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書寫這隻台灣黑熊711/568的故事,最早的觸發點是無意中聽到原住民巫師所轉譯,關於已經回到山神身邊的台灣黑熊訴說牠「回家」的心情──「啊,這是山神安排的結局吧。」我忍不住在心底驚嘆。
因為巫師的一句話,讓我決心寫下這隻命運曲折的台灣黑熊在人間最後一年半的際遇,以及在牠死後所發生一連串意想不到的故事──這隻生前沒能順利返家的黑熊,是如何改變了台灣的山林政策,以及人與動物的關係。
但起初,我以為568不過又是一隻誤入人類世界的黑熊,並不以為意。因為這幾年,原本在中高海拔山區才有的台灣黑熊,卻頻繁出現在淺山地帶的新聞,也偶爾因此受困於農民防治山豬或原住民用來狩獵,俗稱「山豬吊」的金屬套索。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當中,原始編號是711的台灣黑熊,一如其項圈符碼,把山村居民的工寮當成超商,頻繁地入侵吃飼料、甚至還開冰箱大快朵頤。牠曾被救傷野放,但又再度落入陷阱,在救傷與野放間輪迴,成了專家眼中的「問題熊」。
第二次救傷後,因為擔心這隻「前科累累」的頑皮熊又回到熟悉的領域覓食,再度造成人熊衝突,於是牠被野放到遠離人煙,而且離原棲地台中大雪山更遙遠的南投丹大林區。沒想到,卻出現了讓人跌破眼鏡的發展。
就在野放團隊透過衛星訊號監控,眼睜睜看著牠馬不停蹄跋涉數道峻嶺而出,以為牠又要到工寮聚落找食物,於是布下天羅地網,準備圍捕並終身圈養時,牠居然來個神迴轉繞開人煙,又再度無聲地穿過一片片森林與翻越一座座高山。工作人員套疊牠的行進路徑圖,更驚訝發現,牠的移動軌跡並非隨機探索,而是有方向性地,一步步朝著大雪山而去。
(圖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內頁 )
自此,大家看待這隻熊也從「麻煩製造者」的心情,翻轉為感動,透過頻繁回傳所在點位的衛星訊號,為牠加油。牠在25天內移動了54.75 公里、翻越14道陡峻陵線,上下海拔從432公尺到2050公尺,全程都避開人類聚落與農田,一心只想回家。但就在牠踏上回家的最後一哩路時,卻在獵人的3聲槍響下,結束了這趟未完的旅程。
這隻黑熊在人間最後一年半的際遇充滿了戲劇性,在牠死後,更有意想不到的超展開。
開槍的獵人後來主動投案,並接受了法院審判,但非迎來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或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大結局,相反的,卻是一連串矛盾與反轉的開始。
這當中幾個關鍵的角色:作為野生動物保育主管機關的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並沒有對涉案獵人喊打喊殺或是建請法官重懲,尤其在狩獵文化再次遭到強烈批判時,他們卻反其道而行,加大在各部落推動狩獵自主管理的力道,強化與原民獵人的合作,這是第一個矛盾。
當外界要求全面禁絕山豬吊的呼聲因這起事件蜂擁而至,林保署沒有跟著呼應,而是選擇加快在各山村部落推廣改良式獵具的腳步。這些在在都引發許多網民的質疑、圍剿,第一線人員承受了莫大壓力,這又是另一矛盾,為什麼?
而原本對於「殺熊凶手」憤怒、詛咒的林保署官員、野放團隊成員,卻在案情逐漸明朗後,心情有了一百八十度改變;長期與林保署關係緊張的原住民,在這次事件中,也翻轉了過往他們口中代表著邪惡與魔鬼「林先生」(原住民對於林保署前身「林務局」的代稱)的觀感。觸發這些「按鈕」的又是什麼?為何這些公務員跟民間專家要不斷「逆風而行」?
這些衝突、矛盾與反轉全部都凝結在這隻黑熊身上,而最後出現的巫師,透過他宛如魔幻小說般轉譯黑熊的話,讓故事結局又有了新一層的意義與轉換。
586的死,提醒了政府保育政策的灰色地帶,官方也因此展開一連串補漏、強化措施,此後,愈來愈多的山村居民敢於及時向政府通報黑熊受困、也有愈來愈多的原住民獵人加入生態監測的行列,可以說586用牠的生命「救」了許多同伴。
書寫到後面,我真心覺得,568真像是山神的使者。牠用牠的生命,照見了人與人、人與動物間隱然卻真實存在的大山,更提醒了人的不足,而也唯有「看見」,我們才有機會跨越。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