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 字級

某次拿了本想要寫推薦文的書回家閱讀,就在花上整晚的時間看完後,才發現內容糟糕到讓人生氣,急著交稿的我,面臨到要等隔天換書讀完再寫推薦(時間顯然來不及),或是要昧著良心硬把爛書推薦給讀者的窘境。該怎麼選擇才好?魯爾夫.杜伯里在《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直接告訴你,這就是典型的沉沒成本謬誤。

雖然事後我選擇了換本書推薦,但當時腦中的確想過,既然書都讀完了,在時間壓力考量下,倒不如將錯就錯,硬著頭皮推薦討厭的書吧,反正也不會有人追上門來,即使我知道這既不理性也不道德。就像《思考的藝術》所指出的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其實指的是,我們所犯的錯誤常有一個固定方向,並且經常是「系統性的背離理性」。

其中就包括了沉沒成本謬誤,人類總是追求某種表面上的和諧穩定,不確定感對我們來說是件相當可怕的事情。如果突然決定把某個進行到一半的計畫喊卡,就容易產生反覆無常的衝突。這時我們不但會後悔,更容易怨懟抱怨:「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因此,多數人寧願繼續進行毫無意義的計畫,好延緩面對痛苦的現實。

為什麼感情明明出現大問題卻還不願意放手,通常是因為心有不甘,覺得過去已經做了這麼多努力,付出那麼多心血,即使不適合,但就這麼離開,還是覺得損失了些什麼?進電影院,看了一部爛到爆的電影卻不願離開,純粹是捨不得那兩百多元的電影票,卻沒想過,自己又浪費了更多錢買不到的東西─時間。

我們只見到自己投入的成本太多,所以不願看清事實斷然抽身,因此當這本書已經讀這麼多頁了,就會說服自己,那就讀完吧!唸這科系都已經兩年了,那就繼續吧!不妨換個方向想,如果這些付出不過像丟入水裡的硬幣,真相是一去不回,那你是否還願意繼續付出?不管你投入了什麼,真正唯一該考慮的只有當下,以及自己可決定的未來。

來談嚴肅點的事吧,假設你和另外一人結伴登山,狀況一:登山同伴掉進坑洞中,不論是去找人或親自動手,只要你肯救他,他就能活命,但你卻什麼也沒做,眼睜睜看同伴送命。狀況二:你故意將同伴推進坑洞裡,不久後他就死在那裡。請問上述兩種狀況,哪種比較惡劣?理性看來,不管是見死不救還是故意殺人都致人於死,但內心仍隱約覺得,見死不救似乎比較不那麼嚴重,事實上這就是「不作為偏誤」。當你發現作為與不作為都會產生某些損害時,人們多半會選擇不作為,因為這對行為者來說,似乎比較無害一點。

這也可以解釋不管是反都更、反旺中、反美牛,還是反洗腦教育,在家看著電視機抱怨的人永遠比站上街頭的人多,所以著名的法國六八學運曾提出一個簡單明瞭的口號來對抗這個現象:「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即使我們透過這本書可認清人類最常犯的非理性思考錯誤,但仍不可能完全的制止自己犯錯。那為何還得讀?或許就像班傑明.富蘭克林為人類揭露了電的相關知識後,打雷、閃電並未因此而變得更少、更弱或更小,可是我們卻不再像古人那樣莫名的懼怕雷電了。同樣地,明白了自身在思考方面的弱點之後,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地球日 反思環境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

#世界地球日 從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到山岳知識,擴及人與環境,包含觀光產業與我們賴以維生的飲食供應鏈連結到經濟層面,讓我們一同反思環境與日常之間的關聯。

15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