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這樣說話?」「我又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明明想要發問,開口卻變成質疑;上一秒才決定要好好說話,卻一開口就得罪人。唉,為什麼我們都知道「好話」聽起來順耳多了,卻很難克制自己說「難聽話」?又或者,每次想要俐落的回話,卻結結巴巴什麼也說不出來,無論是哪一種,都讓人很鬱悶呢!
《舌戰道修練館》裡的娜允,就是懷著這樣的委屈心情,她知道,要誠實和朋友表達自己的想法,卻總是說不出真實心情,口拙的她,和朋友對話時,總是被責怪、批評、嘲諷,連讀者都忍不住越看越著急,想要對娜允喊話:「那樣對你說話的人,實在稱不上是朋友呀!」但我們也在故事發展中,看到娜允對友誼的渴求與缺乏自我肯定,以至於對朋友不合理的對待也只能唯唯諾諾的奉承,深怕自己失了歸屬。
身為拍片網紅,陽星比起其他同齡孩子更懂得網路生態,也因此收穫更多,有了自己一方小天地,但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的,當她被陌生網友讚美崇拜的同時,也必須面對躲在螢幕後方的批評指教。
但是我們仍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人必須為自己說出來的話付出代價,在網路世界亦是如此,不因為使用匿名帳號就可免責,在書中,多靜家的小吃店被留下莫須有的負評,經營者只要透過觀察發文的日期、提到的用餐時間、點餐的餐點內容,確認消費體驗是否屬實,就可以知道對方是否刻意亂留評論或是同業惡意攻擊,提告妨害名譽,並要求對方撤下負評;同樣的,故意在網路上公開、可以讓每個人都看的到的留言區批評他人,也可能涉及「公然侮辱罪」。
這本書用了孩子熟悉的北風與太陽故事來切入,不只是提醒孩子,溫暖與感謝的話語一定比尖酸刻薄的質疑更能觸動人心,而網路上的好評也比壞評更能影響店家如何維持自己的品質,你想當北風還是太陽呢,我想不管做什麼選擇都不容易,但你一定想知道,作為拉緊外套不知道該脫或該穿的人該採取什麼行動,我建議如下:
1. 小心閱讀、謹慎判斷:每個人的意識形態不同,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立場的發聲,不要只聽一方說法,或以負評多寡來下判斷,多看多聽,不讓自己想法過份偏狹。
2. 容許不同聲音、但不可忽視錯誤發生:清楚有效的溝通,才是對話的目的,遇到不同的言論觀點,要練習表達自己的立場,若聽到批評他人或羞辱性的言詞時,也可以為遭到羞辱的人發聲,而非沉默以對。
3. 理解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是有選擇、有權力的,說話前就要準備好負起責任。即使是在網路世界也勿衝動回應,若不知該如何處理,不如先「潛水」觀望。
另外,我們也要避免成為「舌戰」的共犯,保持思考習慣,不將「意識型態的勝負」看得比「人的感受」還重要,修練好舌戰道的我們,可以幫助更多人一起對抗惡意,阻斷言語的霸凌!
諶淑婷
博識圖書提供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