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青春一起讀

每一次抵達的盡頭,都有個全新的自己在等待著你——專訪伊芙 Evelyn

  • 字級




《願你此生 終抵繁星》伊芙 Evelyn

──「每一次抵達的盡頭,都有個全新的自己在等待著你。

 

《告別你的全世界》的惦念、《我在人間拾溫柔》的深情,以及《學會愛人的100堂課》的智慧,癒傷系作家伊芙Evelyn的全新作品《願你此生 終抵繁星》,則以「抵達」為此刻的人生作了小而美好的總結。

她寫生活的高低,寫愛的明暗,寫關係寫自己。此生皆旅途,行經過的一切,即使看不見軌跡,也會清晰刻在心裡。願你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更喜歡的自己;也願你我既是人間的碎片,也能成為夜空的繁星。


伊芙 Evelyn×新書問答


 






Q.這次新書從書名、內容規劃,都有種「旅途」的感覺,包含地理上的移動,以及人生中的離開與抵達等等。伊芙是如何發想這次的創作?寫下這些文章時,就已經預想它們被集結起來會成為一趟旅途嗎?

從十多歲時的旅遊,到後來的留學與工作,我和許多人一樣,總是在途上奔波著,大概是由那時起我便一直在堅持記錄。我發現人在移動中的靈感永遠是澎湃的,因為「抵達中」的狀態十分獨特,那種在飛機與列車上跨越國境和時區的空間有一種脫離現實的感覺,彷彿你正在與未來的人和事赴約,又像是對過去種種作出訣別。每一次抵達的盡頭,都有個全新的自己在等待著你。

而十年來我一直在飛行,飛機上相對封閉的環境,一個人無法被其他人和事打擾,很多想法就會在靜謐而暗淡的環境中浮現,如同漆黑中發出光芒的藍寶石一樣,我很享受這種在孤獨中尋寶的時光,同時亦需要這種工作予我遠離生活瑣事的距離感。藉著這樣的寧靜和隔閡我寫下過許多想法,其實當下沒有想過要特別將它們集結,更多是將它們看待成一些碎片。但是過去一年,可能是婚後感覺到自己完成了人生中的某次「旅途」,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去將它們總結起來,呈現這一系列看似灰暗,其實閃閃發光的歷程。

許多時候我在機艙裡會想,眼前這些熟睡或工作中的旅者,包括正在途上的我──我們都是獨行在黑夜中,希望有一天發光發亮的繁星。

我相信可能形式不一樣,但是每個人一生,都必有屬於自己的「旅途」,或者應該說是修行,去離開一些事物、去抵達一些新的狀態。這本書就是我旅途的一個小小總結,希望亦能成為讀者們旅途中的助興,甚至是開始旅途的助力。


願你此生 終抵繁星:那些再愛的再痛的,是伊芙,讓碎片變成星星。【親筆簽名書+首刷限定 繁星透光書籤2款】

願你此生 終抵繁星:那些再愛的再痛的,是伊芙,讓碎片變成星星。【親筆簽名書+首刷限定 繁星透光書籤2款】

Q.過去一年伊芙也經歷許多生活重大的變化,踏入婚姻、陪伴家人面對病痛等,這些人生階段的轉變對伊芙的書寫上,是否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覺得是在看待事物的看法上,因為擁有了更多的身分角色,這允許我思考時有更多的參考與借鑒,以致書寫時的「自我」不再那麼單薄。並不是說這種自我的厚度是由我的社會身分給予的,而是經歷過種種角色的思考與磨練過後,疊加而成一種更充實的自我意識。主觀上來說這不是一件樂事,因為我的思考不再輕盈,兼容了太多人的顧慮。但從客觀上來說,我能跳出個體的想法,站在父母或者是比我年長許多的人身上出發,去探索不同的價值觀,了解不同的苦衷或者是責任,知道不同年齡或身分想法的碰撞會有什麼高光點或陰暗的地方,這為我過去很多遺憾提供了新的角度。我相信記錄這些角度也是有意義的,書寫有時候不是為了解答什麼,而是知道自己不應該再去糾結什麼。

文字上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我感覺自己更清楚每個詞彙的重量了。比方過去十多歲時我寫的「愛」和「死」字,和我三十多歲寫下的「愛」和「死亡」兩字,意義肯定是不同的,後者會更慎重。那些詞彙多了的重量,我想是來自人生不同階段中的悲喜別離,亦是時間賜予我的智慧。


Q.伊芙如何定位這次新書?它和過去的作品想說的有什麼不同?

我會說,這是一本有關不同「旅途」的記錄冊。

我希望看完這本書的每個人,都有勇氣開始,或繼續自己的旅途。

過去我每一本的作品都有很明確的主題和受眾:《告別你的全世界》想送給想與過去告別的人,《我在人間拾溫柔》贈予給在愛情中受傷而不敢再相信愛的人,《學會愛人的100堂課》是為不懂如何愛人的讀者寫的解答。

然而今次這本書並沒有特定的對象,或者說每個人都是我書寫時想傳遞的對象──無論你有沒有在愛,我們每個人都在人生的途上,是這個星球的旅者,同時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要努力抵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在人間拾溫柔 (電子書)

我在人間拾溫柔 (電子書)

告別你的全世界 (電子書)

告別你的全世界 (電子書)

學會愛人的100堂課:因為你值得更好的我 (電子書)

學會愛人的100堂課:因為你值得更好的我 (電子書)


Q.書中提到「那些記憶力很好而又念舊的人,長壽的話會很痛苦。所以老後健忘可能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伊芙自己是念舊的人嗎?如果回憶帶來痛苦的話,你會怎麼做讓自己比較釋懷?

我是一個念舊的人。但是我懷念的是舊時光裡所有值得我惦記的人,包括那個遍體鱗傷的自己,然而那些傷害過我的人和事,我並不會刻意記住。

回憶裡肯定是有痛苦的地方的,有時我想,如果連痛苦都沒有的話,現在勇敢與快樂都只可能停留在一種層次,再多再少也不會珍惜了。

對於痛苦的回憶,我不會強行去解釋什麼,我在書中也寫過,有些苦難的發生並不存在意義,它僅僅只是發生了。於是我願意將痛苦的回憶止步於那一點,不再讓它於時光中蔓延,然後用更新的角度、更健康的身體和情緒去面對它,接納它,而不是排斥它,之後梳理出如何避免痛苦再度發生的方法。

「人在困難中獲得的感悟與認知會更加難忘。」我覺得這句話說得沒錯。所以我會視作這是我進步的代價,是我前行必然要付出的部分。


Q.對於伴侶關係,〈你不必懂我的詩〉有既動人又有意思的觀點:「你讀不懂我,我也看不懂你,我們還有那麼多無法理解的部分,可以花上一生去好奇。」這個「不懂」,似乎更接近「即使不懂,但仍願意試圖理解」。有時候我們確實難以理解對方,或對伴侶在乎的事情提不起興趣,但卻仍然愛著對方,所以不免會覺得有些寂寞。對於這樣的煩惱,伊芙有什麼樣的建議呢?

我覺得首先要放下「一定要完全理解對方」的這個條件,這並不是愛的前提或是結果,有些情侶,甚至是相處好幾十年的夫妻,都會有對方無法觸及的角落。所以對方做不到的話,並不等於他是不愛自己的。

我自己的話,會盡力做到「即使我不懂你,但我仍然尊重及給予你有鑽研的時間及小空間」。如果無法參與對方的興趣,那就發掘一下這個興趣有沒有帶給伴侶什麼良好的「結果」就好了,然後在伴侶面前給予充分的肯定。比如這個結果讓伴侶得到了良好的情緒價值,或者是讓他更健康、更有衝勁了,向他談及這些改變,讚賞他的進步。這些正面的狀態都是會回饋到彼此之間的關係上的。

至於寂寞,我覺得穩定的親密關係中必然會有孤獨的時光,那不一定是寂寞,而是親密關係中的靈魂都有一定的獨立性。人要先學會與自己內在相處,才可懂得如何與對方的內在相處。一個人要是知道自己的喜好,亦不用強迫自己去真心喜歡對方喜歡的興趣,日後亦不會有所嫌棄。所以不理解不是罪,但要容許對方在一定條件下喜歡自己不感興趣甚至是討厭的事物,這何嘗不是一種更大的愛呢?


Q.伊芙的文字經常給人一種感性理性平衡的堅定感,你曾提到,「我並沒有改變憾事的能力,卻有撫平傷疤的自由和勇氣。」當遇到悲痛苦難,是什麼支持著伊芙度過呢?

曾經看過一個說法:「這個世界對很多人來說很大,同時又很小。」一個人對於世界的尺量,其實是由他自身的感知能力所定義的。這種能力不只追求感受得多,還有要感受得深。例如經歷過地震的人,遇到類似的災難,他行動的速度便要更快一點。當然我不是鼓吹大家去感受更多的苦難,而是希望帶出一點:如果我現在覺得自己在受10克的苦很難過,這種痛苦雖然是真實的,但我的世界同樣是狹隘的。那麼我要做的不是沉溺於痛苦之中,而是盡力去感受更多,去增加自己的容量。那麼有一天,這10克對我來說可能會是不值一提的痛癢了。

當人看過愈多,便愈會知道什麼悲痛是真實的,什麼悲痛則是虛妄的。人總是花上一生追求自己不需要的快樂,其實也有很多人徒勞大半生被不必要的痛苦所捆綁。我想我們都要懂得這一點。


Q.書中有幾篇文章是以讀者的來信作為書寫主題,身為香港作家,伊芙在台灣也擁有許多讀者,香港和台灣的讀者,在給予回饋或提問上,有什麼樣的不同嗎?

比較細節的部分的話,應該是台灣的讀者用字比較溫婉,願意給出正面的反饋與肯定。於是在我給予建議的時候,有時會感覺自己亦過於婉轉,無法說出直接的心聲,害怕會傷害到對方,有點過分小心和溫柔的感覺。

香港的讀者可能會較有主見,他們未必需要我的建議,但是需要我擔當一個聆聽者的角色。同時因為文化與習俗一樣,我會更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更容易帶入他們的處境。

兩種交流我都很喜歡,那是建立於相信之上的互訴,我十分感謝大家的真誠反饋。


Q.承上題,伊芙如何看待讀者之於自己的關係呢?是否有任何希望透過本書傳遞的訊息呢?

讀者對我來說,是素未謀面的知心人,亦是旅途上互相分享與見證的旅行同伴。你現在在世界哪一個角落?在什麼年分?天氣如何?吃著什麼去閱讀我的文字?

這是一場美妙的邂逅。

書寫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穿越時間與地域,將我這個階段的思維與記錄下來,然後與不同年代、正在經歷不同階段的讀者碰撞、結合,創造出更新更多的想法及情緒。身為作者,我的作用是留下更多的文字,更多的「不可能性」,供讀者去咀嚼,去嫌棄或者是欣賞。有趣的是我是一個善忘的人,有時我也是自己的「讀者」──重新閱讀自己幾年前的文字竟然沒有太大的印象,因此也會邂逅當年的自己,有新的想法。我很享受這樣的過程,因此也鼓勵每個人都應該開始記錄,不一定是文字,可以是畫畫、攝影,那都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人如果懂得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獨處及對話,那他已經消除了生活中大部分寂寞。


Q.創作上,伊芙會透過哪些事物、書籍或管道獲得創作靈感?


除了一般看書和電影,我獲得靈感的方法便是認真上班和生活。就如前面題目及書中亦有提及,上班時我需要不斷飛行,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為我清空了旁騖,而與同事之間的淺度或深度對話,甚至是對旅者的觀察,都是各種人生百態,這種短暫的溝通有時會拼發出不同的思維聯想。同時於不同國境之中見識過的風景、習俗、人文,對我的價值觀也有不同程度的重塑。

Q.伊芙是否方便分享未來的創作計劃,或是有任何希望挑戰的題材或事物?

我是個半完美主義者,要過得了自己的標準,我才有勇氣展露自己的作品。但是我真的很想寫出一部有完整結局及情節合理動人的長篇小說,或者我想挑戰填詞,希望未來會有時間去靠近這些目標吧。

 



延伸閱讀        

豆苗先生:我希望這本書乘載著每一個擁有相似情緒的人們,直到駛出陰霾的那一天
LuckyLuLu:太快樂的事反而會讓我不安,我喜歡自己不開心也不難過的樣子。
伊芙:只有曖昧過,我們才能明白某些接觸其實不涉及真心。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不管愛來了還是離開,你都需要一帖愛的處方籤

愛的處方籤:煩躁時用家事撫慰,失戀了就看電影療傷,對情人說肉麻的情話,一起做愛情的無賴

52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