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攝影多利用影像為社會中相對底層、相對弱勢的族群發聲,我們或許因為生活太忙碌,無暇注意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其他需要被關注的另一群人,報導(紀實)攝影就扮演了我們視角的延伸,帶我們深入社會各個角落與層面,看到真實人生的種種面相,這些影像對於衣食無虞、生活安適的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會顯得陌生,甚至怪異。觀看者或許會因為照片裡的故事而產生憐憫之心,或者情緒會被圖像所挑動,但是這些照片的目的並不是要博取觀者的憐憫,而是希望因為這些圖片的出現,讓社會去思考、去面對圖中人物所面臨的處境。
十多年前與名作家席慕蓉、攝影家謝春德一起前往印度拍攝專題,筆者看見了當地懸殊的貧富差距現象,電視廣告裡出現的是乾淨白皙滿面笑容的小孩,過著令人羨慕的樣板生活;街頭看到的卻是一群群骯髒黝黑的孩子圍著遊客的我們伸手乞討,畫面就如同前幾年紅極一時的電影《貧民百萬富翁》裡的小孩,家庭窮困的小孩所面臨的命運就是暴力、色情、奴役等殘酷的對待。
想起他們幾乎絕望的明天,我無法將鏡頭對著這些小孩按快門,我知道那可能拍出很像《國家地理雜誌》的作品,我覺得,此時鏡頭對他們的尊嚴而言是一種侵犯,真是太讓人心疼了!一樣活在同一個地球,我無法想像這些孩子會是這樣過活。後來,我把這問題跟兩位大師討論,席老師給了我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她認為:「報導攝影家將畫面拍下來,照片經過出版、傳閱,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心裡受到跟我一樣的衝擊,說不定就能形成集體的力量,去嚴正面對孩童的貧窮問題,或許這樣更能對那些孩童有更正面的幫助。」我的心腸畢竟太軟,回國後發現,我拍的畫面充滿印度華麗的色彩與異國情調,構圖工整,畫面乾淨美麗,完全看不見我所說的那種令人辛酸的場面,自此,我更確定我無法成為一個好的報導攝影家吧?太可憐的場景,我會自動避開,就是按不下快門。
多年前,攝影家何經泰拍了一組受到職業災害的勞工人像照,取名「木棉的顏色:工殤顯影」。當時,他將放大的照片懸掛在台北敦化南路人行道上,這裡是最繁華的台北都會區;照片中,一雙雙職災受害者的眼睛盯著過往的人群,讓人幾乎無法遁逃地得直視這些圖片,進而思考這些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社會發生了什麼事?個人認為,這是一個企圖強烈的成功案例,雖然沉重,但值得我們面對。
〔公殤顯影.攝影╱何經泰〕
〔百歲.攝影╱張國耀 〕
訴說一群人(或一個人)的故事,主角甚至是自身周遭的親人,只要能觸動人心的、令人思考的,就是成功的報導攝影作品了。
〔延伸閱讀〕
書名 :木棉的顏色
作者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策劃
何經泰/攝影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2003年04月18日
黃仁益
自由攝影師(Lukefoto Studio),世新大學、台藝大、學學文創講師。世新圖傳所碩士、美國羅徹斯特理工(RIT)專業攝影系BFA。曾任《Bazaar》《Cosmopolitan》《Esquire》《雅砌》等時尚雜誌攝影總監、《蘋果日報》副刊攝影主任、《Marie Claire》攝影師。最近期攝影作品《安心亞寫真集:魔境夢遊》。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