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日產汽車的救世主,為何淪為日本頭號通緝犯?──讀《衝撞日產:卡洛斯・戈恩的跨文化經營之戰》

  • 字級



日產汽車前執行長卡洛斯.戈恩2018年因涉嫌巨額經濟犯罪被日本警方拘捕,2019年底棄保潛逃至黎巴嫩。(圖片來源 / wiki


這是一宗引起國際吃瓜的精彩戲碼——國際大車廠的救世主,居然成了日本頭號國際通緝犯?!閱讀這本書時,會讓人忍不住腦補如果翻拍成電影的話,劇情會怎麼走。

1999年,風格強烈、氣勢十足且精通四國語言的汽車界經理人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經法國的雷諾汽車指派,空降至日本拯救瀕臨破產的日產汽車。戈恩促使這兩家車廠合作、建立起龐大的雷諾-日產汽車聯盟,以救世主之姿硬是把日產救了回來,重回獲利。在接下來的近二十年中,他努力將這個儼然成為企業跨國合作典範,實則同床異夢的日、法結盟維持下去。然而2018年11月,他一如往常搭私人專機降落在日本羽田國際機場後,在通關時被拉去偵訊,隨後羈押。同一天,他的美國籍副手格雷格・凱利則被日產汽車用計召回日本,同樣被捕。之後,戈恩被控涉嫌利用職務大量圖利自己,凱利則遭指幫助戈恩遂行圖利行為。而更勁爆的是,被羈押一百多天、好不容易獲准交保的戈恩,在被監視沒幾天之後,藉助前特種部隊成員的幫助,狸貓換太子地偷渡到了祖國——與日本無引渡協定的黎巴嫩。他照自己的意思安排記者會,會中除了就日方指控的罪名進行辯解、自稱清白,還抨擊日本司法不公且輕忽人權。


《衝撞日產》(Collision Course的兩位作者,一位是知名汽車媒體資深記者,另一位是經濟與外交專業的資深媒體人,他們結合各自在汽車產業與國際事務上的專業,像剝洋蔥一般,一層一層地揭露這個故事不同的層面。

這本書非常精彩的描述了跨國公司中,不同文化合作的矛盾與衝撞。在戈恩進入日產之前,法國的雷諾汽車與日本的日產汽車早有相互投資的結構。表面上兩家公司從財務上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到共同研發和採購零件等以達成「綜效」,似乎是很合理的。作者也描述到雙方對對方的文化一直有一絲「正面」的幻想在。在法國,日本一直是個具有美感的神祕東方國度;而日本人則長期對法國巴黎有著美好的憧憬(甚至有所謂的「巴黎症候群」)。

衝撞日產:卡洛斯・戈恩的跨文化經營之戰

衝撞日產:卡洛斯・戈恩的跨文化經營之戰

當時雷諾與戈恩續約四年,合約上一個重要的附帶條件是,要戈恩用一勞永逸的控股結構,讓兩家公司永久結合。此後雷諾甚至其股東法國政府的許多動作,在日本看來都猶如強迫迎娶,令日方草木皆兵。在戈恩時代,可以看到他用極大的個人魅力和氣勢,鎮住這些蠢蠢欲動的矛盾,但是就像一個肌耐力再好的人棒式撐太久也會疲乏,他終究蓋不住這些從根部就潰爛的信任關係。

而戈恩喜愛鎂光燈的個性以及喜愛奢華的品味,也讓他顯得並非無辜。只是如果他能貪圖這麼多錢,為什麼公司的董事會和稽核單位都沒有辦法即時阻止呢?這個很尷尬地突顯了許多日本企業文化當中,太注重和諧與一致的決策,使得許多不同的聲音甚至吹哨人難以浮上台面。而不管是哪個國家的組織或個人,當聽不到反對或批評的聲音時,通常腐敗也就不遠了。

其實日本企業與外國企業的結合,並不是只存在於汽車行業。作者列出了許多不同行業類似的案例,包括軟體銀行的孫正義。這類不同國家的企業合夥的狀況,都面對極大的文化衝擊挑戰,也常常有失敗的經驗,但為什麼雷諾與日產的這個事件如此受到矚目?這必須回到汽車業除了車子以外,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首先,汽車設計與製造能夠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也是為什麼許多國家的政府會積極保護或扶植自身的汽車公司,甚至即便要揹負「大到不能倒」的嘲諷,也不惜出手拯救破產者。再者,汽車本身不只體現買車人的身分與品味,也向來象徵一個國家的品味與文化。這些都讓汽車業除了在經濟和就業上有不同的份量,在國人心理層面也有莫大影響力。也因此在雷諾與日產的這個故事中,不時看到法國政府與日本政府或明或暗的操作,導致整個事件很難有「就事論事」的清楚判斷,而是存在更多像是「各說各話」的平行論述。

《衝撞日產》中另外一個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日本司法的文化。因著日本法官與檢察官人數不成比例,檢察官所選擇的控告與羈押幾乎大部分都成立,而且可以一直用新的名目延長羈押時間。這個做法背後的目的,常常是要向被告施壓,讓他們因心理壓力而承認犯案。這樣的制度符合日本當地文化,甚至因日本犯罪率很低而受到推崇,但不難想見也會造成許多冤情。實際上,日本國內對此亦有改革聲浪,包括成員眾多的「日本律師聯合會」——該會直接將前述羈押做法稱為「人質司法」。戈恩事件,讓習慣歐美「無罪推定」精神的外國媒體相當驚訝,也使得原本矢言在日本為自己討回清白的戈恩,最終決定潛逃出日本。

早在雷諾與日產汽車結盟之前,全球的汽車產業已經有多次跨國結合的經驗,而且以整體的紀錄來講,大部分都不如預期,或甚至付上慘痛的代價。既然有些前車之鑒,為什麼國際車廠還是不斷有各式結盟或投資的交易呢?主要原因是按照他們目前的獲利模式,都有壓力需要擴大規模來降低營運成本。但是錯綜複雜的利益分配,讓這樣看似合理的做法實際上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而這背後正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經典場景,因為科技業者或電動車的新創公司,開始研發出傳統車廠嗤之以鼻、認為完全不能稱為「車子」的新品種,而它們現在看來不但早已在市場價值上超越了傳統車廠,更沒有過去利益結構所帶來的沉重包袱。雖然傳統車廠正卯足全力迎頭趕上,但是這個百年行業面對數位化、軟體定義應用的新趨勢,勝負還未定呢!或許再過一些年回過頭來看戈恩事件與雷諾-日產聯盟這場衝突的始末,會覺得這些都是時代變化下,企業結構造成的結果。

故事中的當事人,如果有機會回到過去,會如何重新做選擇呢?當作者之一在黎巴嫩採訪戈恩時,他沉思許久後,緩緩說出最後一個任期他原本應該退休的,但當時握有大權、享受鎂光燈太久的他,在當下終究無法放下。預測未來趨勢是困難的,即便看對了時間點也很難掌握,但從這個故事看起來,要能夠誠實檢視和節制內心的權力慾,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正的智慧。知道每個人都是只是推動世界的其中一棒跑者,或許才更能看清楚自己,願意多方成全並且培養接班人,優雅的幫助他人把未完的任務持續下去。

衝撞日產:卡洛斯・戈恩的跨文化經營之戰 (電子書)

衝撞日產:卡洛斯・戈恩的跨文化經營之戰 (電子書)


作者簡介

畢業於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第一份工作就在威盛電子,目前擔任嵌入式系統和物聯網事業處總經理,創辦讀書部落格「讀書e誌」,以一年百本的速度閱讀,將好書推薦給在書海中感到迷茫的同好。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印尼國慶日的這天,讀五篇東南亞主題文章

《異地安身》有五個東南亞田野故事,《八尺門的辯護人》圍繞著印尼漁工案件、《移工怎麼都在直播》關注我們未曾留意的移工日常樣貌,《美傷》則由印尼作者寫出它們的歷史。

94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