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擺脫對成功的執著,回到創造力本身──知名音樂製作人里克・魯賓的《創造力的修行》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或許你不知道里克・魯賓(Rick Rubin)是誰,但是2021年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的迷你紀錄片影集《McCartney, 3, 2, 1》,整個三集的主軸就是里克・魯賓與保羅・麥卡尼兩人一起聽音樂,聊音樂。想想誰能撐得起與披頭四主唱平起平坐的對話位置,就知道這個人勢必也是當今流行音樂界的天王級人物。里克.魯賓是唱片製作人,葛萊美獎提名23次,獲獎9次。

我在台北藝術大學有一門《給藝術家的創意課》,過去幾個學期,我都會在課堂上放一段里克・魯賓的紀錄片給同學看(主角是他,不是保羅・麥克卡尼)。我覺得他對創造力的想法,能為同學帶來很多啟發。《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The Creative Act: A Way of Being)今年1月17號亞馬遜一上市,我馬上下訂單,因為我對他如何總結自己的創意心法,太感興趣。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保羅・麥卡尼紀錄片影集《McCartney, 3, 2, 1》


里克・魯賓1963年出生在紐約長島,從小喜歡聽披頭四的音樂。高中時他也搞過龐克樂團,後來他說他完全不懂音樂,其實有點誇大,但他這樣說只是想強調,那些技術面,都不是他跟藝人工作時的重點。八零年代初期他到紐約大學讀哲學,很常跑附近非裔美人開的夜店,而他往往是店裡唯一的白人。當年嘻哈已開始在冒芽,里克在現場聽到 DJ 所創造的生動音樂,跟唱片裡放出來的很不一樣。為了能紀錄中在自己在夜店裡所聽到的東西,他跟家裡借了五千塊美元,1984年在宿舍裡搞起唱片公司,名字叫做「聾果醬」(Def Jam),縮寫就是 DJ。

其實在 Netflix 紀錄片影集《嘻哈演化史》第一季的第三集〈新一代〉,我們就可以看到里克・魯賓的傳奇故事。當時羅素・席蒙斯(Russell Simmons)已是武林上的一號人物,里克卻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可是初生之犢不畏虎,他居然說服了後來被譽為嘻哈教父的羅素跟他一起開唱片公司。紀錄片中提到「里克對做音樂很有遠見,而羅素則對藝人的未來走向很有遠見」。當時里克一手帶出來最知名的樂團,是野獸男孩(The Beastie Boys)。我推薦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這一集。

The Men Behind Def Jam: The Radical Rise of Russell Simmons and Rick Rubin

里克・魯賓(左)與羅素・席蒙斯

野獸男孩 / 野獸男孩終極精選(Beastie Boys / Beastie Boys Music)

白人饒舌始祖:野獸男孩 

當里克與羅素在藝術與商業的意見上出現分歧後,他就離開了聾果醬,1988年到洛杉磯重新出發,當起了一堆重金屬樂團(又是一個充滿反抗態度的領域)的製作人。到了1993年,過氣的六、七零年代鄉村歌手強尼・卡許(Johnny Cash,榮獲2006奧斯卡五項提名的《為你鍾情》就是在講他的前半生),被里克挖掘出來重新打造,讓他鹹魚翻身,還獲得葛萊美獎。這時候,開始留起大鬍子的里克・魯賓,他的創造力,以及他激發音樂家創造力的傾聽能力,在樂壇已成為傳奇,大家都爭相找他當唱片製作人。跟他合作過的藝人,類型五花八門,包括 Run-DMCPublic EnemyMetallicaNeil Young、Adele、Lady Gaga、Kanye West、Eminem⋯⋯算了,這種資訊性的東西,還是請各位請自己去查 wiki,因為接下來後半段,我想把焦點放在《創造力的修行》這本書的內容。

Johnny Cash / American III: Solitary Man(強尼凱許 / 美國系列3:孤獨的人)

Johnny Cash / American III: Solitary Man(強尼凱許 / 美國系列3:孤獨的人)

為你鍾情 (藍光BD)(Walk the Line)

為你鍾情 (藍光BD)(Walk the Line)

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是在樹蔭底下乘涼,每個句子都是徐徐微風,令人感到神清氣爽。一般這種書,會充滿對各種祕辛進行巨細靡遺的描述,因為這通常是粉絲與讀者所期待的。但是里克這本書不一樣,他完全不提我前半部分的任何事蹟,一個名字都沒有。書裡面也很少有「我」這個字出現,比較多是「我們」跟「你」。讓我們來讀下面這段書中文字:

我們無法知道下一個偉大的故事、繪畫、配方與商業點子將從何處而來,如同衝浪者無法控制海浪,藝術家任由大自然的創作節奏擺布。這就是為什麼隨時保持感知、活在當下是如此重要。觀察並等待。

里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寫下這些文字,這是他長年與藝術家們工作所得到的反省。他想與讀者們分享他對藝術還有創作的思考,他沒有想要介紹自己的豐功偉業。許多音樂家到里克位於洛杉磯馬里布(Malibu)的香格里拉錄音室(Shangri-La Recording Studio)時,都會驚訝整棟全白沒有任何裝飾物的極簡主義。里克希望在這裡,音樂家們能回到最純真與脆弱的狀態,進入原始本初的自由,放下所有期待,回到創作的初衷。

開箱里克・魯賓的香格里拉錄音室


《創造力的修行》就跟他的錄音室一樣,乾淨無暇,沒有任何膨脹的自我,封面設計也是極簡的一個圓,書裡沒有任何照片。這本書像是一面明亮鏡子,為了讓讀者的自我真實經驗,能在閱讀過程中被反映出來。里克不要讀者被那些藝術家的行徑所影響,把別人的生命故事當作是自己的目標。作為真正行內人,他知道,這些流傳在媒體上的軼事都不是真的,都只是一種表演與宣傳。

若說全書78篇優美散文訴說了什麼,我覺得里克提出的思考回饋是,藝術是一種神祕經驗,讓我們與宇宙連結,「所有的生物都是互相連結的,互相依賴,才能生存,當然,藝術也不例外。」當然,創作過程中,會有種子、實驗、加工與完工等不同階段,里克也描述了在這些階段,有哪些值得參考的經驗法則。但終究來說,《創造力的修行》裡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海邊漂亮的小石頭,試著把玩它,你會找回童年的自我,這是成為藝術家的源頭。閱讀《創造力的修行》是一種治療過程,擺脫藝術家對成功的執著,回到純粹的創造力本身。

不要想說這本書有什麼重點是可以整理、可以快速吸收的。這都是阻礙成為藝術家的心魔。藝術就是慢速,不是加速。如果讀到這裡,你還是沒感覺,那也沒什麼不好,畢竟藝術是「自我表達的召喚,是我們創作的目的。」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剖開自己,那我們就享受他們的創作,感受這股共鳴吧!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電子書)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電子書)



作者簡介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2012-17),獲頒「德臺友誼獎章」與「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著有《文化領導力的 80 個關鍵字》、《故事創作Tips:32堂創意課》等,譯有《給菲莉絲的情書:卡夫卡的文學告白》、《劇場與城市》等。近期參與策劃北美館展覽《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二二八專題│因為不想忘記,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訴說

距今76年前的二二八事件,與隨之而來的恐怖時期,許多當年被掩蓋的故事一一被出版傳播,成為人人可見的著作。有從歷史角度探討、用攝影方式記錄,或用漫畫娓娓道來,不同的媒介帶我們重回深入那個年代。

129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