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這一行》作者片山一行,在日本從事實用書編輯工作超過40年,從業期間不僅打破了一般大眾對「商業實用書」的想像,更屢屢推出暢銷佳作。從出版社的執行編輯到公司管理階層,接著以自由接案者身分擔任「編輯顧問」培育新手,不管是在體制內外,片山一行將編輯工作視為一門專業,同時也將編輯視為一種人格的體現,在每一本書皆賭上自己的感性與經驗,與作者、排版、設計、插畫、印務交涉,只為完成一本「最貼近讀者需求」的出版品。
這次趁著本書繁體中文版上市,臉譜出版邀請逗點出版社總編輯陳夏民,跨海訪談《編輯這一行》作者,從作者工作之餘的喜好、如何克服挫折到對未來的想像,帶領讀者從片山一行「這個人」到片山一行「這位編輯」,分享他對編輯這份職業與出版環境的觀察與建議。
提 問 人
作者簡介
桃園人,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作組畢業,曾旅居印尼,現任「逗點文創結社」創辦人暨總編輯、大愛臺《青春愛讀書》選書顧問,與夏宇童共同主持Podcast節目《閱讀夏LaLa》。著有《讀而自由:安頓身心的12堂公民行動課》、《失物風景》、《主婦的午後時光》(與攝影師陳藝堂合著)、《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那些乘客教我的事》、《飛踢,醜哭,白鼻毛》;譯有海明威作品《太陽依舊升起》、《我們的時代》、《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海明威短篇傑作選》及菲律賓農村小說《老爸的笑聲》。
臉書專頁:陳夏民,你的人生編輯
對 談 人
▌關於個人
Q:身為「編輯匠」,片山一行先生也創作詩與俳句,不知道您在創作時是否會受到編輯意識的影響?而編輯的這項技術,在創作上對您提供哪些益處?
片山:我認為編輯意識對俳句的創作並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在創作俳句、短歌、詩這類的短詩時,對編輯工作是有加分的,因為小標、標題、書名多是短句的關係。
只不過在編輯詩集時,針對版式及裝幀的方式,會動用自己所有的編輯知識來決定。由於我是小出版社出身,幾乎包辦像是內文的設計、裝幀給人的印象等所有工作。《編輯這一行》這本書的內文版式,也是我在紙上作業,再要求桌面出版的工作人員排版。三本詩集的裝幀設計也是由我自己決定。
接下來則有俳句集即將推出。^^);;
Q:您在書中反覆提到,編輯不能只看自身專業領域,必須要多元閱讀。想知道您除了創作詩與俳句之外,還有哪些其他興趣?最近有特別喜愛的文字或影像作品?
片山:前陣子還有騎摩托車與戶外活動的嗜好,不過體力漸漸有點跟不上,現在已經沒有在騎了。現在偶爾會駕駛輕型汽車出門兜風。
最近在讀的書有:
- 現在才在看的《人類大歷史》(哈拉瑞著,河出書房新社〔繁中版為天下文化出版〕)
- 《職業政治家 小澤一郎》(佐藤章著,朝日新聞出版)
- 《愛是靈魂的奇蹟》(なかにし礼著,每日新聞社出版)
- 《在土丘上倒下的天才投手》(松永多佳倫著,講談社α文庫)
小說的話,則有《野之春》。這部作品創作時間長達30年以上,為宮本輝「流轉之海」系列的最後一部,是奇蹟一般的大河小說。我一直等到這系列改版為文庫本才一口氣讀完。宮本輝撰寫其父親(松坂熊吾)一生的經歷,十分有趣。在這本小說中,隨處可見作者身為創價學會會員的「創價思想」,很多地方都給人「這裡講得真好」的印象(雖然我不是創價學會的會員,但並不討厭這個學會的思想)。
電影的話,現在日本並沒有辦法到電影院觀賞,不過我幾乎將澤木耕太郎、後藤正治等作家的非虛構作品都讀過了。近期倒是在Amazon Prime Video上看了《靠譜歌王》,覺得很好看。
之所以都是非虛構,是因為比起小說,我從小就更喜歡非虛構作品。
Q:您在書中提到,「離開這家製作公司之後,我騎著機車繞北海道一圈,然後進入かんき出版社,那已經是30年以前的事了」。出於個人興趣,我想知道,什麼原因讓您展開這一趟摩托車之旅,這次旅行對您往後的職涯或身為編輯的心境,有什麼影響嗎?
片山:剛拿到摩托車駕照的時候,就去了一趟北海道。約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悠悠哉哉繞了北海道一圈。當時非常隨興,連住宿、交通都沒有事先規畫。
當上班族的時候,被日程還有時間綁住,而透過這種漫無目的旅行,把心中那種類似「疙瘩」的感覺給去除了。而且北海道那浩瀚的大自然真是沒話說,讓我在這趟旅程中把那些瑣碎的煩惱都擺脫了。
不過本性是很難改變的,在這之後進入Kanki出版社(かんき出版)擔任管理職,又再度因為工作壓力而困擾。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在離開Kanki出版後的那趟十天的沖繩旅行。當然,跟北方相比,南邊又感覺更開放。
下面這是我門可羅雀的個人網站。在「旅行日記」這個專欄裡,有收錄沖繩旅行的短文。
這邊則是偶爾會更新的俳句部落格。
▌關於編輯
Q:您曾說:「我一直在中小出版社打滾,反而會羨慕大出版社的編輯。我常聽說什麼『某家出版社的額定量是賣到十萬本的暢銷書』,但是那些編輯是否知道,去拜託作者寫稿,結果因為賣書量少、版稅低,作者不肯答應,鍛羽而歸的那種悔恨呢——」
身為作者,想要尋求更好的出版條件是可以理解的。而我更想知道,您在因為公司小、無法提出更好條件而遭作者拒絕時,如何「處理」這樣的悔恨感?是否也有知名作家,因為欣賞您對於書本的態度與技術,而無視出版條件只為了與您合作呢?
片山:處理方式就是找到還沒沒無聞、條件比較低的作者,並委託工作給他們。因為對公司來說,給不起的就是給不起……
我剛進Kanki出版沒多久,為了委託作者寫一本關於「遺產稅」的書,去拜訪了一位相當知名的會計師,但和那位會計師條件談不攏,所以介紹了他的「後輩」給我認識。當時這位後輩跟我差不多年紀,也才入行沒幾年。就這樣,兩個人協力一起寫出了一本關於「遺產稅」的著作。如今這名後輩也開設了處理各種相關事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我在製作會計、稅務相關的企畫時也受到他許多照顧。到現在我們已經來往40年了。我認識許多像是這樣的作者。
Q:您在書中提及,「編輯需要有急救員、造屋匠的『果決』。有些動作或抉擇不准失敗。但如果沒有『出錯了就盡快修正』的膽量,我說也當不成編輯了。」您的編輯生涯中,是否曾發生過戲劇性十足的驚險場景呢?
片山:編輯工作就是要「膽大心細」,通常拖拖拉拉做出的決定,都沒什麼好結果。
我經常說「開會總是決定用棕色」,並不是否定開會的意義,只不過,如果不靠編輯的感性與經驗做決斷,有的人選紅色、有的人選黑色⋯⋯最後總是會選個最安全的顏色。
以我為例,我會在「前言」、「目次」及「序言」用上許多頁數。雖然就整本書的平衡來說,這樣有點令人不習慣,但我讓這些部分就像整本書的摘要,讀者看了即可決定是否購買這本書。這種方式會更貼近讀者的需求。
我也曾經犯下那種讓作者斥責的錯誤,不過跟那位作者現在還是好朋友。雖然沒有很千鈞一髮的經驗,但常常有必須立即解決問題的情況發生。不過我印象所及,這類錯誤都是在預想之內。如果是我們這邊的錯誤,我會誠心誠意道歉,但如果遇到人身攻擊,我也是會動怒的。
Q:想要認真做好一件事,無論是肉體或精神,往往都要遭受磨難。每一個行業都會有職災,在出版世界那麼資深的您,曾遭遇過哪些職災?如何克服?
片山:我的個性就是會想很多,在Kanki出版社被指派要「離開編輯實務專心從事管理職」時,因為壓力陷入了半憂鬱症的狀況,而這也成了我離職的原因。這部分在《編輯這一行》前言也有提及。
成為自由接案者之後,我跟許多公司的新人來往,與他們一起做書,才體會到了「教學」的醍醐味。
在Kanki出版時,被要求要「管理部下」,像是要盯著員工、比編輯部的下屬更早到公司都是我的工作。一旦成為自由接案者,就不需要「管理」他們了。與此相對,因為多少有領顧問費的關係,我能夠專心從事「技術指導」的工作,這點真的令人開心,與此相關的內容在書中也有提到。
Kanki出版的下屬後來跟我說:「不管周圍的人怎麼說,還是希望片山先生能每天都來上班。就算是中午才進公司,看看大家工作得如何,之後說聲『沒事的話那我走囉~』這樣也好啊。」當時我因為覺得「工作在家也能做」,因此時不時休息在家工作,肯定是因為「上面的人」叫我要「管理」,累得逃走了吧。其實,當時若不把它想成「管理」,而是想成「指導」,就會好多了吧。但這位下屬到現在都還跟我維持著良好的關係。
▌關於出版的未來
Q:您提到,「時代改變,文筆也會改變。我相信編輯必須是讀書家,不只要讀商業書,還要讀各種文章,親身感受『現在是什麼文章才會獲得讀者接受』。」也提到,「總之業務員觀察的順序是書店先於讀者,而編輯第一個要看的就是『讀者』,這就是業務與編輯的差別。但是這又碰到一個問題,何謂『讀者』?編輯可以靠自己的想像去創造讀者,而去書店做功課就能凝聚讀者的形象。」
在SNS已經是日常生活標配的狀態下,網路分眾也比過往更細膩多元,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論壇找到可以深入鑽研興趣的夥伴。當書店與圖書館不再是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一位編輯除了去書店觀察作品與讀者之外,如何更精準掌握、形塑讀者的面貌?是否有必須避免的陷阱?
片山:寫了這本書至今已經六年了,情況更是改變了許多。現在說不定已經不再需要到書店去了。不過,與網路不同,書店是在有限的空間裡陳列「暢銷書」。我至今還是會定期去書店看看(我除了蒐集資料,幾乎不去圖書館)。與其說是要發想製作的點子,不如說是調查現今市場上「怎樣的書名、什麼樣的書封」會暢銷。
對觀察「當下」的文章來說,網路部落格很有參考價值。不過網路跟書比起來,「不行的東西」很多,所以要有一定的「鑑賞力」才行。
若從應該避免的陷阱這層面來說,要思考「書店擺滿的書」為什麼會賣,是因為出版社的業務能力、廣告力?還是書名、裝幀設計的關係?因為並不是所有暢銷書都是好書。
Q:您在甘地的「世界的七大錯」說法之下,增加了「沒有行銷的編輯」與「沒有骨氣的編輯」,也在書中反覆提到,編輯必須與所有參與一本書製作的專業角色平起平坐,當中也包含作者。許多編輯讀了一定都心有戚戚焉。但實際上,許多編輯對大牌作者往往只能低頭,就算對方提出不良的判斷或是交出不好的稿件,也只能回答「是,老師」然後跟著照做。對於遭逢這些挫敗的編輯們,能否提供一些鼓勵或溝通上的解決之道?
片山:如果把這視為「挫折」,我認為沒問題。但不要把這種情況視為「無能為力」,而是要想「還能做點什麼」。在這種狀況下,我會以不失禮為前提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在這種認真決勝負的場面,我也不能敷衍帶過。
也有那種眼中只有「同行」而非「讀者」的作者。我曾經委託一位評論家撰寫一本經濟學入門書,他就說過:「寫那麼好懂的書,會被同行瞧不起。」對於這種眼裡沒有讀者的作者,你就要徹底的說服他。不過在這過程中,絕對不能讓對方產生「不好的感受」。對編輯來說,說服他人的技術也很必要。
Q:書中提到,「千萬記住,網路隱含了龐大的企劃與資訊,從網路裡挖出這些東西,也是編輯的重要工作。」這也預測了臺灣出版業的現況。如今,出版分工愈來愈細膩,有許多網路聲量高的創作者,自行僱用專業編輯與設計師,並透過募資或線上預購方式自行出版書籍,而且非常暢銷。您認為,傳統出版社面對這樣的景況,要如何因應?
片山:首先很單純,該做的就是思考網路資訊中是否有「有潛力的作者」。再來就是思索除了本來就有的流通管道外,還有什麼「書」以外的切入點?我認為差不多再五年,出版界會有更大的變化。紙本書會愈來愈少,當然製作方式也會變得不一樣。
這裡提到的「書」以外的切點,簡單說就是「各種數位媒介」。所謂「從中盤商到書店」的銷售流程並不是絕對的。在超市或藥局賣書也是很好的做法,實際上也真的有這樣的例子。另外,把書中提到的事情或是與書相關的「商品」和書一起販售,也是可行的。
雖然在日本對中高齡讀者來說,健康養生書還是以紙本書比較容易被接受。但對於查找讀者在哪、是什麼樣貌,網路還是不可或缺的。
Q:2020年因為Covid-19影響,日常生活與產業運作都受到影響,出版社也不例外。許多出版社開始更深入網路世界,除了強化網路銷售,也透過通訊軟體舉辦發表會以減少接觸,臺灣也有更多出版社投入電子書與有聲書出版。後疫情時代,您認為未來的出版面貌會有什麼改變?身為出版人該如何因應?
片山:現在說或許有些晚了,但我認為「電子書」的形式,包括現在雲端上流通的那些,接下來會比我們想像的有更多更廣的變化。我喜歡「紙本書」,也覺得紙本書不會消失,但占整體銷售金額的比率會漸漸降低,會留下的大概就是像詩集、俳句集這種類型。我雖然喜歡商業書,但從個人的角度還是想為文藝書加油。
更確切來說,若現在才踏進電子書這個領域,或許已經太遲了也說不定。如果我是出版社經營者,會思考要投資非紙本書也非電子書的工具。像是架設獨立的雲端平台,或是接觸跟出版完全無關的業種。我認為只把「書」當作唯一商品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出版社可以根據自己的性質,決定要從哪些行業著手。雖然每一間出版社都是中小企業,但如果能夠轉換一下思考方式,要進入「其他行業」的市場應該可行。到時候,如果把自己的定位改想成是與「書籍」有關的另一種行業,反而更容易做也說不定。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