清張引領的社會派推理最後的高峰期,當時西村京太郎和內田康夫的旅情推理更是大為盛行,連島田莊司在當時都不得不順應潮流,在1983年寫出那本「打著紅旗反紅旗」的反社會派作品《死者喝的水》,1984年則推出以刑警吉敷竹史為主角的《寢台特急1/60秒障礙》。所以連城三紀彥的《以我為名的變奏曲》在當時真的只能說生不逢時。
為什麼要說連城三紀彥的《以我為名的變奏曲》是生不逢時呢?我們可以在這本將近三十年前的作品中發現,後來許多所謂新本格派盛行的寫作技巧在本書中一一呈現,可以說大膽地解構了當時本格解謎小說的架構。如今很多作品常見的多視角敘事觀點、敘述性詭計與逆轉再逆轉的結尾方式,都提前在《以我為名的變奏曲》中出現了,只能說真的讓人瞠目結舌了。
為什麼《以我為名的變奏曲》的表現可以這樣的超前呢?連城三紀彥在台灣老推理迷的認知中是以《花葬》那本書的耽美風格被大家熟悉(按:即林白出版《一朵桔梗花》),而《情書》(日文原名:戀文)這本非推理小說則是讓台灣讀者深深感動且印象深刻,其中〈紅唇〉一篇其實已經有一些「日常之謎」的味道了。傅博老師曾經對我說,連城三紀彥的本格詭計是「非寫實」的,這從他的處女作《變調的二人羽織》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個人認為,連城三紀彥創作的就是呼應當年日本《幻影城》雜誌所提倡「浪漫本格的復活」,而後來所謂的新本格正是非寫實的浪漫本格,許多詭計幾乎不可在現實中實行出來,所以連城三紀彥的本格創作和後來的新本格派如折原一等人的作品會有異曲同工之妙,乃是因為理念不謀而合的緣故。《以我為名的變奏曲》幾乎像後來新本格派作品的原型一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敬邀您來共同欣賞連城三紀彥《以我為名的變奏曲》這本「雖逢其主,不逢其時」的精采佳作,對於本書今天才出版,我只能像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嘆息:「惜哉,惜哉」了!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