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企業走向衰敗的途徑遠多於卓越,如果A+巨人也會倒下,我們該如何確保眼前的成就?
作者:Bomi / 2011-01-11 瀏覽次數(6191)
過去研究的成果讓柯林斯有非常豐厚的樣本,他選擇從《基業長青》和《從A到A+》所累積的六十家大企業著手,從中挑選出了十一個曾經歷先盛後衰的狀況的組織,當中包含了因為金融風暴跨台的美國銀行、惠普、默克、摩托羅拉等等。傾所有心力探討究竟這些組織做錯了哪些事情,導致公司顯露出敗象,並且將衰敗的過程以病症來比喻,分出五個階段。詳細的討論面對開始衰敗的症狀,曾經叱吒風雲的企業,如何因應?而且每一個被研究的對象都有一個對照的組織,這個對照對象都是同期在相同產業中競爭,具有相同商業模式、營收和獲利的組織,當兩家公司靠著相同商業模式緊追不捨,在市場上纏鬥一翻後,從躍升、和一落千丈的對比,歸納衰敗。
第一階段討論的是「卓越企業面對成功之後的傲慢自負」、第二階段則是「不知節制的追求成長」,因為階段之間具有順序性,而且通常的狀況是,如果巨人們在前兩個階段沒有謹慎的面對,後三個階段可能就會以直線墜落的方式呈現,速度快的令人措手不及,競爭的環境,追求成長常常是許多企業的第一要務,但柯林斯在此更強調「不知節制」四個字。當許多企業無法判斷是否該執著於過去的成功因素,或者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一波新浪潮時,有時就很容易讓原本的飛輪就失去了動力。本書有許多案例有這樣的狀況,當然面對競爭,追求成長時,很容易擔心是否會被淘汰的疑慮,作者建議,可以先依《從A到A+》所提的,檢視自己原本的飛輪在五年到十年內,會不會因為無法控制的快在因素而面臨不可避免的滅亡,是否可能繼續保持世界一流水準和強勁的經濟引擎?或者組織本身已經對原本的飛輪失去了熱情?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成長不是放下本業,而是以豐富的想像和強勁的力道持續推動飛輪。
柯林斯在書中引用了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句:「所有的幸福家庭都很相似;但每個不幸福的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企業走向衰敗的途徑遠多卓越。如果許多曾經是行業翹楚的公司,都無法長保卓越,甚至直線下滑,那麼我們都必須更謹慎的看待目前的成功,尤其是借鏡失敗,不再重蹈覆轍!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