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看」的故事
沒有《魔戒》的壯闊冒險、《納尼亞傳奇》的時空穿梭、《哈利波特》的神奇魔法、《黃金羅盤》的精靈神獸,咱們的女主角小艾莉緹也沒有童年陰影、心理創傷、世仇血恨,從小家庭幸福和樂,甚至有對常常不小心就曬了恩愛的爸媽,這樣一個看似沒啥好寫的故事,為什麼會得到宮崎駿的青睞,不只名列他最愛的五十本兒童文學作品,甚至讓他對這個故事念念不忘,第一次構思相隔四十年後又親自出馬編寫劇本呢?這是我翻譯《借物少女》系列時,腦中不時浮現的疑問──或者說是擔心。擔心大小讀者因為這系列少了驚險刺激的冒險旅程、法力高超的女巫法師、善惡對決的磅礡場面,就「小看」了這個故事。
▌作者瑪麗.諾頓的縮小燈
說小,也真的很小。作者瑪麗.諾頓(Mary Norton, 1903-1992)創造了只有鉛筆高的借物者小人,把我們原本熟悉的世界陌生化(「那棟房子除了人類還住了其他人」),同時也拉開了一個看人類、看世界的新奇視角(「人類是為了借物者而存在,就像麵包是為了奶油而存在一樣!」)。於是,平淡無奇的,變得新鮮有趣;習以為常的,也可能神祕難測,艱險萬分。有沒有想過肥皂盒能當輕便貨船,吸墨紙是髒了就能換的地毯,松針可當利箭射野生動物的屁屁,奶油刀借來划船剛剛好,靴子可能是暫時的避難所,而精裝書皮則是被文字耽誤的房門!作者的縮小燈(利筆)一照,各種尋常物品脫離了固定的用途,成為借物者make do(化腐朽為神奇)的豐富材料。
許多兒童文學都致力於擴大時空格局,雄心萬丈跨入異域、異族、異次元鋪陳高潮迭起的故事,瑪麗‧諾頓卻反其道而行,把焦點拉回我們腳下的世界,甚至還把這個世界縮小再縮小,然後從這個小小世界中「坐井觀天」。咦,大人不是說要有「國際觀」嗎?作者怎麼跟人家相反,寫了一個只能從通風口、地洞、靴子口、牆腳下看外面世界的一家人,而且還一連寫了五集,創作時間橫跨三十年。這,就是作者厲害的地方啊。
英國兒童文學家瑪麗.諾頓(Mary Norton, 1903-1992)從1952年開始出版《借物少女》系列。
▌身而為人,限制了我的想像
原來,「視角」是一把能照見萬般風景、解鎖固著觀點的鑰匙。於是,人類的「搬家」,變成了借物者的「移民」;尋常路上的小橋流水平野田疇,都可能一秒變成生死交關的虎口險境;人類堆在儲藏室的廢棄雜物,卻是借物者取之不竭的寶庫;人去樓空的房子,對借物者可能是饑荒的開始,也可能是他們重獲新生甚至重建家園的地方。
最熟悉的,也最陌生。因為從來沒有把自己縮得那麼小、看得那麼近,所以翻譯時也屢屢因為視角硬是轉不過來而卡死。不騙你,譯者為了搞懂時鐘一家人如何在落地鐘底下的隱密世界安身立命(第一集),而落地鐘又如何與牆後的祕密通道相連互通,裡頭的齒輪滑輪後來又如何幫助他們重建家園(第五集),不時得起身走去研究家裡落地鐘(是滴,我家剛好有!)。這一看真真不得了。我從沒想過落地鐘底下那麼空闊,原來我以為的小不是真的小,而是之前從來沒有「看見」過。又好比時鐘一家人逃出大宅,流落到野外(第二集),不得不在一隻靴子裡過夜,爸爸胖德為了安全起見,重新燃起鞋匠魂,利用手上的線繩把靴口束緊,好似拉起帳篷的門簾,也同樣顛覆了我對靴子的想像。不過這些都比不上他們一家人被綁票(第四集),為了逃出閣樓設法讓熱氣球模型飛起來而「借來」一支鋼筆,整支拆解之後再用墨水管控制煤氣的橋段更讓我腦袋打結。類似的「廢物變黃金」橋段比比皆是,讀者閱讀時如果也覺得腦筋轉不過來,你們並不孤單。追根究底,就是我們的眼界不夠小,小到能破除固化的想像和框架,看見借物者在人類世界的縫隙和廢物堆裡發現的祕密通道和神奇妙用。
如此這般,有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在借物者的視角下變成了現代沈復……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這大概是閱讀《借物少女》系列時常出現的副作用吧。難怪這段時間我的手機突然多了好多「蹲其身,定神細視」的影片。
▌寫借物者,更是寫人
不過,如果你以為《借物少女》系列專門在寫這些小小人的小小世界,那就真的太小看作者了。作者的縮小燈厲害的不只是她筆下的微物觀,更有趣的是她也用縮小燈來照見借物者周圍的人類。每一集我們都會遇見這些「看得見」借物者的人類,有的逗趣,有的貪婪,有的深情,有的市儈,有的在借物者眼中甚至就跟借物者沒兩樣,還有些明明看見了也會說服自己沒看見。
親愛的讀者,你認為自己是哪一種呢?一般讀者們最熟悉的,應該是《借物少女艾莉緹》動畫裡的臥病男孩。但其實《借物少女》系列中描寫的人類,一個比一個精采(我最喜歡的是第四集上場的孟奇絲小姐,至今對她念念不忘),裡頭有對人類的批評責難,但也不乏對人類的讚嘆喜愛。發揮巧思、物盡其用可以說是借物者的生活哲學,但人類為了讓生活更舒適便利而發揮的創意,有時也讓借物者自嘆弗如!這一系列故事,就在一大一小的辯證對照中相互激盪出妙趣橫生的火花。有時驚險,有時瑣細,有時令人捧腹,無時無刻不在校正和豐富我們觀看世界和自己的視角(不限大小或高低喔)。其中最讓我驚喜的是借物者對鬼的詮釋。借物者不懂人類為什麼那麼怕鬼,反而覺得有鬼的地方很好,人類就不會常常出入,而鬼不過就是「時間中的留影」(a photograph on time)。
▌家的小星星變奏曲
回到文章一開始。那麼這個看似沒啥好寫的故事,到底在寫什麼呢?《借物少女》系列格局之小,可能會令讀者訝異。畢竟我們的短短幾步路,他們可能要走上一天。五集故事只圍繞著幾間小屋、幾片田野打轉,甚至連逃亡可能都只是從河的這一岸逃到那一岸。然而,打從第一集借物者一家人失去地板下的家開始,他們就展開了對「家的追尋」。
有沒有覺得很熟悉?流離失所的借物者,宛如現代世界的難民,一路尋找他們想要的生活,艾莉緹也因此展開對自由的思索。過去的生活很安穩舒適,卻得偷偷摸摸,擔驚受怕,想要自由就得放棄安穩,走向未知。中間他們有幾次又有機會重拾那種不見天日的安穩生活(第三集和第四集),但已經嚐過自由滋味的艾莉緹不禁想:「他們在這片板條灰泥牆後面新找到的庇護所,可能很快就會變成另一座監牢……」尋尋覓覓的過程,好比〈小星星變奏曲〉,只是主題是家,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家?你想要活出什麼樣的人生?甚至,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伴侶?因為咱們的小艾莉緹,已經開始煩惱以後要跟什麼樣的人共組家庭。是安居樂業好,還是四處為家?是野性男兒好?還是文弱書生?讀著讀著會發現,借物者也是一系列非典型的成長小說,以小喻大,寫家的各種可能,也寫成長的大小掙扎。厲害的是,讀的時候你只會覺得在讀好看到停不下來的故事,直到闔上書,這些「道理」才會滃滃鬱鬱浮上心田,澆灌你對家的一百種想像。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