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翻雜誌

【我的第一本《美術手帖》】江家華:最誠實,也最謙卑的藝術雜誌

  • 字級

美術手帖特刊‧春季特別號

美術手帖特刊‧春季特別號


壽命超過一甲子的日本老牌藝術雜誌《美術手帖》,今年終於跨出日本,發行繁體中文版。它不只是日本與國際藝術世界的往來平台,更讓藝術日常化,走進普羅大眾的生活當中。

不論和藝術有多近多遠的關係,當你翻起你的「第一本美術手帖」,借的也好買的也好,看得懂日文或看不懂也好,無論如何,你就碰觸到藝術的指尖了。



最誠實,也最謙卑的藝術雜誌
文/江家華

鮮少有藝術雜誌,能像《美術手帖》這樣兼容並蓄。

外子和我相差五歲,分屬不同世代,閱讀興趣也南轅北轍,難能可貴的是,《美術手帖》竟是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在我倆書架上覓得交集的藝術雜誌。

美術系科班畢業的他,書架上永遠躺滿藝術書籍、工具書籍及少數雜誌收藏。《美術手帖》是他從大學時代便奉為圭臬的藝術聖經,每隔幾年出版的〈成為藝術家的基本知識〉是他的心頭好,〈村上隆〉〈奈良美智〉〈荒木飛呂彥〉等藝術家特輯,則是他視為當代藝術發展的依據。

或許是從事新聞工作的關係,我則是典型雜食閱讀者,下了班後,總愛一頭栽進懸疑、犯罪、帶點神秘色彩的小說書堆裡,風格殊異的雜誌,尤其是67年老牌雜誌《美術手帖》,在我眼裡則有種說不出口的迷人風情,無論是〈BL漫畫〉〈贗作〉(冒牌偽畫)、〈機器人設計〉顛覆題材,也總能說出一口頭頭是道的大道理。

還記得,在報社初跑漫畫線的時候,三不五時經常耳聞漫畫圈的創作者感嘆,在台灣,漫畫仍被視為一門不入流的藝術,不僅容易被汙名化為特殊族群的偏好,更經常意外地被電視媒體視為引導犯罪的誘因,難以獲得社會認同,幾個世代下來情況雖有好轉,仍難以完全跳脫。

別說大眾對漫畫仍存有這種根深蒂固的老舊觀念,就連翻開傳統的藝術雜誌,也能見到當代藝術與次文化的清楚分野,這一點,在《美術手帖》上則毫無底線,插畫、漫畫在此,也能與日本國寶、拉斐爾平起平坐。也因此,過去它既然曾以初音、JOJO(荒木飛呂彥)為特集,現在自然也能大書特書「BL人氣漫畫」。

美術手帖 12月號/2014

美術手帖 12月號/2014

這背後當然有出自於龐大的漫畫工業、產業的理由,但我認為也有出自對其藝術文化誕生的理解。我永遠都無法忘記,當我第一次見到BL漫畫被放大突出的男性性徵,驚訝的表情駐足臉上許久,《美術手帖》的〈BL漫畫〉專題卻讓我了解,原來這樣的漫畫原型,發展自60年代的少女漫畫,衍生出的這樣藝術形式,則象徵現代女孩對愛情關係熱烈渴求的轉變。

又因BL漫畫偏好追求人物設定的唯美,當雜誌逐一攤開10位BL人氣漫畫家吉永史、中村明日美子、鳥人彌巳和山田靫等大作,便能清楚一睹他們作品中唯美精細的表現手法,早已看過日劇《西洋骨董洋菓子店》《大奧》的我,也在原畫作者吉永史筆下,找到更多屬於人物情感間的撲朔迷離及細膩設定。

這讓人不得不佩服《美術手帖》的與時並進,且擁有藝術雜誌少有的寬大心胸及開闊尺度。雖然現在一度傳出經營《美術手帖》的美術出版社負債多年,財務狀況仍未好轉,卻無傷於它曾為亞洲藝術雜誌的權威。

曾經,它也生不逢時,在二戰戰火平息後才誕生,《美術手帖》卻賦予自己一個神聖任務,就是從藝術當中提煉出振奮人心的良方,來洗滌老百姓戰後受創的心靈,也因此造就它親民、生活化性格,讓藝術滲透日常生活,成為普羅大眾的精神食糧。

或許如此,當日本311大地震屆滿四週年,夠份量的《美術手帖》也才敢提出,在天災帶來如此巨大傷痛背後,藝術圈及藝術家從中找到站起來的力量,青年藝術家也藉此獲得新生,重新回到那條拉緊社會動脈與藝術發展的線上。

藝術雜誌往往最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就是那獨樹一格的論述書寫,華美浮誇的字彙像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無形之中加深一般人跟藝術的距離,樹立某道深不可及的鴻溝,模糊了普羅大眾對於藝術的認知,最終也讓人困惑藝術最該扮演的角色。《美術手帖》打破這道藩籬,模糊這條界線,敞開雙手擁抱讀者,也因此,當我第一次遇見它,第一次擁有它,也就很難將目光離開它,因為它絕對是我見過最誠實,也最謙卑的藝術雜誌。

 


江家華
曾在雜誌業界投入8年美好光陰,爆肝爆腦也無怨無悔,至今仍難忘懷雜誌夢,只希望在網路蓬勃發展的時代,還能替紙本媒體找到存活的一絲曙光。現為報社記者,並為FB粉絲專頁「雜誌現場」負責人。
雜誌現場|www.facebook.com/magonthespot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