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用頂天立地的精神,成就一本耐讀好看的繪本──2023繪本職人最愛繪本╳10(英文篇)

  • 字級



評審工作是我工作範圍裡最具挑戰的項目,也是我可以在短時間裡進步最多的訓練,因為書籍繁多,觀看的面向廣,可以與各評審委員分享討論閱讀心得,同時反省自己不知不覺中的遺漏。因此在本專欄的「無目的閱讀」年度選書裡,我得以運用這樣的評書經驗,推薦大家不要錯過的好繪本。

「無目的」指的是「並非為了增長某一種知識而閱讀」,事實上,我經由大量「無目的閱讀」累積了許多知識。當然,我也需要進行有目的閱讀,譬如我讀《樹之書:知識發展的樹狀視覺史》是為了明白「樹狀圖」的由來和已經發展出的運用模式,將大自然的道理和科學的歸納應用到生活與工作。讀《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是試圖釐清閱讀行為的脈絡,發現自己到底是被哪些書所影響,還有哪些適合放在口袋名單裡,挖掘未來閱讀的各種可能。但我最受惠的閱讀經驗,還是經由「無目的」開啟了接近知識的窗口,例如,我閱讀達爾文的家庭散步小故事 Etty Darwin and the Four Pebble Problem

樹之書:知識發展的樹狀視覺史

樹之書:知識發展的樹狀視覺史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每一本書都是通往不同世界的門口,讓無數人生變好的契機【經典牛皮紙燙白書衣】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每一本書都是通往不同世界的門口,讓無數人生變好的契機【經典牛皮紙燙白書衣】

Etty Darwin and the Four Pebble Problem

Etty Darwin and the Four Pebble Problem

達爾文是演化論之父,也是重要的思想家。他和女兒 Hanrietta(習慣被稱為 Etty,1843-1927)在庭園裡散步,他們沿著步道邊走邊看,討論著精靈存在與否?爸爸是一位凡事需要證據的論證者,女兒說「存在、但看不見」也不無可能啊,但要怎麼證明這件事呢?父女倆繼續走,看到蝴蝶,達爾文說雖然到處都有蝴蝶,但他航行海上時,從沒有在海上看到蝴蝶,大海上什麼都沒有;女孩說,東西在海面下啊!海裡好多生物啊。在對話中再度提醒了父親。後來父親看到樹下有一小塊地沒有草,旁邊還有混著樹果的排泄物,想必是狐狸所留下的痕跡。這表示雖然沒看到狐狸,但看到這樣的洞就知道附近必定有狐狸。這也是一種閱讀──閱讀自然。這樣的繪本帶著濃厚的父女情感,為我們開啟另一個認識達爾文的視角。


(圖 / Etty Darwin and the Four Pebble Problem內頁)

「無目的閱讀」適合作為閱讀的出發點,如我們藉由讀小說得知原住民文化或是蝴蝶的遷移途程,這些知識填補了我們真實生活裡的欠缺,或因為故事角色的工作,讓我們認識另一種工作領域。閱讀雖是消遣,但有知識含量,所以經常閱讀的人漸漸累積觸類旁通的興趣和連結,更容易成為對宇宙有感和具同理心的人類。

基於種種經驗,我們還是要繼續推廣無目的閱讀。可是好書很多,時間有限,今年我想提出一點點變化──「無目的、有知識」的閱讀如何?同樣先從無目的開始,然後看看我們得到什麼小知識。以下是2023年所選的10本英文繪本:

※ ※ ※

1.Very Good Hats

by  Emma Straub, illustrated by Blanca Gomez

封面上20種各式各樣的帽子,展示了帽子的樣式,也透露了身分和職業,甚至個性與年紀。帽子人人都有,不論是自己製作或在路邊攤、專賣店買的。帽子各有功能,遮陽、保暖、美觀,還有些是趣味或是節慶,不限尺寸和形狀,譬如可以將橡實的帽子戴在手指上,也可以將莓果、餃子、巧克力放在指尖成為手指的小帽子。貓和狗也經常是小孩的暖暖帽;書也不錯,有時候人們也戴花在頭上。屋頂是房子的帽子、鍋蓋是鍋子的帽子、雲是飛機的帽子、硬殼是烏龜的帽子。

有些工作一定要戴帽子,譬如消防員、太空人、海盜、廚師、騎士。這本書是一頂充滿想像力和觀察力的帽子,閱讀時輕鬆有節奏,非常童趣卻也異常仔細,將一件我們原以為很熟悉的東西,充分說明它的更多可能。我也想補充一頂帽子:柚子皮。


本書把「帽子」的聯想玩得精彩有趣。屋頂是房子的帽子、鍋蓋是鍋子的帽子。(圖/Very Good Hats 內頁)

 

2. Your One And Only Heart
by Rajani Larocca, illustrated by Lauren Paige Conrad

有許多繪本以詩為文,提到詩,大家比較容易想到抒情的詩,而這本書的詩句既抒情又科學且雙關,並將主題放在我們的「心」。寫作方式是:將一首詩的每一句拆成一個跨頁,每句底下有說明短文。以兩兩相對的方式列了七組,來看幾句就會知道:Your heart is SINGULAR. Your heart is COOPERATIVE. (心臟只有一個,功能是整組在工作的)。接著說明心臟是簡單的也是複雜的,簡單的收縮和舒張,複雜的心房、心室與血管的分工。然後說心臟是Energetic 也是 Relaxed,既是穩定的(constant)也是一直在改變的(changeable)。心臟是身體的大幫浦,一直工作,從未停歇,既堅韌又耐用。

作者使用14個字眼來形容心臟的物理性特質,這些字同時也是人類個性的特質。雖然人類生命在心臟停止時跟著結束,但「心情」是可以留久一點的。


本書文字極有巧思,不但傳達心臟的小知識,也隱喻各種人格特質。(圖/Your One And Only Heart 內頁)

 

3.  We Are Branches 
by Joyce Sidman, illustrated by Beth Krommes

「分支」現象是樹木伸展的自然功能,在地面上和地面下同時進行,地面上是樹枝,地面下是樹根。這樣的生命方式既是發展也是紮根。在商業上,Branches 這個字代表「分公司」;而每個人都是「家族樹」的分支,這確實是生物體的有機延續。本書以樹、河、天、地,諸多自然景象與動物為例,在樹枝中我們看見陽光,在樹根下盤錯穩固,分枝有堅硬的神木、有柔軟的蕨類;河流的分支在地形中找到叉路與散布方向。

若抬頭看看閃電,會發現它也是一種分支效應,海底的珊瑚也有這種外觀;看看蝙蝠和鷹、鳥的翅膀,鹿角與雪花的樣貌,都是分支。重複的分支現象延續著動植物的生命,不論從體內或是體外觀看,向大自然學習,生生不息。貝絲・科隆斯(Beth Krommes)的刮板畫一直是繪本界的大作,因為做工費時,她的作品非常值得等待。尤其與本書主題扣合的方式,不作第二人想。


本書囊括自然界的各種分支現象,插圖非常精美。(圖/We Are Branches 內頁)

藝術家貝絲・科隆斯介紹她的刮板作品



4All about Nothing 
by Elizabeth Rusch & Elizabeth Goss

畫要留白,人要放空,這本「什麼都沒有」的封面是最近大家拍照時很常用的愛心手勢,書衣還挖了一個洞。我們對於 Nothing 的感知是什麼呢?是我們周圍的空間,空空的,如果沒有這些空白,我們連閱讀都很難完成。原來字與字之間的空間是為了凸顯字的形狀,原來「沒有」才是「有」,原來我們在意的是「空」的地方?!

對於空間,space,我們說人與人要保持空間,為情緒留下空間,工作要留空檔,音樂也要有停頓,多與寡都在我們的調劑之中。「沒有」和「有」一樣重要。這本書以剪紙呈現「無」的亮點,作者與紙藝家 Elizabeth Goss 以輕論重,討論何謂負空間(negative space);尤其在我們總是注意「有」的時候,提醒著:因為「沒有」,我們才以為「有」什麼很重要──而擁有「沒有」(Nothing),是生活上很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事。


因為「沒有」,我們才覺得「有」的重要。(圖/All about Nothing 內頁)



5. Tadpoles
by Matt James

這是本年度選書的靈感來源。一本用「親子關係」延續的生態觀察,藝術家的筆觸和實事求是的精神,交替穿梭發酵了閱讀的空間,而且作者運用兒童語氣和觀看視角,彷彿自己是個孩子。班上一個女孩說她看到一隻雙頭青蛙,男孩想,這應該和看到幸運草差不多意思吧!爸爸說應該是誤判吧,其實是兩隻青蛙。男孩說青蛙是不躲雨的,牠們喜歡在下雨天唱歌,很大聲。這個男孩住在學校附近一個空地旁,很多人把不要的東西丟棄到這塊空地上。

男孩擔心的事很多,首先是爸爸還愛不愛他?因為爸爸搬去別的地方住了,所以這本書裡爸爸所說的話都被男孩牢牢記住,譬如爸爸說天上的雲是哪一種的,地上又為什麼有水窪,當積水不退,開始出現很多蝌蚪。男孩開始觀察蝌蚪的變化,他經常看到眼花,走在路上都滿眼蝌蚪。作者低調地處理了很多感情戲,讀者不只跟著男孩看得滿天蝌蚪(流淚),還認識了暫時性池塘(Ephemeral ponds)與蝌蚪的生態循環。


本書相當厲害,用「親子關係」夾帶了生態觀察和科普知識。(圖/Tadpoles 內頁)



6.  A Tulip in Winter, a Story about Folk Artist Maud Lewis
by  Kathy Stinson & Lauren Soloy

加拿大一個小城裡的女孩因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原本喜歡彈鋼琴的她只能勉強握著筆刷畫圖,她在父母逝世之後遭兄長遺棄,無家可歸,是一個走投無路、無一技之長的身障者。她憑著意志力嘗試找到一份為人打掃的工作,並與這位不識字的漁夫結為夫婦,彼此扶持。

她在餘生中不斷以繪畫留下記憶中美好的部分,有如將當年的快樂小女孩藏身在畫筆中,不斷的在窘迫的夾縫中綻放真善的生命本質。因為她將住家小屋畫得鮮麗愉悅,意外吸引了很多遊客專程來留影,順道買小卡片或畫。這個路邊小屋,現在移入 Nova Scotia 美術館,成為永久收藏。也因為喜愛者越來越多,地方史學者的研究與電影的披露,在她逝世五十年後,繪者模仿 Maud Lewis(1903-1970)的風格創作了這本藝術家小傳記,記述她在困頓中創造美好的能力,不只以「我手繪我眼所見」,她的畫寫意美化了眼前所見,病痛無礙。

Maud Lewis的故事曾改編為電影《彩繪心天地》,莎莉霍金斯、伊森霍克主演


7. The North Wind & The Sun

by Philip Stead

《伊索寓言》較公認的說法是來自2500年前的希臘,有位聰明的奴隸伊索,因為身處不能惹主人不開心的時代,他讓一些原本不會說話的自然景物和動物將人情世故說出來。婉轉地說實話,這樣就不必冒著被主人消失的危險。〈北風與太陽〉是《伊索寓言》中著名的一篇,北風與太陽在較勁誰能讓人們脫下外套。我們看著北風的凜冽與太陽的和煦,猜想伊索可能用來比喻對待人的方式。北風的個性就是習慣不饒人,太陽代表著溫柔、講方法;現實生活裡,北風和太陽也可能是先生和太太,或是兩個愛抬槓的朋友,也可能是鄰居。彷彿暗示著只要撐到北風累了,就有轉機。菲立普.史戴( Philip Stead)的新版本加上紅、黃、藍三姐妹,以顏色代表情緒,穿梭在書頁中,並交替運用了色鉛筆和版畫技巧。


《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作者菲立普.史戴別出心裁地加入三姊妹角色,讓老故事有了新風貌。(圖/The North Wind & The Sun 內頁)



8. Do You Remember?
by Sydney Smith

母子倆躺在床上。
記得嗎?我們去野餐的日子,那個野莓好甜。
記得嗎?我生日時你們送我的腳踏車。
你在稻草堆裡笑得好大聲。
記得嗎?暴雨的夜晚雷電交加,我們卻找不到你。
我記得爺爺油燈的味道。
記得嗎?我們搬家時開車開到迷路了,所有的車都呼嘯過去,你的小熊布偶帶著我們穿過城市。
未來有一天我們會說:你記得我們搬到新家的第一個早上嗎?只有我們兩個,我們聽到巴士轟轟,聞到對街麵包店的香味,太陽升起,我們不再擔憂害怕了,我們知道未來會好好的。「我會記得的。」此時,媽媽已經沉睡了。

這是母親帶著孩子獨立的過程,成長是一串回憶的連結,即使同一件事,大人和孩子的回憶也各有交集。繪者用大理石紙的紋路處理了這本書的書封,這種不規則、隨機產出的畫面在顏色和比例的控制下,讓顏料浮在水面上,經由輕輕攪拌所造成的漩渦,然後把紙在水面上輕輕帶過的染色,每一次都是獨一無二的。記憶也是如此。


母子倆剛搬到新家,在睡前回憶過往。席尼.史密斯再度展現強大的敘事技巧與畫功。(圖/Do You Remember? 內頁)



9. Afterward, Everything Was Different

by Rafael Yockteng & Jairo Buitrago

這是一本以黑鉛筆與白墨水所繪的無字書,背景設定在距今約250萬年到1萬年前的「更新世」(Pleistocene),當時地表上有種兩隻腳大大小小的動物,像後來的人類,他們身著皮草,帶著尖刺的長矛與棒槌走動,遇見巨型動物如野牛、恐龍、長毛象,也歷經風雪、巨石崩塌,在氣候與地形的考驗下繼續移動,最後遇見巨熊,眾人打敗巨熊後,棲身於洞穴裡。

正如書名,「這之後,一切都不同了」。群體裡有個女孩,將這些與其他動物的爭戰畫在牆上,以至於有後來的紀錄,而這些紀錄也讓後來一切都不同了。所謂的篳路藍縷、胼手胝足都在畫面裡。這本來自中南美創作家的書,前扉頁的地石岩層與後扉頁佈滿大小手的畫面,呼應著世界進化的旅程。


本書巧妙利用「無字書」來呈現文字出現以前的史前生活。(圖/Afterward, Everything Was Different 內頁)



10. A Stone Is a Story
by Leslie Barnard Booth, illustrated by Marc Martin

石頭是怎麼來的?地層碰撞時產生的,火山爆發後冷卻的,被樹根所撥開的,被河流沖刷,由風雕刻的⋯⋯。經過數百年後,也可能是海草捲在一起後結成的。經過億萬年的來來去去,當我們撿到一顆石頭,它可能來自山崖上經過碰撞多次,河流洗滌後繼續流動,最後停留在某處,又被挖起、運送、丟棄,最後來到我們手上所連結的故事。

作者解說石頭是一種一直在運動的物質,大小、形狀、結構不斷被改變。這個石頭最後的模樣解釋了它的歷程,不論是地球的遠古或是眼前的地景,都是長長的故事。地質學家將石頭的形成分為三大類:Igneous(火成岩)、Sedimentary(沉積岩)、Metamorphic(變質岩)。這本書的文字如同一首詩,讀完之後再到戶外去找石頭時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


《河流》作者馬可.馬汀(Marc Martin)的插圖,精湛展現大自然的質地。(圖/A Stone Is a Story 內頁)


※ ※ ※

今年選了很多詩文,因為繪本的圖像功能強,不必多言就有畫面,詩是很友善的文體,即使不是寫詩,也會因為文字精簡,讀起來像是一首詩。另外,也選入很多特別設計的書封,閱讀繪本從封面、封底開始,扉頁、書名頁、版權頁都不能輕易放過,製作書是一件洋蔥式的工作法,不是只有故事、畫面,還有設計、美學,就像太極,不是局部動作,是用頂天立地的全副精神,成就一本耐讀好看的繪本。



繼續閱讀 2023繪本職人最愛繪本╳10(中文篇)



作者簡介

作家、繪本評論人。「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工作室負責人。因為陪伴孩子閱讀,而與繪本結緣,從繪本中學到各種知識,也呼應生活經歷到各種繪本裡。她將手中的繪本變成百科,致力推廣繪本閱讀,籌組讀書會、撰寫專欄、策劃展覽與講座、聯繫國際交流、推動國內繪本創作者接軌國際,從事所有繪本相關活動。曾任金鼎獎、台北市圖好書大家讀、書展基金會書展大獎評審,亞洲Scholastic Picture Book Award主審。2017年由Scholastic Asia贈予繪本大使榮譽。
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懂得欣賞,是件快樂的事!》《神奇的32頁:探訪世界繪本名家創作祕辛》等書,最新作品為《動物們的讀書會II: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4》。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專欄:OKAPI閱讀生活誌「主題繪本控」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沉默之中,需要有人為他們發聲

    對於受害者的求救老師們視而不見,甚至家長也想息事寧人。這場眾人噤聲的事件在2014年由陳昭如以《沉默》一書進行報導追查,而後更有《沉默的島嶼》等著作探討校園中的性侵事件。該如何正視任罪惡發生的結構、又該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透過文字一起打破沉默

    2545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沉默之中,需要有人為他們發聲

對於受害者的求救老師們視而不見,甚至家長也想息事寧人。這場眾人噤聲的事件在2014年由陳昭如以《沉默》一書進行報導追查,而後更有《沉默的島嶼》等著作探討校園中的性侵事件。該如何正視任罪惡發生的結構、又該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透過文字一起打破沉默

254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