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不要期待」或許是閱讀最好的方式,因為我們從不知道,一本書將會為你開啟什麼。《建築為何重要》
作者:M87 / 2012-12-07 瀏覽次數(4107)
當然,相同的,我們在原先熟悉的書中所獲得的養分,也有可能為下一次的閱讀經驗,帶來意想不到的聯結與想像。
作為一名普通讀者,閱讀最好的方式或許是「不要期待」,因為我們從不知道,一本書會為另一本書開啟什麼。我們儘管讀著,讀著:
「從我家所在的傑克森高地往窗外看,我發覺建築物的立面比曼哈頓的平整得多,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此地建築立面較少採巴洛克裝飾,突出的飾物不多,我只好去欣賞外觀上的細節,端詳門框、模鑄的樓角或廉價的磚階有何微妙的差別。這裡因為樓房沿街羅列開展而成水平式景觀,卻少了垂直視覺。這裡沒有高樓大廈,因此我的視線不常被打斷。上街閒晃時,我會挨著建築物走。很平整,每一棟都很平整。最後我變成盯著磚塊與磚塊間的水泥瞧。我想到馬塔克拉克(Matta-Clark,紐約藝術家)在70年代收購畸零地皮的創作,全都非常平整。這裡的平整和寬廣想必給了他靈感。」
這是我喜愛的一本書《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其中一篇,一位視覺藝術家Isidro Blasco描述從他家的窗景往外看所見的景色、建物。這篇文字對藝術家所在的建築景觀做了詳盡的臨摹,但若我們未曾親造此地,它在我們腦海中仍是一紙輪廓模糊的描圖,我們可能不知道,一棟建築的風格可以解讀一座城市的文化;我們可能未曾留心,要和建築保持怎樣的距離,才能看見它的整體與細部;而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是,我們就身在建築中,我們卻對此渾然未覺,我們看不見建築的美與醜,我們看不見建築的豐盈與匱乏,我們也看不見,建築如何影響了我們,和我們所在的環境與城市。
「建築無所不在,最後迫使我們視而不見。我們無法總是全心專注在建築上,但我們也無法完全不注意。所有建築,無論是登峰造極的藝術,或是僅具最薄弱意圖的普通建築,都塑造了我們生活的世界。」
這段文字引自《建築為何重要》一書,在尚未閱讀這本書前,我一直將《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當作一本優美的風景散文來看,書中一篇篇藝文名人描寫的窗前故事,引發我的,多半是情感上對紐約這座城市的想像及嚮往。近來,讀了《建築為何重要》,再回過頭去看《紐約的窗景》,頓時感覺書中所述的建物變得鮮明、立體,在閱讀的感受上也更為豐富,不僅對建築有更深刻的理解,對於建築與人的關係,也能以不同的角度重新思索。
《建築為何重要》,如書名所示,所提問與回答的,就是「建築為何重要?」這個大命題。這不是一個容易處理的議題,但作者以其精闢的文思與見解,一路帶領讀者深探建築的本質:從意義、符號與文化層面闡釋建築,從實用與藝術價值剖析建築的矛盾性、從有形的物件到無形的空間,指引觀看建築的方式、並從小說、繪畫、攝影等其他藝術形式,探索建築與記憶、建築與時間,建築與人與城市的關係。
《建築為何重要》初始並不太易讀,一方面作者保羅.高伯格擅以辯證方式推進他的觀點,一方面書中所引的例子,不一定是我們所常見或熟知的建物,但作者總能在每個篇章開頭拋出一個宏大的題旨,誘使我們去質疑,引導我們跟著他的思路,慢慢去解開與釐清「建築為何重要」這個棘手又迷人的題目。
「建築及構造會影響人類的品格和行為,這點無庸置疑。人建造了建築,建築再回過頭來塑造了人,為我們定出生命的道路。」你不一定會認同溫士頓.邱吉爾說的這番話,但閱讀《建築為何重要》,你必能明白他為什麼這樣說,同時,相信你將願意停下來,花點時間去思索,建築是什麼、你與建築的關係是什麼,以及,建築想告訴你什麼。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