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音樂現場特別報導

聽覺訓練,打造高效率的專注能力--專訪音樂教育家李明蒨

  • 字級

作曲家荀白克曾說:「總有一天,心理學家將能解譯音樂語言。」,這預言似乎自莫札特效應發表以來已逐步實現……如今,全球人們對音樂的無窮潛力,都抱有相當大的期待,許多學者、研究團隊在高科技的儀器幫助下,紛紛以各種角度來探討音樂與大腦、心靈、甚至是情緒的關係,深究人類心智與大腦是如何感受音樂。

專注力 效率 Up!-只要聽音樂 輕鬆提高專注力 / 作者/李明蒨、金革唱片(1書+1CD)

專注力 效率 Up!-只要聽音樂 輕鬆提高專注力 / 作者/李明蒨、金革唱片(1書+1CD)

2013年日本京都大學正高信男與哈佛大學普羅夫斯基(Leonard Perlovsky)兩位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科學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莫札特的〈小步舞曲〉能夠幫助提高人們的「專注力」的研究。近年,許多研究也都指出,無論是演奏音樂、聽音樂,都是一種有效的心理與大腦運動,其中「古典樂」對人類的效果更是顯著,可見音樂是可以被視為「幫助人類進步的工具」。歷史悠久的金革唱片,今年也以此作為企劃構想,邀請知名音樂教育家李明蒨女士,共同發表有別於傳統古典樂的主題專輯──專注力 效率Up!,強調透過音樂的聽覺訓練,鍛鍊出心智專注的能力。透過這次與金革唱片合作的機會,我們特別邀請到李明蒨老師,與大家分享她多年的經驗。


金革唱片:老師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跟您合作。從您許多著作中就能發現,您一直致力推廣音樂應用的面向,請問老師您是從何時發現音樂蘊含了這個功能?又是怎樣的機會下想做這件事?

李明蒨:我是個熱愛音樂的人,同時也熱愛宇宙間存在的一切生命,人類當然也包括在此。在學習音樂的過程,我充分體會到音樂帶給我(生命)的幫助,尤其是「演奏」的訓練,這真的對我幫助很大!因此我會想,如果是沒練樂器、或是沒有機會接觸音樂的人呢?是否有可能感受到音樂的幫助?因此,我很希望藉由分享音樂,讓大家也都能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

至於我是為何開始想要做這件事情,其實是在我從海德堡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回國後,為瞭解闊別已久的台灣現況,我曾廣泛地閱讀報章雜誌,無意間讀到江漢聲醫生的專欄,江醫生在文章中處處透露出他的音樂素養以及對人類關愛,令我敬佩不已,我不僅成為他忠實的讀者,也想著要跟上他的腳步,發揮自己在音樂上的專長,試著走下台接近大眾、貼近社會。久了,我發現音樂可以做的事不只教學和演奏,需要音樂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金革唱片:老師您提到「需要音樂的地方實在是太多」,這是否也代表著音樂的應用非常廣泛?是否能請老師簡單介紹,在音樂的應用上有哪些層面呢?

李明蒨:後期浪漫派大師馬勒曾說他的交響樂「無所不包」,仔細想想這話一點也不假!只要是想得到的,幾乎都可與音樂串聯應用,舉幾個我曾講過的講題:「談音樂身心療癒、談環保、談培養領袖氣質、談大腦活化、打造學習力、培養專注力、創造力培養,音樂與運動休閒……」這些都是音樂應用於「生活」與「自我學習」的領域,在這本《專注力 效率Up!》之前,我也曾寫了一本給長者們,從音樂的聆聽中達到心靈養生、健康樂活的書呢。


金革唱片:從老師列舉的講題中,真的是看見音樂的多元性。其中老師有提到「身心療育」,我記得老師在大學中也有開設一門「音樂與心靈」的課程,據說這門課還創下選修人數高達兩千人的紀錄,是不是能請老師跟我們簡單介紹音樂與心靈的關係?

李明蒨:聽音樂是一種透過右腦接收感性訊息的活動,是一般人較少活化的部分。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以左腦(代表著理性思維)為主要活動的人,但偏重於左腦式思惟的人,時常會遭遇到思考的瓶頸,此時就需要右腦的輔助,如何活化右腦,聽音樂就是一種方式。

我們都曾聽過音樂會影響情緒的說法,事實上這也是右腦在音樂中被誘發的一種結果。英國牛津大學發行的《大腦皮質期刊》就曾提到:「不同類型的音樂分別會誘發不同腦部區域的活化。簡單來說,正向的音樂會誘發大腦中與獎賞有關的區域(striatum, insula)。」 同樣的道理,聆聽適當的音樂,能有效改變腦波,有助於心靈與思緒的平靜和諧,這是一個回歸自我對話以及右腦活動的時機,取得思緒與心靈上的平衡。


金革唱片:大腦的運動真是相當的複雜,也難怪老師在《大腦的音樂體操》一書中,也有提到跟「專注力」相關的篇幅,老師是怎樣看待專注力這件事?

李明蒨:我認為「專注力」是一種大腦的習慣,而所有習慣都是透過學習或是訓練被養成的。因此想要學習專注,首先就是要能靜下心來,這點相當的重要!

不僅在《大腦的音樂體操》,在《專注力 效率Up!》一書中,我也特別強調「聽音樂必須有耐心,當心隨著音樂安靜下來,才真正聽得到音樂。」當你的心靜了,同一首曲子也能一直從聆聽中有新的發現。要達到這種狀態,可是要具備一定的專注力,即使現在無法做到,只要持續地訓練,久而久之培養出這樣的好習慣,做其他事也容易專心。


金革唱片:習慣這件事真的很重要,拿我自己學英文的經驗來說,我發現一旦有習慣的練習英文,就確實會有進步的感覺;但一段時間沒去使用英文,也很容易就此忘記。是不是能請老師再進一步說明,為何透過聽覺,我們可以訓練專注的能力?

李明蒨:好的!大腦百分之九十的能量都來自聽覺,當我們都不願好好聆聽,大腦是處在長期缺乏養分的狀態,因此我們很難將複雜的訊息整理、消化,導致我們的思緒時常是紛亂的,難以專注。尤其是這個時代,我們每天能透過各種管道接收各式訊息,現在人人手上都有一隻通往世界的鑰匙(手機),手機與網路帶給我們生活與獲取新知的便利,同時卻也帶給我們許多不需要的訊息,每天龐雜的訊息需要被消化,如何篩選成為很重要的課題。因此,這需要訓練,將化繁為簡的技巧融入生活中。正如之前提到的「Just Listening(單純聽)」就是一個訓練的好方法,這也許看似無聊、浪費時間(許多慣於左腦思考的人都這樣認為),但其實這是有品質的大腦訓練、幫助訓練專注能力的腦。


金革唱片:原來如此,無怪乎老師在《專注力 效率Up!》一書中會提到用音樂的三元素(節奏、旋律、和聲)來作為訓練的方式,請問老師為何會特別著重這三個方向呢?

李明蒨:正如你說的,這三個元素是構成音樂的基本。

節奏,是人在聽音樂最早的本能反應,下次你可以留意看看,當你聽到一段有感覺的歌曲,你是不是會不自覺的跟著搖頭晃腦或是打起拍子呢?
旋律,則是讓人琅琅上口,觸動心弦,是最明顯的感性訊息。
和聲,則是共振精神的境界,這比較難以具體說明,不過若是以古典樂曲的曲式來舉例,可以想像是聲音和諧與否的安定感吧!就好比說終止式或是諧和與不諧和音程傳遞出的聲響效果。

這三個層次和優質的專注力很類似,首先要有本能的覺察力(如本能反應節奏的律動),能專注於自身,而後能同理心於他人感受上(將心比心地感受對方的心思),最後希望世界大同(一個和諧的境界)。這樣的想法,源自有感於現今價值觀混亂,究竟有沒有機會找回一絲同理精神,我覺得「自我覺察力」是重要的基礎,這一項都做不到,說什麼都不客觀。


金革唱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理心的建立真的是相當重要。雖然說《專注力 效率Up!》是針對成年人規劃,但同理心的培養,應該是從小就要開始,請問老師這對小朋友是否也有效呢?

李明蒨:這樣說也沒錯。但現階段針對小朋友設計的練習是不太一樣,我會建議多一點在想像力的挖掘上面。


金革唱片:如此,您是否建議從小就給小朋友聆聽古典樂?為什麼呢?

李明蒨:根據國外長期的研究,這是肯定的!聽音樂的孩子在大腦潛能開發上,無論是創造力、學習力、專注力、情緒穩定上皆有幫助,但音樂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金革唱片:最後,是否能請老師建議大人與小孩,該怎樣透過聆聽古典樂來訓練專注的能力?

李明蒨:成熟的大人們需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壓力也太多了。所以盡量透過音樂來覺察自身的狀態、心跳、呼吸、肌肉的緊繃感,以及情緒變化,透過自我覺察然後再改善,是成熟大人的必修課!而小小朋友們,在這階段,盡量藉由音樂去體會聽覺帶來的各種面向,透過想像力或身體律動與音樂連結,讓孩子能自由地發揮大腦的潛力。


音樂教育家 李明蒨音樂教育家 李明蒨

﹝音樂教育家 李明蒨簡介﹞
出生於宜蘭,羅東。受質純宜蘭水滋養,奠定追求質純人生目標。致力推廣音樂生活化,喜歡看見在音樂裡綻放的每一張笑臉。

學歷
德國海德堡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 音樂教育碩士
德國科隆大學-Aachen分校 鋼琴演奏碩士

現任
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基隆高中音樂資優班。
《MUZIK》古典音樂雜誌專欄作家、《熟年誌》專欄作家、《康健》雜誌專欄作家、「康健部落格」專欄作家。

著作
《鋼琴演奏的理論與實際》、《德國晃蕩學琴簿》、《琴鍵上的咖啡館》《用音樂打造學習力》(附CD)、《聆聽自己聽懂別人》(附CD。獲選2011年國民健康好書)、《大腦的音樂體操》(附CD)、《幸福的熟年音樂養生書》(附演奏光碟)

媒體報導
海洋大學音樂通識課超人氣講師,「音樂與心靈」課程創下海洋大學歷年以來選修人數最高紀錄兩千人!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香臭不只是味道的問題,還可能讓你掏更多錢買單?

經典電影《香水》中,葛奴乙為了香味殺人,現實生活裡,你可能因為香味讓錢包大失血,到底為什麼味道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作為衡量身分地位的標準、香味又是從哪裡誕生的?

22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