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世界這麼大啊,你要去哪裡?──資深旅人馮淑華╳黃麗如的空中對談

  • 字級



出發旅行的理由什麼都不奇怪,可能是為了某部電影或小說、某個場景某個人,可能為了打工洽公當志工,或是什麼也沒多想,就是想出門走走。

而這兩位一直在路上的女子,一位是不想搬家卻住過五個國家的馮淑華,一位是跑遍世界隨時可以出發的前旅遊記者黃麗如,對她們來說,旅行的意義究竟是蒐集了地圖上每一次的風和日麗,還是結合其他所愛,在旅途上更認識自己呢?


旅行中的餐桌

旅行中的餐桌

〔旅人|01〕馮淑華
銘傳大傳系畢業後,在電視圈和唱片界工作了將近十年。因緣際會去了柬埔寨當了三年義工,在那裡認識了她的「法國人」,一個專門在落後地區替人們找水源的農業工程師。十幾年下來,已經走過、看過、住過了五個國家:東南亞的柬埔寨、北非的摩洛哥和突尼西亞、中非的喀麥隆和南美的玻利維亞。每搬到新的國家、新的城市,除了用腳、用地圖辨認方向外,還得說英文、法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去認識新朋友、新文化、新的社會。
目前定居西非的幾內亞,也是2014年引起全世界恐慌的伊波拉疫情爆發地。現為《蘋果日報》國際特派員,撰寫「非洲隨想」專欄。著有《旅行中的餐桌》。粉絲團「淑華的搬家人生」 。

酒途的告白:環遊世界酒單

酒途的告白:環遊世界酒單



〔旅人|02〕黃麗如
曾擔任《中國時報》旅遊記者多年,因為工作和興趣遊歷了七十幾個國家。很多地方都只是匆匆走過、沒看清楚,但該搭飛機的時數、該吃的飯、該喝的酒都沒少,害怕遺忘只好把那些國家的味道喝進身體。著有《酒途的告白》《極南》等書。
OKAPI專欄「囧途」作者。粉絲團「享樂遊牧民族」。



馮淑華(以下簡稱「馮」)行萬里路真的勝讀萬卷書嗎?

黃麗如(以下簡稱「黃」)行萬里路不見得勝讀萬卷書,但是行萬里路會讓自己對知識飢渴,想知道更多事情,所以大量的閱讀。而旅途中很多等待、空白的時光,也是要靠閱讀度過。比方搭長程飛機、搭火車、等巴士和各式各樣的移動與等待。以前或許會覺得這些等待、交通都是浪費時間,但後來我還蠻喜歡這些看似空白卻很實在的時間。旅行不見得要看很多很多東西,對我來說,可以靜下來看看書也是很好的,我通常不會帶和那趟旅途有關的書,藉著閱讀,又到別的時空。

我曾經著迷體力的極限,比方用步行走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或是盡可能地爬到很高很高的地方,完全聽身體說話,讓身體擺布的時刻是勝讀萬卷書的。

馮:我很喜歡麗如「囧途」專欄的主題,同一條旅遊路線,卻能用一種嶄新的角度來談論。我想知道,麗如旅行過這麼多地方,是如何讓自己保持「新鮮」的眼光,和「開放」的態度?

黃:我常在想,旅行之前的準備功課要做到什麼程度?準備太多或是懷有太多的預設立場,其實不見得對旅行有正面的幫助。比方,很多台灣人一想到巴黎就會直接聯想到浪漫、想到南歐就會想到熱情,若照這個邏輯,旅行起來應該會很幻滅吧!我會希望在旅途中可以多傾聽在地人的聲音、觀察在地人的見解、加入在地人的活動,不同的觀點有不同的思維,也會給旅程新的衝擊。

此外,同一個地點因為隨自己年齡的增長,心態、閱聽訊息的累積,也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很多人會認為旅行愈多,眼界愈寬、心愈開放,但我觀察,一些大量旅行的人,成見也隨著里程數增長,變得很偏執。我很怕自己有一天也會如此。可以理解,有些成見是自我的堡壘,成見給人安全感,旅人不見得人人都心態開放,但當你變得愈來愈封閉時,其實到哪裡都是一樣的。

關於工作與旅行

黃:志工旅行在台灣愈來愈風行,你覺得到海外當志工要有哪些身心準備呢?

馮:我常在台灣媒體上看到,某某人做錯事,就宣布要當志工來回饋社會。我做了十幾年的志工,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其實很生氣。志工的工作不是用來贖罪、用來漂白的,當志工需要有專業的技能和清楚的頭腦,絕對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控制情緒,不懂得自我約束的人,怎麼能夠去執行一個計劃,完成一個工作呢?

談到工作,從一個讀者角度來看,麗如工作搭配旅行,似乎是件完美的事。但仔細想想,工作時通常有壓力,而旅遊是紓解壓力的,這種完美又矛盾的組合,你是怎麼面對的?

黃:你問到問題的核心,因為這太矛盾了,所以去年夏天我的「旅遊記者」身分就終止了。雖然很多人覺得旅遊記者是中樂透般的工作,但它畢竟是個工作,只要是餬口飯的工作都有隨之而來的壓力與責任;我很喜歡這個工作,但旅行者的身分讓自己有愈來愈多拉扯,我沒辦法在五天四夜的採訪過後告訴你曼谷怎麼玩,然而所有的曼谷經驗卻都是觀光局安排好的,甚至你一出機場就從來沒有徬徨過,因為觀光局的遊覽車已經在門口迎接了。

報紙旅遊版的內容基本上是愉悅的,照片一定要挑開心美好的。但,這和旅行的真實是有差距的。甚至,更「貼心」的旅遊版,還會幫讀者安排行程,細細寫下第一天、第二天、幾點到幾點做什麼,而這些貼心,對我來說都是跟旅行背道而馳的

馮:那麼,每到一個陌生國家、城市,在有限的旅行時間,你如何讓自己熟悉這個陌生地?

黃:我現在心很小,認清了再怎麼深入、花再長的時間也無法看清楚一個地方,所以就挑我想熟悉的領域去熟悉。對食材很有興趣,就會挨在市場附近住,觀察那裡一天的變化,吃到好吃的東西,就很滿意。當然,住在有開放性共處空間的青年旅館也是快速熟悉陌生地的好方法,只是3C產品已經成為青年旅館旅行者最好的旅伴了,現在就很少看到大家彼此分享旅途或是介紹周邊有趣景點的模樣。

我還習慣去酒吧,在吧台喝一杯。以前是因為當旅遊記者,採訪沒日沒夜,那種分不出公與私的時間讓人焦慮,因此私自決定一天一定要有「收工」的鐘聲,對我來說,旅店周邊的酒吧就是一天告結的代表。在吧台可以聽到很多故事,是蒐集題材和資訊的好地方。當然,就算是放空,呆望著熟悉的球隊踢球,也會覺得熟悉、心安。

習慣旅程的一天結束後喝一杯(圖/黃麗如提供)習慣旅程的一天結束後喝一杯(圖/黃麗如提供)


家的模樣

黃:淑華旅居的地方多半和台灣的生活水準有一段差距,你要怎麼融入在地呢?有碰到困難過嗎?食物對於融入在地扮演什麼角色?

馮:融入當地生活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傳統市場買菜。一開始不熟,當然價錢上會被痛宰一頓,或是買到很差很爛的食材。我不喜歡討價還價,但也不想當冤大頭,遇到這種狀況我會跟攤販明講,表達不滿。如果沒有改善,換一家就行了。

買菜時,我特別喜歡跟攤販或其他客人聊天,詢問當地家常菜的做法。一回生,二回熟,等彼此熟識以後,我就再也不是「外人」了。

市場過生活在西非幾內亞的市場過生活(圖/馮淑華提供)


黃:
旅居的過程中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菜市場嗎?他們怎麼看待一個異國女子穿梭於在地的市場呢?

馮:在所有住過的國家裡,西非幾內亞的菜市場最讓我心疼和訝異,尤其住家附近的那個小菜市場,乾季時塵土飛揚,雨季時水坑滿布,幾乎看不到外國人光顧。

我第一次去那裡買菜時,所有攤販和顧客都睜大眼睛看著我,有人大聲問候,有人輕輕揮手。儘管我是「稀有動物」,但攤販對我一視同仁,沒有亂開價。好幾次,我聽錯價錢,多付了一、兩千塊(五到十塊台幣),攤販都會主動歸還。有時候買得多一點,他們還會在我的菜籃裡多加上一小顆馬鈴薯、洋蔥,或一小條紅蘿蔔。

黃:
淑華應該是很喜歡下廚的人,你覺得理想的廚房是什麼樣子呢?你有必備的廚具嗎?

馮:每次搬到新的國家,尋找住的地方時,我不在乎房子新舊、大小,但一定要通風良好,有充足的自然光線。尤其是廚房,如果光線暗淡又沒有窗戶透氣,人會變得沮喪,根本沒有心情做菜。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廚具是刀子。我有三把刀:大菜刀、長刀、小水果刀。只要有好的刀子,就算只有露營用的小瓦斯爐,照樣可以料理三餐。

三把刀浪跡天涯三把刀浪跡天涯(圖/馮淑華提供)


黃:
對常在移居不同國家的淑華來說,「家」是什麼模樣呢?

馮:我的「家」是兩個行李箱——兩個禮拜換洗的衣服、枕頭棉被(用真空袋壓扁)、床單浴巾、鞋子等。再加上一個湯鍋、一個平底鍋、刀叉杯盤等,可以動手做飯的簡單器材。只要打開這兩箱行李,任何地方都是我的家。

行李箱為家只要打開箱行李,任何地方都是家(圖/馮淑華提供)


旅行的意義

馮:世界這麼大,你怎麼挑選目的地?

黃:你相信sign嗎?可能看了某本書、某個電影、聽了某張CD就串起了旅行的目的地。當心有所屬時,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都會導向同一個地方,這比大數據還靈。通常媒體統計的全球十大或百大必去景點,都不會燃起我的興趣,但是友人靠著語言所訴說的旅行經驗,卻會讓我神往,進而出發。

觸動我想出走的板機,常常不是拍得很美的照片,而是一句話。比方,「巴西的葡萄牙文聽起來比葡萄牙性感」、「葡萄牙的海鮮飯比西班牙好吃」、「在蒙古騎馬你才知道咻咻咻的風聲」。當然,朋友冒出的「我要結婚了,你要不要來?」也是旅行的理由。

因為神往不一樣的海鮮飯而到葡萄牙(圖/黃麗如提供)因為神往不一樣的海鮮飯而到葡萄牙(圖/黃麗如提供)


馮:
最後一個問題可能有點哲學味,旅行的目地到底是什麼?

黃:我不知道旅行的目的,也不明白旅行的意義,但一直以來常在路上。或許著迷於離開一個熟悉的地方,然後在陌生的境地看自己要如何生存、看自己還有哪些自己都摸不清的面貌,脆弱的、膽怯的、強悍的、狡猾的……不同的面相在不同的時空會跳出來,有時候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雖然是旅行,向外的探索世界,但其實是不斷的挖掘自己、與自己對話。至於這種自我挖掘會導向哪裡,我也不清楚,所以就上路吧!我也好奇你認為旅行的意義為何?

馮:哈哈,說出來大家一定覺得奇怪,我不喜歡旅行,尤其那種擠滿人的熱門景點,一點也不想去湊熱鬧。我喜歡的旅行方式,是能看到新的東西、新的想法、新的體會,地點不重要。

去年要搬來幾內亞前,我去東京兩個半月,寫新的長篇小說。每天除了寫作外,還會去買菜、去游泳池運動。要是寫膩了,就騎腳踏車四處晃盪。我買了一本東京23區的地圖手冊,放在腳踏車的籃子裡,邊走邊看。就這樣,兩個半月後,新小說終於完成了,也完成了一趟非常巷弄的東京之旅。

腳踏車遊東京腳踏車遊東京(圖/馮淑華提供)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紅遍全台的開山里就在台南!讓在地人帶你走趟台南私房景點小旅行

一通登革熱疫情警報讓全台都在問「開山里」在哪裡?其實就在台南!讓台南旅遊誌編輯、台南本地人豬大爺&楊富閔帶你遊台南,還有Dato推薦逛台南必聽民謠~

51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