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何曼莊|給動物園一首歌

【何曼莊專欄|給動物園一首歌】第四站,戰爭奪不走的

  • 字級


給動物園一首歌bn

在所有的市區動物園中,沒有一個像柏林動物園(Zoo Berlin)這樣,座落於都會中心交通的樞紐上,它也是最常出現在搖滾樂、電影、文學,還有炮火交鋒之間的動物園。

U2 / Achtung Baby
U2 / Achtung Baby
1990年,柏林牆拆除後第二年,搖滾樂團U2到當地錄製專輯《Achtung Baby》。在那兒Bono聽到了一個故事,說在二戰期間某次夜襲轟炸,炸壞了動物園的圍籬,空寂城市的瓦礫堆中,動物們像不願離去的幽魂一樣,遊蕩著……那超現實的景象讓Bono深受感動,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動物園站〉(Zoo Station),指的就是以柏林動物園命名的大火車站,那條連接錄音室和動物園站的地鐵,剛好就叫U2(U-bahn 2)。



乘著U2列車來到動物園站,自地鐵口踏上地面的那一刻起,隔著園區圍欄,就能看到駱馬微笑地嚼食著什麼(是反芻,是的),遠處有一叢黃色斑點聚集,應該是齊穿黃背心的幼稚園出遊,正列隊仰望著長頸鹿。此情此景祥和寧靜,彷佛從好久好久以前便一直如此。

事實是,這個充滿歷史氣息的場所,曾經全數化為斷垣殘壁,此地所有物種,包括人類、花鳥、動物、林木,都是經歷毀滅後又重新站起來的。

1844年,柏林動物園(暱稱:Zoo Berlin,全稱:Zoologischer Garten Berlin)開園,是德國的第一座、全歐洲第9座動物園,大部分的動物來自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捐贈。

在當時公眾動物園還是一個很新的概念,它既不是王侯爭豔的百獸園、也不是動物棲息的皇家園林、不是買賣動物的地方、也不是馬戲表演場。那一年,哲學家尼采在萊比錫近郊出生;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法國巴黎相遇;英國鐵工業年產量達到300萬噸;作者不具名的暢銷書《造物自然史之遺跡》印了11刷,為15年後出版的達爾文《演化論》開了路;卡爾.哈根貝克(Carl Hagenbeck)在一個兼職販賣珍奇動物的魚販家庭出生。

在都市計畫尚在萌芽的19世紀下半葉,動物園周邊人煙稀少,起初25年慘澹經營,乏人問津,直到1869年才漸有起色。1902年,第一條地下鐵U2在動物園底下開通,柏林人口隨著工業發展快速倍增達到270萬,此時的動物園吸引了許多科學家來此研究繁殖問題,當時的物種總數,幾乎能跟倫敦皇家學會一較高下。

Carl Hagenbeck’s Empire of Entertainments
Carl Hagenbeck’s Empire of Entertainments
前述,跟柏林動物園同年的哈根貝克先生,是一位動物商、馴獸師、野外探險家,和動物園長。

他14歲時,便從父親那邊得到幾隻海豹和一隻北極熊,從此一生與動物為伍。他很有捕獸的天分,光是從非洲抓回德國的駱駝就有上千隻,還與非洲蘇丹王交換過珍禽異獸,他旗下的動物展遍西歐各大城,到過紐約的科尼島表演,他甚至辦過「人類動物園」,對公眾展示他從非洲帶回來的「純自然人種」。

儘管哈根貝克對動物的熱愛混雜了太多殘酷,但他確實為現代化動物園留下了了不起的遺產。他成立的「哈根貝克動物園」,首創在動物展區四周使用濠溝取代柵欄,讓空間更貼近原生環境,這套作法後來被多數動物園採用,包括柏林動物園。

在《偉大的蓋茲比》和《西線無戰事》的年代,柏林的「咆哮世代」(Beat Generation)也正與倫敦、巴黎、紐約的同好串連,狂躁起舞。動物園撐過了1929經濟大蕭條,借著一次大翻修的機會,「整型」成為哈根貝克風格,用自然綠意的開放展示,取代了以前那些異國風情的高大建物。

柏林動物園01
亞洲象走在哈根貝克發明的壕溝邊上,平衡感良好(攝影/何曼莊)
柏林動物園02
可以這麼近的看到長頸鹿吃午飯,第一要感謝哈根貝克的發明,第二是因為民眾守規矩,柵欄低矮但是無人跨越(攝影/何曼莊)

柏林動物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存活率,約是2.45%。不計人類,全員共3715隻動物只有91隻活了下來。

第一顆炸彈擊中柏林動物園的時候,是1941年。動物園旁的動物園炮塔(Zoo Flak Tower)裡,除了高射炮、機關槍、85張病床、還有一間空調房藏著14間博物館的藝術品,在柏林陷落時,動物園塔駐軍一直抵抗到最後一刻。這段期間,共有764台英國戰機,飛到柏林上空丟炸彈,市區90%建築全毀,一萬多人死亡、150萬人無家可歸。當炮火終於停息,園內已是焦土一片, 91隻活下來的動物中,包括兩頭獅子、兩隻鬣狗、一頭亞洲象、一頭犀牛、十隻狒狒、一隻黑猩猩、一隻東方白鶴和一隻鯨頭鸛。


柏林在1945到1989年間,冷戰期間,分裂東西,各屬兩大陣營,西柏林空懸於東德領土中央,形成孤島,所有行經西柏林的火車都由東德國鐵營運,停靠車站只有一個,就是動物園站。David Bowie在2013年的新歌〈Where are we now〉有如一架老柏林時光機,帶我們搭著U2地鐵回顧柏林美好舊日,Bowie這條車程背負著太多回憶,所以很長、很長,他現在的遲暮感傷,正好與36年前他的柏林盛年形成對比。



1981年電影《動物園站的孩子們》(英文片名:Christiane F.)讓「民主孤島」的社會問題浮上檯面:動物園站前面是風光明媚,童言鳥語;而車站後方,則聚集著逃家的吸毒少年,他們青春而墮落,會在深夜敲碎商店櫥窗、瓜分偷來的零錢,隨著Bowie 的〈Station to Station〉歌聲奔逃。Christiane F. 真有其人,她的自傳大受歡迎之後,她成為另類的少年偶像,曾經上過電視、出過唱片,後來成了一位馬術選手,因為她從小就熱愛動物。




1970年代的西柏林孕育出各種影響世界的次文化,這個孤島既自由又虛無,既安逸又頹廢。即使在這樣孤絕的環境下,從西德各地支持西柏林重建的空運卻從未間斷,有717個足球場大的蒂爾加騰公園在這段期間又長回了綠意,柏林動物園也靠著聚集小額捐助在原址重建。

柏林動物園03
Mauerpark(意指:圍牆公園)假日市集上方的一片雲。柏林牆曾在這片雲下,隔離了兩個動物園(攝影/何曼莊)

小北極熊努特:一隻小北極熊如何征服全世界的故事
小北極熊努特:一隻小北極熊如何征服全世界的故事
兩德統一之後,柏林動物園開始與原東柏林的「動物公園 」(Tierpark)整合功能,例如將有蹄類儘量移住比較遼闊的Tierpark,而較「都會化」的猿猴則集中放在柏林動物園。柏林動物園是絕無僅有位於市區交通樞紐的正式動物園,因此它也成了歐洲最多人造訪 (2012年共三百萬人次)、最受媒體關注的動物園。它從一開始便是私有股份制的機構,而動物明星——「小北極熊努特」出道的那一年,是動物園165年歷史上年收益最高的一年。

然而,這只一出生就被媽媽厭棄的小白熊,在某個春日的相機快門聲中,無預警地跌入水中猝死,牠只活了四年。媒體大肆譴責園方,不該人為飼養,但就在同一年,園內養活的物種超過了一千種,包括許多已經無法自然繁殖的瀕危物種。

柏林動物園04
如彗星般一閃而逝的動物明星「努特」,他的爸媽依然住在柏林動物園裡(攝影/何曼莊)

在議論終於停息的第二年,大熊貓「寶寶」在竹葉圍繞下安靜地過世,牠的死訊引來惋惜,而少責難。寶寶在1980年從中國「出使」到當時的西德,很多柏林人學會的第一個中文詞彙,便是「Bao Bao」。寶寶作為一匹「種馬」,曾經跟多隻母熊貓相親過,但都沒有成功。雖然竹子在柏林長得不夠綠,寶寶從也沒有挨餓過,牠活了34歲,創下公熊貓的長壽紀錄,牠的一生過得有點孤獨,不過,熊貓原本就是非常孤獨的物種。

柏林動物園05
這是2012年6月7日的寶寶,當時他已高齡34歲,臥病在床。寶寶在8月22日過世(攝影/何曼莊)

今天的柏林是典型21世紀的全球化大都會,市區350萬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住著3900百人,約30%是來自土耳其、中東、東歐、亞洲和非洲的移民,野外已經沒有自然,這個公共交通能達、門票跟電影等價的市區動物園,是荒蕪心靈的一點慰藉。

柏林動物園內則更為稠密,19,484只動物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園區裡共同生活,還加上每天八千多名參觀民眾。在這裡,動物跟人一樣必須適應噪音、空氣污染和狹窄的住處,必須跟不同的物種/種族分享草地、必須放棄某些本能、某些欲望,必須承受心理壓力、不孕、孤獨和生老病死。

從某些角度看,在這個擁擠的星球上,萬物終究還是生而平等。

如果說柏林動物園教會了我什麼,那就是有些東西,是戰爭奪不走的。


柏林動物園06
較為「都會化」的猴子,與柏林市中心的新建案只有一牆之隔(攝影/何曼莊)
柏林動物園07
後門邊的草坪上,土撥鼠和羊駝當室友,後方有辦公區,偶爾會有人類(飼育員)一兩名加入這個群落(攝影/何曼莊)

作者簡介

曾任《換日線》英語頻道Crossing.NYC 特約主筆。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曾居北京,短滯東京、柏林,現居紐約布魯克林。著有小說《即將失去的一切》、《給烏鴉的歌》,以及紀實文學作品《大動物園》和散文集《有時跳舞New York》。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跟著波登去旅行,居家式「不設限」之旅

無法旅行的日子,特別想念這位總是令旅行出其不意的男子,是時候複習他的「不設限」精神,煮一鍋紅酒燉牛肉,在家重溫有他的世界角落。

134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