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來有些偶然與意外,事後想想卻也覺得是必然。原先我們設想的是各領域大師的傳記。事實上,人物傳記或者回憶錄等,在外文書裡是一大主要類別,然而在台灣,這一類別(尤其是涉及人文社科)卻並不特別突出,往往只有眼下的話題人物、主流價值下的成功人士,才會受到重視。所以,我們原先計畫引進一些堪為典範的作品,且希望最終能化為養分,催生台灣本土優秀的傳記寫作,用更立體且具人性關懷的方式回望自身。
從這個出發點,衛城也已經推出了幾種書籍,如《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卡提耶-布列松:二十世紀的眼睛》、《重回大地:薩爾加多的凝視》等等。
然而,在著手編輯《成為西蒙波娃》時,書稿中的一個段落深深擊中我,開啟了反省。書中描述了波娃寫作的《第二性》及其主張,並寫道:「波娃相當清楚,要讓女性發聲是多麼困難的事──女性所受的壓迫中有一個部分便是,其所留下的生命記錄無論質或量都無法與男性相比」──仔細一想,即使是二十一世紀、即使在性別運動及女性主義方興未艾的今日,情況似乎依舊如此。
確實,比起過去,人們在理論上、論述上、邏輯上,都知道性別平權的重要性了,然而,多樣的、生動且完整的女性生命經驗,跳脫刻版印象的真實女性人生,卻好像在出版上仍然有很大的空白。並不是這些多樣的女性生命經驗不存在,而是這些生命經驗鮮少化為整體、具體的敘事,進入公眾視野,或為人所傳頌。相反地,作為一個男性,我熟知各種男性的生命經驗,那也成為一種範本或指引,讓我知道:如果想要活成某個樣子,該如何落實可能性、又會經歷哪些事情。
於是,在這樣的反思之下,我們決定開拓「女性的生命史」系列,試圖補上現況所缺乏的一塊拼圖。而繼《成為西蒙波娃》後,我們推出的便是《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
這本書有許多難以一語概括的豐富面向。首先,瑪麗‧柯爾文是一位傳奇的戰地記者,她堅強、無畏,為了追尋真相,即使捨命也在所不惜,這樣的精神,在當今假消息假新聞充斥、自媒體盛行的現狀底下看來,都能帶來許多反省和思考。而她探訪世界各地戰場的故事,也被拍成電影《私人戰爭》,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讀者更可以在本書當中清晰且細膩地看見她在記者身分之外的、身為女性的立體生命面貌。其實,她並不是一位典型的女性主義者,年輕的時候她甚至還抗拒、厭惡當時的女性主義潮流;然而即使如此,性別仍然給她帶來許多難解的課題,比如她必須花費更多心力去平衡家庭與事業,比如在中東採訪時經常不被重視,還差點遭受性侵害。本書推薦人、前戰地記者閭丘露薇就提到:「柯爾文的那個年代,女性要在這個被視為男性的領地站穩腳跟,獲得尊重,她付出的,要比現在的女性記者多得多。但正是因為有她這樣的一批打破了男性壟斷的人,才使得後來者,可以將很多機會視為理所當然。」
最後,則是年代的親近性,會帶來更貼近內在的感動。這本傳記裡記述的,也是瑪麗‧柯爾文最活躍的二十世紀末,有一系列的國際爭端、人道危機,其影響餘波持續至今,所以閱讀此書,一方面是回顧近三、四十年的國際局勢發展,另一方面,也會讓人對照自己的生命:就在我幾歲的時候,原來這個世界的遠方有戰爭,有人那樣深陷危機,也有人曾經那樣堅信某些價值。
近期內,衛城的這系列還將出版《世界之女》(書譯名為暫訂,原書名:The Ordeal of Elizabeth Marsh: A Woman in World History)與蘇珊‧桑塔格的傳記,這兩本書都呈現了超乎我們既定想像的女性樣貌,她們都在巨大的歷史洪流與廣袤的世界當中,活出了獨一無二的美麗姿態。我們相信,一個精采的生命,將會鼓舞另一個生命活得精彩。這是「女性生命史」系列的核心。
作者簡介
一九八八年生,台北人。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台灣文學研究所,赴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交換。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參與編輯電子書評雜誌《秘密讀者》。
相關著作:《名為我之物》、《華麗島軼聞:鍵》、《致親愛的孤獨者(電影原著劇本改編小說)》、《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不服來戰:憤青作家百年筆戰實錄》、《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