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或許,我們都活在借來的記憶裡;懷著苦樂參半的鄉愁,記憶著自己其實不知道的事情─《石頭之屋》
作者:DL / 2012-12-20 瀏覽次數(2307)
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以138票通過巴勒斯坦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國;隔天,以色列隨即表示要擴大屯墾區作為報復。近一個世紀的中東紛擾,再次占據了國際新聞的一角;不過也同樣的,島上的我們依舊漠不關心。巴勒斯坦、黎巴嫩、以色列……對我們而言過於陌生遙遠,面對世界,慣常被餵養美國觀點的我們,也終難跳脫出自己的看法;還是該這樣說呢,我們始終沒有一個理由,找到自己需要關心的方向。
安東尼‧夏迪德,曾任職於美聯社、《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常年派駐中東,得過兩座普立茲獎,是西方新聞界公認近20年來最優秀、最有深度、對中東問題最嫻熟的戰地記者。同時,夏迪德是黎巴嫩後裔。一戰結束後,夏迪德的祖父母為避戰亂,移居美國,所以夏迪德是在美國出生、長大;在念大學以前,他其實不會說祖先的母語,為了想要回到中東一帶採訪,他重新學習阿拉伯語。2006年,他第一次回到馬亞永的大宅。這是他曾祖父建造的宅子。一開始,夏迪德對它的印象,僅只來自於移居美國親戚口中流傳的故事,以及幾張老舊泛黃的照片。如同一開始那段文字,他活在借來的記憶裡,記憶著自己其實根本不知道的事情。所以,走進這樣的一座記憶的宅子,他該有什麼感覺?一世紀以來的摧殘,這地方除了戰爭的氣味,還有什麼留存下來?還留下什麼,可以說予只剩記憶的家族成員?
「bayt」直譯是「房子」,但是它的意涵豐富,超出了房舍與牆垣,召喚出人們對於家族與家園的渴望嚮往。放眼中東地區,「bayt」是個神聖的字眼,帝國衰亡、國家覆滅、疆界改易,舊日的忠誠可能消失無蹤,或者一夕易主。然而「bayt」,無論指的是建築物,還是熟悉的根據地,歸根究底,都代表一份永不褪色的認同。──夏迪德
2007年,夏迪德向當時任職的《華盛頓郵報》請了一年假,搬到馬亞永。他打算想重建曾祖父在馬亞永的故居,他要重新建起伊斯伯的大宅。《石頭之屋》,是夏迪德返鄉修房子的故事;我不想訴諸過於嚴肅沉痛的以巴衝突、中東歷史,翻讀之初,我就當它是一個返鄉修房子的故事,只是夏迪德畢竟是擅長說故事的人,他不只為自己及家人的記憶,或者說認同,添補了更明確實質的印象,也補足了我們的。
故事從夏迪德決定整修大宅開始寫起,為了修房子,夏迪德落入一個完全不熟悉的環境,他是如何的與當地工匠、居民,以及仍住在當地、遠的不能再遠的親戚之間的互動來往?除了利益切身爭執狡猾、勾心鬥角,還有串連(或者說橫亙在)彼此之間的記憶,關於認同、關於戰爭、關於一百年來在同一塊土地上來來去去的各色各樣、不同背景的民族,在夏迪德筆下栩栩如生呈現。同時,夏迪德以家族資料為背景,穿插描寫他的曾祖父伊斯伯的故事,並帶出作為故事場景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瀕臨崩解之際的馬亞永,以及百年之前,多元包容的燦爛中東。
夏迪德拼湊出了屬於他自己的記憶,也拼出了我們的。他不只替我們描繪出更立體的黎巴嫩與近代中東;也讓我重新思考,所謂的認同,究竟是什麼?以及,這會不會是身在島上、總是為此所困的我們,可以重新開始關心世界的方向。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