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因應「M型社會」到來,重拾「節儉是美德」的價值觀?

  • 字級

近來,辦公室幾位同事私下發起「節儉是美德」的活動。活動的方法很簡單,每個人依居住在家或租屋在外等狀況,設定一個月可花的生活費之上限:非苦行僧、亦非奢侈度日的合理上限。

這麼做起因於有同事想存錢出國玩,藉由大夥間相互砥礪更容易完成目標。在同事的鼓吹之下,小編也加入活動的行列,這才發現,困難的是要克制刷卡購物的衝動;好處是,買東西之前會多花點時間思考:這是出於需要還是因為想擁有,所以購買。這麼一想之後,還真能省下不少非必要支出。無怪乎理財書常告訴我們:累積財富的第一步,首重節流。

台灣已開始進入M型社會

提起財富的累積,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報告指出,若將台灣家庭依所得高低分成五等份,94年度各個等份家庭的平均儲蓄金額如下表:(台幣/ 元)
五等分位1、2、3、4、5
平均儲蓄金額-1,948、39,360、90,494、181,829、657,753

上表顯示,去年最低所得階層的家庭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只要一年儲蓄金額可達18萬,即可列入台灣的上層家庭,不過相較於最上層家庭年儲蓄65萬以上,多少透露出台灣所得貧富不均的訊息。然若對照十年前台灣上層家庭年儲蓄可達25萬以上,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盧淵源在《M型社會》的專論中指出:「只能說台灣人真的變窮了。這也意味著,台灣已開始進入M型社會了。」

發掘中產階級消失的商機

M型社會意指,過去以中產階級為主流的社會結構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口分佈在中低所得層及高所得層,各出現一個擁有高峰的階層社會。」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在其新近出版的《M型社會》書中,開宗明義地直指日本人口年收入的結構變化,所導致的社會階層變化。如上文所述,貧富差距拉大的相同情況,也在台灣悄然發生。

面對這樣的結構轉型,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書中,針對日本一般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組織,提出該有的變革與因應之道,以踏上「新的繁榮」之路。

舉例來說,大前指出,很多陷入結構變化當中的企業,經營者以為「營業額積弱不振是景氣不好的關係」,於是只能咬緊牙捱過;事實是,想讓營業額成長,關鍵在於獲得市場廣大中下階層的青睞,書中提到的作法是,「以合理的價格提供有奢華感」的商品與服務。

針對消費階層的兩極化,本書第二章探討M時代的行銷策略,大前提醒企業思考:「你要做誰的生意。」---「有能力徹底走奢華路線的,即可檢討進攻上流階層」、或「可提供低成本、高價值的感覺」可鎖定中下階層。

就個人來說,每個人必需重新檢視無謂的支出、經營管理自己的生活型態,大前指出:「以前上班族薪水的人,都以加薪、升職為前提來規劃自己的人生,所以就直接把社會的平均值,視為個人的期待值。」但如今,既然這個前提已經崩解了,每個人也該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配合自己的收入改變生活型態,將錢花在刀口上。

如果只能改革一件事...

大前在《M型社會》書中亦對日本政府提出,讓中下階層也能過著豐足生活的政治改革諍言---從稅制到小而美的政府等,複雜萬端。但「如果只能改革一件事,要改哪一件?」,大前毫不猶豫地指出「教育」,在無國界經濟的時代,教育體制需要給學生的是:learn(學)而非teach(教)。

teach是以有答案為前提來傳道,但21 世紀社會充滿許多沒有答案的問題,大前以北歐國家為例指出,它們之所以能從低迷的經濟中脫身,即是培養出能「在現實環境中獨立思考、自己為沒有答案的問題找到答案的街頭營生者」,這才是該給學生的教育(learn)。
Well,如果你對未來的社會,也有一點點的焦慮與興奮雜陳、你希望自己能享受更豐足的生活,那麼記得,隨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與身價,並做好理財的規劃。以下幾本書提供大家參考。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金庸小說對現代人的感情婚姻觀有什麼啟示?跟著個人意見一起重讀金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金庸經典,這次讓我們換個角度讀金庸。

40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