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特輯
【博客來大講堂】人生亂流航海圖——面對變化的定錨書單 / 講座側記
作者:劉怡青 / 2023-09-12 瀏覽次數(62148)
「太過直截了當要給出答案的書會令人卻步。」
而張惠菁對江鵝來說,則形成另外一種對比,她形容張惠菁:「就是那種我在河道上,會覺得她對於世界的變動跟得非常緊,體力好、頭腦好這樣的人。」回應如此觀察,張惠菁扣回自己職涯頻繁變動、改道的經驗,也由於曾有段時間在廣告業,更經常需要閱讀新創產業、趨勢類型的書。比如賽門・西奈克的《先問,為什麼?》或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的《黑天鵝效應》,都提醒了她另一種世界觀存在的可能性。「我年輕的時候比較容易焦慮,會覺得是不是把以前志文出版的新潮文庫都讀完就掌握世界。但現在就知道並沒有這樣的一個時刻。」收拾焦慮,張惠菁現在體認到的,是知曉自己看到的永遠只是大世界中的一小塊;無計可施,卻也逐漸能與之共處。她轉念想:「正是因為沒有辦法瞭解這個世界的全部,所以一直有可能性,能體驗新奇的事情。」
這樣的閱讀取向的不同,江鵝反而好奇張惠菁閱讀這類型書,難道都不會想反駁、抗拒,而次次都能欣然接受書中建議嗎?江鵝坦言自己經常在讀這類「要教我怎麼思考的書」時發怒,覺得憑什麼,張惠菁則回應自己其實也不喜歡太過於標榜成功學的書,她分析:「或許是不是有些書的語言太過粗暴?太過直截了當要給出答案的書會令人卻步。」江鵝認同地說:「對任何人生以一種很確鑿的語氣講主張,我都覺得相當可疑。」這也呼應到人生「有用/無用」的討論上。張惠菁在《人類世的「資本論」》書中獲得的啟示是:「在這個人類世,資本主義的規則根本就製造很多無用的事物,還會鼓勵你去消費。但其實回到根本,最基進的問題是:你真的需要這些嗎?」無論是《先問,為什麼?》或《人類世的「資本論」》兩種類型的書,對她來講都是提醒,能在變動世界中帶來導航的作用。
即便兩人因性格與工作經歷的差異,而在閱讀取向上有了趣味的差別,但共識終如同江鵝引張惠菁《比霧更深的地方》裡的一段話:「有時你是感動於在文學與藝術裡看到的探求,而不只是那作品的好壞。有時你在極古老的書籍裡,發現有一則記述,穿越時空來標示此刻的你。然而在得到這些啟示之前,多少要有一種勇氣去放棄。放棄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披掛穿戴的那些短促、有所依憑的立場,放棄那些張口就來、標籤化的是非與功利。」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