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陳佩芸)
羅怡君一頭俐落短髮,笑容爽朗自信,說起話來清晰有條理,任誰都會說她勢必能成為職場上的女強人,事實上,她一直那麼穩當地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28歲結婚,30歲生子,雖然偶有辭職陪伴孩子的念頭,但她知道時間未到,自己對職場仍有期待和依戀。
一直到去年一月,羅怡君嘗盡工作帶來的各種滋味,也能預見未來可能的職涯發展,36歲的她發現,比起當個游刃有餘的上班族,親子教養生活更有趣,帶來的成就感更高,她快樂的決定卸下女強人這個包袱,離職成為全職母親。
「我擅長的不見得是我喜歡的,我喜歡的也不見得擅長。」當然也會有不擅長同時也不喜歡的事,羅怡君坦白的說,即使成為全職母親,她還是不擅長也不喜歡做家事,尤其是下廚做飯,雖然偶爾會和孩子一起動手做西點或簡易電鍋料理,但純屬生活情趣,若要她煮一桌菜,可會讓她忙上大半天。
「對我來說,食譜就像無字天書,連『洋蔥切丁』我都想問怎麼切,想做肉丸子,食譜上寫150g,老闆問我是不是要買50元,做丸子要不要絞兩次?我只能回答隨便。」羅怡君笑說,或許女兒永遠吃不到媽媽煮的便當,但她能運用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好奇心,給孩子不一樣的生活模式。
她很早就讓孩子知道,父母並非萬能,父母也有不擅長的事,「女兒知道我擅長寫作、演講,也知道我做布丁會很緊張,現在她會安慰我:東西煮熟就好了。當父母覺得自己擅長某事時,很容易指導孩子,覺得孩子可以做得更好,給孩子的壓力大過學習樂趣,但當我承認自己跟孩子一樣不擅長時,發現孩子比我更從容且不怕失敗,現在我蠻喜歡跟孩子一起做不擅長的事。」
(攝影/陳佩芸)
羅怡君去年出版《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時,曾被人認為「你的孩子比較特別,所以可以跟你討論」,這次《被禁止的事》每一篇文章都給了幾個引導問題,讓讀者嘗試與孩子討論,「當孩子注意力被轉移到『討論』,就比較容易結束爭吵,有時孩子會因為情緒來了,拒絕討論,也不用強迫,父母就試著自己說說話。」
某一晚當她進孩子房間準備說故事,發現前陣子女兒和爸爸一起大掃除的成果已經消失無蹤,「你的房間又開始亂了,我們一起來整理。」未料,女兒馬上變臉拒絕,「為什麼不要?」「這是我房間,我覺得不亂。」
雖然孩子的口氣讓人不高興,但羅怡君決定先將孩子表達意見的方式放一邊,「你覺得什麼是亂?」「我不想討論,你是來說故事的。」情緒也不好的羅怡君決定先說出自己的想法:「我覺得亂的意思是,東西沒有回到原來的地方,占了更多空間。而且我要修正,是放娃娃的地方亂,其他地方還好。」話剛說完,女兒就鬆懈下來,「那我去收娃娃。」
待女兒情緒更穩定,羅怡君問:「你剛剛怎麼了?」「我不可能在睡覺前整理房間啊,上次大掃除花了很多時間。」她這才明白,原來孩子不知道「稍微收拾」,只記得之前的大掃除經驗,加上她修正並非整個房間都很亂,才讓女兒願意讓步,這次的溝通有了好的結果,她們開開心心的說完睡前故事。
羅怡君發現,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與孩子對話,也不懂如何提問,另一方面,又恐懼失去管教權威;但在她的經驗裡,因為自己從不輕易說「不可以」,難得說「不可以」時,反而更有力道。「女兒相信我的判斷,也相信我了解、尊重她的能力,我的權威來自我講話的信度與效度,孩子相信媽媽可靠,也需要媽媽的意見,我想當這樣的媽媽。」她強調,自己不想說出:「因為我是你媽,你要聽我的!」
有時父母會執著於孩子態度差,錯失了溝通的機會,羅怡君也自承,她也會背地翻白眼,當情緒無法平復時,她會先離開爭執現場五分鐘,「等一下我們再討論。」也會提醒女兒:「或許你說得很有道理,但你的態度讓我不想聽你說話,這樣好嗎?」若孩子不甘願認輸卻因情勢所迫而屈服,她也會將討論的問題轉移到「處理自己」,問女兒:「你每次都告訴我,你可以自己負責、可以管理自己,那現在你做得到嗎?」
(攝影/陳佩芸)
有人問,孩子真的懂這些嗎?太難了吧?羅怡君認為,「其實是成人不習慣好好處理與孩子的爭執,不願意平等看待孩子,或者根本不曾用心與任何年齡的人這樣討論或溝通事情。」《被禁止的事》沒有任何指導意味,她希望讀者看到的是對話的邏輯,而非複製對話的句子,若真的沒信心與孩子對話,就問四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不?我又為什麼?為什麼不?」一場討論隨即展開。
某日女兒吵著要看電視,羅怡君問:「為什麼要看電視?」「因為我很無聊。」「有別的選擇嗎?」「我想出去玩。」但她那時想寫稿,不想去公園,「你有別的選項是我可以做到的嗎?」「那你陪我做卡片。」她答應了,先花20分鐘陪女兒做卡片,等女兒玩出興味,再回到電腦前寫稿。偶爾也會有女兒提出四、五個選項,但她都沒辦法做到,不得不答應看電視,但羅怡君的心裡就沒那麼糾結了。
另一個狀況是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女兒很想吃冰,被她嚴厲拒絕,女兒說自己可以負責後果。「你說可以承受是騙人的,身體會癢,抓了會流血,要看醫生治療,這就是無法負責。」「但我真的很喜歡咬冰塊,那種冰冰涼涼的感覺。」「我們改吃冰淇淋,買好一點的,所以要省著吃。」確定女兒吃冰淇淋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後,她遵守承諾買回三種口味的冰淇淋,每天吃三口,可以吃非常久,女兒也快樂很久。
法令政策禁止的事,也有許多討論空間,例如澳洲度假勝地黃金海岸的廣場,非常寬敞卻禁止騎車、溜直排輪和滑板,禁止標語寫著「Please consider others」,因為廣場上太多閃避不及的老人與兒童。台灣部分公園規定草地不能踩踏,但草地應該是最安全的遊戲空間,該思考的是:種對草了嗎?一定要噴農藥養護草皮嗎?與其禁止,是不是有別的方式解決?羅怡君鼓勵父母帶著孩子思考各種被禁止的事,找尋答案過程中,也能獲取知識。
她也提醒家長,覺得親子未被友善對待時,是否只注意到極少數的極端意見,對於友善的多數人卻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你想帶給孩子的是正面的解讀,還是負面的詮釋?」
為了孩子,羅怡君很貪心,她不只要自己好、家人過得好,還希望社會要好、土地要好,畢竟如果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很幸福,那最親愛的孩子怎麼會不幸福?
那些街頭流浪的人,也許會惹你傷心難過;
那些痛苦掙扎的孩子,也許將懷著憤怒之心長大;
那些找不到自己價值的人,暗夜徘徊使你也懷疑自己起來;
那些受到壓迫的人,只好瘋狂行事才能活得下去。
找不到正直的人可以依靠,
找不到溫柔的人可以陪伴,
你又怎麼能自己好好地,獨立於世外不相干地活著。
啊,這些事情我怎麼能不管?
每一件事都與你息息相關。
一切都是因為你啊,我的寶貝。──《被禁止的事》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