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李欣倫/我們與動物的距離──讀《動物關鍵字》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繼《就算牠沒有臉》以十二個難題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之後,黃宗慧與黃宗潔再度以三十個關鍵字,探看當代台灣散文中的牠者世界,「希望透過那些讀者未必會與動物書寫聯想在一起的作家作品」,去彰顯動物的日常性與主題豐富性。

動物關鍵字——30把鑰匙打開散文中的牠者世界

動物關鍵字——30把鑰匙打開散文中的牠者世界

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

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


細讀此書,日常性與豐富性確實是本書亮點:日常性不僅體現在作為同伴、最終告別的家貓家狗,也包括了悠遊於我們想像中、燦爛映於眼瞳、碾壓於輪下、躍動於舌尖的龐大動物群體。兩位編者以動物園區為架構,分成同伴動物區、離世動物區、觀賞動物區、虛擬動物區、經濟和實驗動物區、城際動物區、野生動物區和動物視聽館,帶著讀者行經牠者的生命敘事。不過,對我來說,閱讀《動物關鍵字》的過程也像寶可夢的抓寶遊戲,豐富物種驚喜現身,爬行,躍動,飛翔,隨著不同敘事者的導覽躍入視線(編者的思緒,正是引誘出迷你龍的線香哪),領讀者從鳥獸蟲魚的跡影中,挖掘出深廣的生命議題。

貓狗、蜘蛛、紙魚、「雞」械、山羌、毛蟲、老鼠、燕子、蠶、蒼蠅,有時還有寄居蟹,原來我們的日常,正是被這些種類紛繁的動物構成,也在無形中被牠們所豐富。品讀《動物關鍵字》,才知道動物可以存於秘術幻想中,可以是以(雞)肉換(肌)肉的健身聖品,也曾是我們「結案」後就不再關心的作業;遭逢路殺、血肉模糊的過客,以及在疫情來源未明下,成千上百被撲殺的無辜者,黃宗慧與黃宗潔從諸多不易取得的刊物專欄、個人臉書網頁等,採集精彩且深刻的動物書寫,而每一物種,皆以彼身映現我們的樣貌。

謝凱特的〈協尋啟事〉從過去飼養的貓張桂枝身上,投射了自我認同,藉由觀視動物的生存姿態,更加了解自己與家人的關係。死別也成為檢視內心的契機,江鵝在告別一隻貓的同時,「也告別一個我」。除了有貓狗為伴,蜘蛛也是家人,〈蛛生〉中的「跳跳」與作者丈夫彼此馴養、相互陪伴,如黃宗潔所言,這是由「『我們』為家庭單位所構築的,歲月靜好般的日常。」正因已成為我們的親族,當摯愛離開,離世溝通也成為生死連結的途徑,即使陰陽兩隔,我們沒有距離。

不過,大多數的動物與我們是有距離的,通常是從媒體、動畫中指認(誤認)其形象,林楷倫點出不識動物之名的我們,習將各色魚類喊成「尼莫」,黃宗慧進而指出誤讀背後所隱藏的反向訊息:「所有的魚都被尼莫化,並不表示都一起得到了重視,反而是所有的魚都不曾被好好關注,甚至包括尼莫本身。」因此,透過這些選文,竟才發現不被好好「關」心「注」目的動物何其多,出自對牠者生命的無知,我們腦海中對雞的形象,恐怕還「停留在後院裡的土雞,啄食黃土、翻找蟲子」的畫面,透過獸醫曾達元的觀察,我們方知原來如同科幻小說的「雞」械複製時代,才是養雞/機實況,黃宗潔形容這是「一段經濟動物從生物被貶抑為機器的歷史。」

有些動物看似那麼近又那麼遠,近在眼前,心理上卻疏遠而排斥,除之才能後快。楊富民描述種植的無毒木瓜引來非洲大蝸牛,耕種團隊因此分裂為殺生派與放生派,最終協議將蝸牛賣給同學,作為家常菜餚,辯論的過程也引發先顧農業還是善待生命的深度討論。張婉雯則細寫土法治鼠的種種方法:黏鼠板、摔擲老鼠、澆滾水,殘忍,但全無效益,而所謂「文明」的殺鼠,或許只存在於實驗室與解剖課,殺戮的背後詮釋著人類的惡意,或者艱難。

對動物的無知、冷漠與惡意,皆拉開了我們與動物的距離,但此書有個前後一致的核心命題,就是我們與動物其實很近,屬性相類。黃宗潔從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中自閉症律師的鯨豚聯想中,讀到了人與動物「相提並論」反映出來的事實:在得體的社交互動中,人與獸相提並論往往形成對他人的冒犯,但黃宗潔引述《傾聽動物心語》中自閉神童與動物相似的觀點,進而總結「當我們願意開始把動物相提並論,並且彼此都不覺尷尬、屈辱與冒犯」之際,那應該就是「對所有人與動物,都更友善一些的世界。」黃宗慧在〈人的鼠性〉開頭,也以「人之異於鼠者幾希」破題,透過英國知名動畫短片《快樂》中爭鬥、互噬的鼠類寓言,指向人類社會的競逐,「說穿了,人和老鼠,都是在人類製造的『迷宮』中尋找出路。」


上述兩篇由黃宗潔、黃宗慧撰寫的文章中,皆可見同一主題下眾多跨領域文本的對讀,讓讀者明瞭動物書寫的豐富性,因此,每篇選文評析也展現了眾生/眾聲喧嘩的特點,如黃宗潔談〈遇見馬克先生〉時,先從深谷薰的《夜巡貓8》談起,又以威爾.埃斯納的《與神的契約》為例,深刻辯證「邊緣族群與動物相濡以沫」議題;探討棕狗事件中的銅像塑造時,更羅列出世界各地所設立的狗銅像作為參照,令只知道「忠犬小八」銅像的我大開眼界。黃宗慧在解析〈剝皮〉時,以「效益」為關鍵詞,先後援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職人新經濟》等觀點,帶領讀者反思吾人實存的「道德推理」、「道德錯愕」及「效益最大化」。閱讀一篇又一篇知識含金量極高的導讀,拓展了我對動物書寫議題原有的狹隘認知,一層又一層剝除以(人類)自我中心的僵化思考,挑戰我們對倫理道德的扁平認知。不得不說,這些或生或死或生不如死的動物們,竟始終以彼身的靈動、耗損、用罄,「效益最大化」地反饋我們。

走讀《動物關鍵字》中八個動物園區,三十篇選文、三十個關鍵字及選文評析,有助於讀者在鳥獸蟲魚出沒的足跡中,辨識我們人類的臉譜,縮短我們與牠者的距離,顯示日常性的同時,也以豐富性建構出屬於動物;也屬於我們共有的生命史。


作者簡介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著有論著《苦難敘事與身體隱喻:從身體感知的角度閱讀當代女作家作品》,散文則有《藥罐子》《有病》《重來》《此身》《以我為器》及《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等,《以我為器》獲2018年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亦入選《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近年散文集入圍台灣文學館金典獎、openbook年度好書,散文作品收入年度散文選及數種散文讀本中,主編《寫字療疾:臺灣文學中的疾病與療癒》。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身心性別不一致的兒童(與其家庭)意外失足,我們能不能伸手接住他們?

為什麼推動性平教育很重要?當認為自己被困在錯誤的身體裡掙扎長大的孩子,正被他人以和自己認同性別完全相反的方式對待,歧視成為日常,他們該如何求生?

347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