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但唐謨影評

【週四|電影玩但但】但唐謨:誰在大逃殺?

  • 字級


電影玩但但

大逃殺-十週年特別版 DVD
大逃殺
多年前,我曾在北投某高中當兼任老師,教授學生如何「欣賞」電影!!看電影需要教嗎?大家不都是一路走來亂看一通?不過既然是老師,我只好循循善誘告誡同學一堆廢話,說看電影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我上課講的內容你們聽聽就好,絕對不要相信……有一次上課時,某同學突然提起了《大逃殺》,然後眾聲喧嘩,懶洋洋的課堂好像突然嗑了藥,全部 high 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吵著說「老師來看《大逃殺》」(重複很多次),興奮得不得了。我心裡納悶地想,他們都看過《大逃殺》了,幹麼上課還要再看一次?不累嗎?

到了下一個禮拜,同學主動帶了《大逃殺》來課堂上放。那是我第一次看《大逃殺》,經過將近兩個小時的砍來砍去,我也心驚肉跳地完成了我《大逃殺》的處女航。放片結束,我走上講台,看著台下的同學們。這個班級只有四、五個男生,其他都是嬌滴滴高校美少女,她們上課時經常很不專心地在照鏡子,打毛線……原來這些小女生都喜歡看這種「變態片」,她們長大之後會不會跑去殺人啊?

這堂《大逃殺》的課,真正受教的其實是我。我漸漸開始洞悉台灣少年少女的一種「地下文化」(以前都在研究西方世界的地下文化,關我屁事!)《大逃殺》非常暴力,但是我看到更多憤怒,那種青少年在世代階級權威宿命壓抑下的怒吼。我不禁想起遙遠的世代,台灣的每個青少年都會看《The Wall, 1982》(沒看過這部片也去過「這牆」吧!)同樣也是一種憤怒的宣洩。每個世代都需要有一部代表電影來為自己的憤怒發聲,就像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背山。我又在想,過去比較壓抑的世代,我們有《The Wall》和《大逃殺》(兩者在當時都未在院線上映),但是當今世代的代言電影又是什麼?是《愛在黎明破曉時》123,還是《壁花男孩》?好像整個遜掉了。世代的表徵,怎麼可能不是限制級電影。

去過「這牆」嗎?


世代的表徵《大逃殺》


世代的表徵??《壁花男孩


回到兩千年初的北投高中課堂,那些無邪的少女。她們如此渴望在課堂上看到可能已經看過 N 遍的《大逃殺》,會不會是因為,她們也希望把自己的憤怒,放在一個象徵權威的空間,讓學校教室被她們美麗的吶喊占領?我很高興播放了這部片,因為很酷!而且我確信,這些喝《大逃殺》奶水長大、大量吸收暴力的美少女們,絕對不會因為看了暴力電影而去殺人,變成女魔頭。

電影中的暴力和現實中的暴力,好像七世的冤孽。很多很多談暴力的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拍出來之後觀眾超愛看;然後有人看了暴力電影,跑去真實世界進行暴力行為?但是真的有嗎?很多科學研究在探討媒體中的暴力導致犯罪,他們引用諸多理論、圖表、方程式……很是辛苦。顯然這件事很學術(可以申請研究經費),誰是誰非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絕對可以肯定:政客永遠會把藝術、流行文化(現在要加上 video game)中的暴力,拿來當作社會犯罪的藉口,因為只要把社會的危險、焦慮、犯罪全部丟給電影暴力當代罪羔羊,就足以掩蓋掉他們一手打造的政治腐敗。這種事自古皆然,每個世代的政客都要找一個恐懼的對象來投射自己的爛,就像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背山。

電影中的暴力,你在開玩笑嗎?每個小朋友看的超級英雄電影都是在講暴力。古早年代的電影即使有很多光怪陸離的暴力敘述,但是大部分都在銀幕外進行。例如你看到一個很醜的惡男拿著刀作勢要殺人,然後聽到女性尖叫聲,你就知道有人被殺死了(好瞎)。直到希區考克拍出《驚魂記》的八十幾個鏡頭,才真正開始有比較具分量的暴力影像;到了《發條橘子》,一群惡少黨不知恥為何物的暴力,勇敢挑戰道德和美學的底線,至今無人能比。你要電影中沒有暴力嗎?別鬧了!

你看過幾次《驚魂記》?


《萬花嬉春》+《發條橘子》(慎入)


麥田捕手
麥田捕手
所以,每當社會出事了,保守的政客(以及腦殘的媒體)就會責怪電影(電玩)中的暴力。但是你會發現一件很詭異的事情。舉例來說,殺死約翰‧藍儂和暗殺美國總統的凶手,都讀過沙林傑的《麥田捕手》,於是美國社會把罪過丟給這本具有反社會色彩的小說,覺得這本書導致犯罪。可是,每個人都讀了《麥田捕手》啊!殺手也讀過會很奇怪嗎?就像我從不認為 ABBA 是 gay 的專屬品,因為每個人都喜歡 ABBA 啊!gay 也喜歡 ABBA 很奇怪嗎?政客永遠會尋找已經融入流行文化而且特受歡迎的暴力文本當代罪羔羊,例如《大逃殺》、《英雄聯盟》、《神魔之塔》。這是根本的悖論,只有白痴才會被騙。其實《大逃殺》算什麼啊?一大堆重口味的暴力電影玩家(如我)看過更多更血腥更不堪更殘暴的地下B-Z級恐怖暴力片,如果有政客可以找到一個這種超級暴力電影寵愛者也跑去殺人,我就不姓但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但唐謨

《破週報》每週影評撰述。翻譯過猜火車》《春宮電影等小說。喜愛恐怖電影、喜劇電影、「藝術」電影,但是不喜歡太傷腦筋的電影。喜愛在家看DVD甚過去電影院。養了兩隻狗,超愛烹飪煮食。著有《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在難民之前,他先是個人──從電影、繪本、社會書籍看難民議題

難民問題對台灣來說像是個遙遠的名詞,但真的有那麼遙遠嗎?讓我們分別從電影、繪本、文學關注這個議題。

39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