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世界西洋棋與太極拳雙冠王,告訴你關於專注力的故事
作者:Snow / 2010-05-31 瀏覽次數(11384)
喬希因為街頭的觀棋,而開啟他西洋棋的大門,很幸運地他的學習一路上有家庭溫暖有力的支持;每當幼小心靈遭受挫折,家人們總是能幫助他保持或至少恢復樂觀的態度。其實,談學習方法的書也很類似父母談教養的書,不過就是出發的觀點不同;學習法來自學習者而非師長的眼睛,由體察過去青澀年少成長時的心智,了解自己如何被成功馴服、如何與師長互動而受益良多;像是喬希年幼時的習棋恩師布魯斯,就用「提出問題」的方式讓他在棋局中慢下腳步,引導他表達意見、思考他人看法,但不會一味討好他或是無條件讚美,因為抹殺了客觀,聰明的孩子是能感受到師生間不誠實互動關係的。
西洋棋時期─ 在心智上的探索與磨練
從公園與街頭棋友間野性的廝殺訓練、以及啟蒙師致力培養勤奮堅毅棋手的「古典式訓練」,兩股力量影響著喬希的棋藝教育,和一般孩子不同的是 ── 他從王見王的殘局習棋,而非開局,這樣最簡單的佈局使他的心思能夠集中在基本面,在複雜棋局中冷靜心思而一路勝出!
書中大部分篇幅著眼在心智思考的探索,像是「人為什麼能夠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作者就提出了心理學中的兩種智力理論:「固定智力」與「動態智力」。固定智力論者會將成功或失敗歸咎在天生不可改變能力,犯了重大錯誤後而自我設限選擇放棄;但是動態智力論者用自己下的功夫作的努力,來說明成功與失敗,因此能克服挫折最後步向成功!令人驚訝的是研究顯示學習表現的確與智力沒有相關,表現被學習者的心態所左右,抱持固定智力論的聰明孩子碰上挑戰往往變得脆弱不堪一擊,表現不如較平庸的動態智力論孩子!
太極拳時期─ 從進入專注狀態、維持專注力的持續、以及擺脫外界干擾的專注力訓練
喬希在偶然機會下讀到了「道德經」,心生對東方哲學的嚮往,進而踏入了太極拳的世界,雖然從心智角力轉至肢體覺察,但是他卻發現太極拳的冥想訓練,深深影響之前許多學棋懸之未決的疑惑,由其是專注能力上的增進。
幼時的喬希在緊繃的賽事下,腦中曾莫名出現邦喬飛的歌曲,揮之不去的音樂最後與棋局相衝,導致頻頻出錯而落敗,這種困擾相當惱人,相信這種腦中雜音真的許多人的專注力剋星,喬希最後的解決之道,是讓自己處於柔軟狀態,「順著迎面而來的變化」,而非處在「一切事物都必須配合自己才能順利運作」的僵硬狀態。他意識自己可以隨著音樂的結奏思考,讓棋步跟著音樂走,靈感隨之而來,恍然覺悟後他大放音樂大膽練棋,包括喇嘛吟誦的梵音、古典蕭邦與流行音樂,訓練出各式各樣的棋情棋法!
但是這種全心投入的專注力,卻讓他在面對馬拉松式的西洋棋賽事時精疲力竭,因為每一次的棋賽可能長達五六個小時,前幾場用盡力氣心神得勝,但是卻虛脫得毫無餘力應付之後的比賽。在某次與運動心理學家的交談,一個簡單的問題「利用專注思考前先放鬆片刻,思考品質會不會更好?」讓他開始訓練自己的「疲勞復原能力」,讓自己在比賽中不活動短暫時刻徹底放鬆,就能在戰況激烈的比賽中支撐到最後,這也就是所謂「壓力與復原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到其他運動與日常生活的事件。
不過,在隔絕外界干擾與維持專注狀態之前,要怎麼讓自己平來無事就能瞬間進入專注狀態?而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全力以赴?喬希在武術訓練的過程,發覺啟動「專注模式熱鈕」的方法!透過找出一項與自己放鬆又專注的活動,在活動前設定四、五個步驟組成的一套簡單儀式,讓儀式與專注的心理狀態「連結」,就能學會快速絕佳的專注意識狀態!
雖然沒有高潮起伏的情節,但是本書充滿了學習時心路歷程細節上的自我檢視,其實心智與肢體的專注力訓練相似至極,對於在各領域中求進步遇瓶頸的任何人而言,十分受用!作者對於專注力訓練與抱持心智概念是這本書的核心,即使抽象的文字裡,但是讀者仍可透過一些故事實例,試著訓練看看,讀著別人的成長故事,可能會發現這些微妙的自我喊話,跟自己有不期而遇的共鳴時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