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2010六月外文館非文學選書:高薪白領變黑手-- 未來工作趨勢,藏在這間小小的摩托車修理店裡
作者:博客來編輯 / 2010-06-01 瀏覽次數(5506)
這本在美國引起熱烈迴響的書,可說是近十年最重要的非文學書之一,不單因為它榮獲《紐約時報》及《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亞馬遜書店讀者最愛…等頭銜,而是因為本書提供極為重要的概念,引領讀者以全新角度看待工作與未來。
作者馬修柯勞佛 (Mathew Crawford) 從芝加哥大學拿到政治哲學博士學位後,高薪受聘於一間智庫,但很快地,他發現這份工作只講究「形式」而非實際「內容」,例如智庫曾發表對全球暖化的主張,卻不在乎主張的本質,只是關心這個主張是否與贊助商立場一致。柯勞佛無法理解這份工作對社會究竟提供什麼實質的幫助,他感覺不菲的工資就像份補償金— 補償他做無聊工作的回饋。
於是柯勞佛離職了,接著運用自己在青少年時期打工習得的技能,開了間機車行。他每天全身弄得髒兮兮的,卻從手作工作中獲得滿滿踏實感。書裡有段非常動人的敘述:柯勞佛說他曾在水泥地上站了一整天修理一台機車,但當他目送恢復性能的機車,從車廠呼嘯而去時,他的辛勞瞬間跟著一掃而逝。從騎士安全帽裡,他似乎也看見騎士一抹微笑。柯勞佛對著駛離的騎士揮揮手,機車油門報以清脆吼聲,這聲音讓柯勞佛心喜極了,因為他知道騎士也為這充滿生氣的聲音感到開心。
書中提及美國社會這廿年來,普遍對「科技產業」、「白領工作」賦予諸多美好想像,認為進入大學、順利取得學位、而後得到一份穩定的辦公室職位,才能擁有完滿人生,與台灣社會瀰漫的想法不謀而合。但擁有高學歷、身為手工藝勞工的柯勞佛深信,不是每份好工作都需要大學文憑,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且必須上大學。
柯勞佛透過自己在勞動產業的貼身觀察,對技職與大學教育的價值、企業文化、組織、經理人、分工、專業技術演變等議題,提出實用且精闢的觀點,這些都是在勞動產業外圍觀望的專家學者無法觸及的。柯勞佛說,「手工藝」勞工並非從事一成不變、生產線上的勞工,而是需要長年累積經驗、技能的技工。這群技工靠著獨特技能、地緣關係,具備不可取代的特性,比方當我們家裡管線壞了,一定是找家附近的師傅來修理,而無法向距離遙遠的異國勞工求援。
許多人會因為待遇考量,不希望成為手工藝技術勞工。但柯勞佛發現,實際上技術勞工靠著比以往更繁複的技術,賺取比許多白領階級勞工更高額的報酬:從前「低技能」工作需要尖端培訓並能獲得高薪,精通汽車複雜系統的優秀技工年薪就超過十萬美元。所以拼了命擠進大學,如果只為了「將來獲得更有保障、待遇更好的工作」的目的,到頭來或許會落空,恰好呼應台灣的大學率取率逐年攀升,大學生畢業後薪資卻沒正成長的景況。
這本書上市後不僅在美國獲得讀者、評論家高度認同,許多教師讀者還稱道:「終於有人說實話了,但別說是我說的。」對未來及現狀感到困惑的人們而言,非常值得一看,能因此重新思考工作價值,及自己希望在工作中找到的意義— 除了賺取金錢與打發時間,還能獲得什麼?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