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大人物 /
只說奇妙的故事!──專訪《一直一直往下挖》Mac Barnett & Jon Klassen
作者:陳培瑜 / 2015-01-07 瀏覽次數(16317)
Mac 和 Jon 是這兩年極受讀者和評論家喜愛的童書作家。繼《神奇的毛線》之後,兩位有魔力的故事人再度合作,完成《一直一直往下挖》。其中充分展現文字作者與插畫家的高度默契,文字與圖畫就此互為主體,也相互增色。
Mac 說,他不會畫畫,但是創作每一則故事的文字時,腦海裡總會浮現不同的畫面。而且他會不斷提醒自已,要在文字故事中為插畫家留下想像內容和創作空間。反觀 Jon 的插畫線條、用色、人物造型都十分簡潔,就算是以人為主角,也沒有過分複雜的表情和動作。然而看似簡單的圖畫中,卻在諸多細節中透露線索,促使孩子會想一看再看,以免錯過精采的暗示。
在《一直一直往下挖》裡,山姆和大衛在星期一決定一起做件大事,隨後他們便開始往下挖,還說:「不挖到奇妙的東西,就不停手!」只是,什麼是奇妙的東西?故事裡並未明白說出,第一次接觸這本書的人大多直覺認為:「是鑽石,躲在土裡,一顆顆耀眼的鑽石!」有趣的是,這些鑽石似乎也只有一路跟隨挖坑的小狗聞得到。回到日常生活,對 Jon 和 Mac 來說,奇妙的東西其實就在身邊:Jon 和一隻可愛的貓生活在一起,他形容自己的貓「很重感情,個性安靜內斂,讓人特別想博得她的歡心」;對貓過敏的 Mac 則是常和家裡的狗對話,而且會大聲地講出牠回答的話,就算只有他們兩個在家的時候也會!
在故事裡,我們只見山姆和大衛不斷的錯過,這可說是一種暗示,提醒讀者觀察生活周遭萬千個機會與可能性的意義。正如 Mac 所言:「錯誤和改變,是這個故事的主題。」而面對錯誤,往往會有遺憾,對創作者來說,多年以後再回頭審視過去的作品,也常感到事有未竟。否則 Mac 不會直言:「每一本書出版後,我經常覺得有機會可以更好,不論是某個字,或是某段句子。但我只能告訴自己,或許下次可以做得更好!」至於Jon,他提到遺憾時則說:「我在創作完成後不久,便會感覺後悔,因為總有些片段讓人情緒糾結。可怕的是,書既已出版,我再沒有改變的餘地了。而此時,我也只能放下這本書。若說每一本書都是記錄了我每一段時間所留下的遺憾,一點也不為過。」
雖然看似永遠對作品要求很高,Mac 也直言,從小自己就不是個喜歡教條式故事的孩子,因此在他的作品裡,當然不傾向給予孩子訓示。但是,沒有教導不代表故事只是故事,事實上,好的故事往往能夠處理許多更難的道德問題,而那才能協助孩子闔上書本後,在腦袋裡開展出更多元的思考元素,就算只是多想一下,也能讓故事有發酵的機會。對此,Jon 則提醒讀者,創作者的工作在於開啟一個有趣的故事元素,讓讀者從故事中獲得樂趣及意含,創作者和觀看者雙方才能在作品中對話。一旦讀者也成為進入故事並對話的一分子,閱讀的成就感便得以積累。
而這也正是繪本有趣之處,跨頁、大版面的圖畫,對任何年紀的人來說,都應該是進入故事最好的媒介。《一直一直往下挖》出版後,每當 Mac 在書店朗讀故事時,面前每一個聽故事的孩子都會忍不住替書裡的山姆和大衛緊張尖叫,彷彿他們自己正是錯過鑽石的那個人,激動忘我的模樣,促使 Mac 跟 Jon 忍不住想像:「萬一現場讀者驚覺我們就是作者時,會不會立刻要求我們修改結局,好讓山姆和大衛得到奇妙的東西(呵呵大笑!)」
作品受到喜愛的 Mac 和 Jon 至今仍將時間心力放在不間斷的創作。Mac 相信,創作是一種任務,嚴肅且具使命感,即使不為了改變什麼,也是一種絕然純粹面對生命的態度;Jon 也認同並表示,他總是努力嘗試創作出好作品。至於得獎的榮耀感,最好不要一直掛在心上,更別去想往後的作品會不會再次得獎或暢銷。
一如故事結束前,山姆和大衛的對話中寫道:
山姆說:「就這樣子了!」
大衛說:「就這樣子了!」
「我們遇到的這些事情,多麼奇妙啊!」
身為讀者的我,在 Mac 和 Jon 的作品中,也忍不住要說:「我們聽到的這些故事,多麼奇妙啊!多麼美妙啊!」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