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led Hosseini © Elena Seibert (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睽違了6年之後,暢銷書《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 的作者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終於在今年5月底於美國推出了最新小說《And the Mountains Echoed》。新作與他之前兩部暢銷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及《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雷同,都是以戰亂貧窮的阿富汗為故事背景,在眾多人物角色之間,串連出一個時而讓人痛徹心扉、時而讓人感動落淚的故事。
的確,「感人」是胡賽尼最拿手的寫作武器,他總有辦法在故事中四處埋伏「感人」的梗,多到有時足以讓故事接近「煽情」或甚至「濫情」的地步,在這本新作中也不例外。無怪乎《And the Mountains Echoed》出版之後,連紐約時報的書評家都不得不用 「shamelessly」 這樣的強烈字眼,來形容胡賽尼在書中大量鋪陳哭點的刻意。
但是,撇去這個「就是要讓你感動」的手法不談,胡賽尼的新小說還是讓人著迷捨不得放下,毋庸置疑,胡賽尼是一位相當優秀的story-teller,他說故事的功力在經過寫了兩本暢銷小說的歷練之後,在這部新作中更見了得。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以一個父親帶著他一雙子女徒步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的場景開始。以這樣一個父親做了個不得不的決定為開端,敘述這對小兄妹在喀布爾慘遭分離之後,他們的人倫悲劇如何影響了他們身邊每一個人的生命故事。藉由每個章節中不同敘述者所說的故事,他們帶領讀者從阿富汗飄洋過海到法國巴黎、美國舊金山及希臘等地,慢慢拼湊起一個完整的失散與重逢的故事。
就像《追風箏的孩子》著眼於父子╱兄弟關係、《燦爛千陽》著眼於母女╱姊妹關係一樣,胡賽尼在新作中想處理的的是兄妹手足之情;如果說《追風箏的孩子》充滿了遺憾、《燦爛千陽》充滿了錯過,那麼我們大概可以說《And the Mountains Echoed》充滿了失去。藉由這個兄妹失散的故事,胡賽尼讓我們思考的問題是:
不記得的失去算不算失去?不得已的放手算不算心狠?做不到的承諾算不算虛偽?
因為胡賽尼拋出了這些問題,《And the Mountains Echoed》在故事意義上比他的前兩部小說來得深刻許多。在這本新作之中,胡賽尼也拋開了在前兩部小說中善惡二分的故事邏輯,寫出了許多亦善亦惡的人物,也寫出了在看似天理不容的行為之中,或許有著其實無關善惡的本質(beyond good and evil)。
還記得《燦爛千陽》中內心充滿悔恨卻懦弱不敢伸手保護自己私生女的父親Jalil嗎?《And the Mountains Echoed》裡的每一個角色,幾乎都有那樣亦正亦邪、讓人不知該愛還是該恨的複雜內心。比方說那個為了顧全其他孩子,賣掉自己女兒的父親;或是那個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拋棄身殘姊姊於沙漠的妹妹;那個初識正義、同情貧窮村民卻不願放棄既得利益,最後終究選擇與利益權勢靠攏的軍閥之子;或是那個目睹喀布爾的悲劇而承諾援助,回到美國後卻讓現實生活麻木了道德良心的阿富汗裔醫生。
是這些沒有標準答案的人事物,讓我們看到胡賽尼處理故事情結上的成熟,並給予了《And the Mountains Echoed》在廉價的感傷之外,一些富含深度並貼近現實的思考面向。
日前胡賽尼在全美舉行巡迴座談會宣傳他的新書,我也參與了他在聖路易的座談會,長約1個小時座談會中胡賽尼談笑風生,我印象最深刻是,當他提到《And the Mountains Echoed》書中他最喜歡的一個章節為何,他說在那個阿富汗裔醫生的章節裡,他想探討的是 「the complicated nature of generosity」。
這幾個字完全道出了我認為這本書裡最有意義的中心主旨,「The complicated nature of generosity」,姑且翻成「慷慨的糾結」,慷慨指的可以是對手足、對家人、抑或對陌生人的某種付出─金錢、同情、照料或其他,而糾結的是我們可以、或願意,犧牲掉多少自己,去成就對他人的慷慨?而當我們不願意、或無法好人做到底時,到哪個程度算是自私?到哪個程度算是盡力?
當我看著台上穿著光鮮如巨星般的胡賽尼,談著他這些以戰亂阿富汗為背景的小說,以及他與聯合國合作的阿富汗人道救援計畫,我相信對於處在西方與第三世界、施與受之間的胡賽尼來說,這「慷慨的糾結」其實也是最貼近他本人的議題。
單純只是充滿感傷的小說成不了一部偉大的作品,不過如果深層的糾葛需要煽動的感傷來鋪陳與壯大,在《And the Mountains Echoed》中,在這個「每一平方英哩就有一千個悲劇」(a thousand tragedies per square mile) 的阿富汗故事中,胡賽尼這次做到了超越感傷,讓糾結深植人心。
胡賽尼在聖路易的新書座談會 5/30/2013(攝影/胡培菱)
〔胡賽尼當前中英版本出版作品〕
胡培菱
美國Rutgers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台大外文所碩士,政大英語系學士。主修種族研究、人權與文學、後殖民新殖民理論及世界文學。得過一個文學獎、一個碩士論文獎、部落格「萬事美好」獲全球華人部落格大獎評選為推薦優格。現任大學教師及專業書評家。一個台德混血小美女的媽媽,相信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書本,同樣需要大人們去思索與質問。專欄文章見於《The Big Issue》大誌、MOT/TIMES、《旅人誌》。譯有童書《不歡迎大象》。個人信箱peilinghu@gmail.com。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