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但唐謨影評

【但唐謨專欄|電影玩但但】《弒訊》:恐怖的霸凌

  • 字級

電影玩但但 

一部電影因為新聞事件而上了台灣報紙版面,這部中文片名叫做《弒訊》(Unfriended)的恐怖片二星期前才在美國上映,獲得了臉書世代族群相當大的迴響,有成為另一部次文化靠片(cult movie)的潛力,電影的主題則是已經造成社會問題的「網路霸凌」:一個女孩被網路霸凌,後來選擇自殺;一年之後,霸凌她的幾個年輕人在Skype視訊聊天,突然間有個「無臉人」(沒照片)闖進他們的聊天室,這位闖入者對他們的底細瞭若指掌,一年前被霸凌致死的女孩,好像要變成網路厲鬼來復仇了……

我還沒看《弒訊》,但是網路上的年輕族群對這部片的反映相當好,有人說看了被嚇到不敢去碰Skype,有人覺得這部片是網路世代的殺人電影(slash movie),有人覺得是風格創新的恐怖片。其實整部片只是一個電腦螢幕上發生的事,也就是說,觀眾要盯著一個銀幕盯一個半小時;不過看起來大家並不覺得無聊。顯然這部片掌握了社交網路世代的文化特性。在過去的恐怖片當中,性氾濫者一定死;現在則是:網路霸凌者絕不可活。

《弒訊》的英文片名叫做「刪除好友」(Unfriended),但最早的片名是「離線」(Offline),後來一度改成「網路超自然」(Cybernature)。我們已經很久沒聽到「cyber-」這詞了,八、九零年代的科幻文類探討機器和人類的關係,以及虛擬世界的身份/認同/呈現,開啓了「Cyberculture」(電腦/網路文化)。但是隨著科技/網路的演進,這份科幻本質不再被廣泛討論,也很少看到cyber-XXX,取而代之的是iXXX, 或者XXX2.0或3.0等科技流行。「網路霸凌」(cyberbully)的出現,又帶回到了最初關於虛擬/真實身份的科技話題,也讓cyber這字眼再度重出江湖。

《弒訊》:最新出廠的靠片

網路霸凌的電影我們並不陌生,例如《BBS鄉民的正義》,《社群網站》都有男性為了報復目的而在網路上攻擊/騷擾女性;另一部恐怖片《聊天弒》,則把網路活動變成致命的危險,少年主角利用網路特性進行心理操控,致人於死地。《聊天弒》本是一部英國劇作,場景只有幾張舞台上的椅子,演員坐在椅子上模擬網路聊天室展開網路對話。這劇本場景單純,故事切合當代青少年文化,經常被高中生拿來在舞台上搬演。然而在現實世界中最普遍最可怕,也最具殺傷性的網路霸凌,卻是發生在女性和女性之間,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在高中/大學或年輕女性的社交圈當中。2011年有一部美國的電視電影,片名就叫做《網路霸凌》(Cyberbully)。

聊天弒 DVD(Chatroom)

聊天弒 DVD(Chatroom)

社群網戰 雙碟典藏版 (藍光BD)

社群網戰 雙碟典藏版 (藍光BD)

BBS鄉民的正義 (藍光BD+DVD)(SILENT CODE)

BBS鄉民的正義 (藍光BD+DVD)(SILENT CODE)












《網路霸凌》在美國ABC電視網家庭台播映,可以想像是這一部闔家觀賞,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故事從一個中學少女泰勒平凡的一日展開,她一大早準備要上學,出門前先用家裡的桌機跟死黨聊一下天,八卦一下別的女生。學校裡有一群不懷好意的惡女,總是對泰勒冷嘲熱諷。他們的校園社交,大概有一半(甚至更多)是在網路上進行的,例如男生女生會在下課空擋講幾句話,然後說:我們晚點上網聊;或者有什麼東西(圖片,文字)要交換就「線上丟」。然後泰勒媽媽送了一台筆電,泰勒終於可以自由上網,於是她開始建立帳號,以及自己的身份。

網路上的「虛擬」身份非常微妙,我們會利用照片,自介,為自己塑造一個期待被別人看到的「完美」形象,也就是「最具性吸引力」的形象。泰勒建立帳號的過程也是如此,她得先填寫一堆個資問答,例如「妳最喜歡的身體部分」或者「內褲的顏色」;但是如果妳寫妳穿可愛白內褲,妳就會很弱,沒人會想跟妳交友。建立帳號,就是建立一個全新的自我身份(大部份都和你的真實身份不同),這種由幾句話和幾張照片建立出來的網路身份一定極其膚淺,但是他人卻必須透過這薄弱身份來認識你,尤其是那張美美的照片。難怪許多玩交友軟體的人都無法接受和「無臉人」聊天,躲在照片後面的人並不重要,虛擬身份才是所有的存在意義。

接下來的故事發生了一些小衝突,泰勒的個人專頁上出現了惡意抹黑的文字,她的虛擬形象變成了「婊子」,儘管她努力澄清,但霸凌就像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她得了性病,懷了孕,身體發臭,還願意以五元代價脫衣服給男人看……網路可以更方便地散佈/捏造一個女人的「性認同」,即使這種性認同跟她本人完全不一樣;網路也改變了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模式,讓霸凌行為變得更簡單,霸凌者不用現身,只要躲在暗處輕輕按幾個鍵盤,打進幾句惡毒賤話,馬上就會達到數倍的破壞效果。泰勒名譽全毀,霸凌文字24小時放在網路上,隨時都有人看到,她根本無處可逃。每個社交圈的人都恨她,連她也恨她自己,於是她選擇了:自殺。這個故事你會不會覺得非常非常熟悉呢?

《網路霸凌》被逼上絕路的泰勒

這部片畢竟帶著教育宣導的意味。片中的警察,校長,教育單位都對網路霸凌束手無策,因為沒有法律依據可以管,律師甚至祭出憲法的言論自由來處容忍網路霸凌。故事走到最後變成了勵志片,被霸凌者勇敢站出來面對霸凌者……虛擬世界的糾紛,最後還是又回到現實世界來解決,最後溫馨收場。這部電片有點爛爛的,但還是反映了一些不可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尤其是網路世代女性的形象認同。

在過去,一個勇敢自主,真誠面對自己性慾望的女性,會被認為是女性主義的英雄;但是在社交網路世代,這樣的女孩卻被冠上了「婊子」(slut)的標籤,成為網路霸凌的對象。社交網路空間內好女孩/婊子的二分法則,整個毀掉了女性主義的光輝。那些過早出現性徵,穿著太自我風格,主動追求校草,過度性自主的女孩,都是要被懲罰的,而執行懲罰任務的,則是另外一群「惡女」(mean girl)。《網路霸凌》的泰勒就是面對著如此的絕境。開放的網路世界,莫名其妙地助長了女性保守的一面,讓女性更加不敢甚至拒絕擁有性的自由,因為那是一種「婊子羞恥」(Slut Shame),而這種性自由卻是男性理所當然的。

女性之間的網路霸凌當然難解,結構性的問題絕不是什麼取消匿名,或者立個什麼法就可以解決的,但是我們或許可以從《辣妹過招》(Mean Girls, 2004)的最後得到一點啟發:

妳們不可以繼續叫彼此是『婊子』或『妓女』,因為那樣做會讓男人以為叫女人婊子妓女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網路霸凌幕後的那隻魔手,有可能是……男人?

《辣妹過招》的精彩結局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但唐謨

《破週報》每週影評撰述。翻譯過猜火車》《春宮電影等小說。喜愛恐怖電影、喜劇電影、「藝術」電影,但是不喜歡太傷腦筋的電影。喜愛在家看DVD甚過去電影院。養了兩隻狗,超愛烹飪煮食。著有《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不必活在永靖,就能讀懂《鬼地方》,因為每個人的故鄉都是鬼地方,都是羞辱。

恭喜陳思宏《鬼地方》獲得台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從《態度》到《鬼地方》,陳思宏從德國回望故鄉永靖,寫出這個小鎮的家,與家裡的人。

318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