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巴布》系列作者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攝影/賴嘉綾)
遇見巴布,像是遇見一個前世今生的好友,他有著我們內心的不夠自信,因為失落而產生的憂鬱,因為嫉妒而心生小惡……創作者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帶著讀者轉一圈,發現自己,再造自己,邁向更好的自己。雖然正面思考帶來進步,但從思考到執行的過程裡,要克服與生俱來的不滿足、害怕自己落後、面對自己的極限、與負面思考征戰,稍有鬆懈就前功盡棄,一點也不容易。而巴布讓我們充滿勇氣,什麼樣的勇氣?接受被嘲笑或被讚美的勇氣、承認失落的勇氣、願意道歉認錯的勇氣。
「巴布系列」已經進展到第三本。就像我們每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域裡有不同的朋友,巴布有些普通朋友,幾位好友,還有新來的競爭者。《大藝術家巴布》的巴布被鳥朋友們嘲笑、貓頭鷹稱讚、貓羨慕;《巴布的藍色時期》裡的巴布,加入了形影不離卻不告而別又甜蜜相逢的蝙蝠、不離不棄的鳥朋友們、相伴的貓頭鷹與貓;《巴布的藝術大戰》多了一位新來的競爭者,貓頭鷹與貓依舊為伴,蝙蝠多了一位會飛的蝴蝶朋友,鳥群們呼朋引伴引來更多觀眾。
如果讀者也涉略了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便能發現熟捻藝術史的杜莎在《大藝術家巴布》裡悄悄置入了剪紙的馬蒂斯(Henri Matisse)、抽象的米羅(Joan Miro)、紅黃藍的蒙德里安(Piet Madrian)、揮灑的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畫圈圈的德勞內(Sonia Delaunay)、畫點點的卡瓦瑞(Emily Kame Kngwarreye),並帶著讀者進入美術館。她應用了藍色時期與粉紅色時期的畢卡索到《巴布的藍色時期》裡,並在最後將安迪・沃荷的香蕉換了顏色,感覺是個伏筆。
(圖/《巴布的藍色時期》內頁)
進入《巴布的藝術大戰》後,除了沃荷,普普藝術大師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順勢登台──巴布的假想敵、藍色鳥的名字就是羅伊(Roy)。在這本藝術大戰中,有多位易辨識的普普藝術家作品與身影:如漢堡、氣球、鴨子、棒棒糖、香蕉、羽毛球等像日常生活的雕塑品,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凱斯.哈林(Keith Haring)、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的身影也呼之欲出。
巴布(右)與假想敵羅伊(左)。(圖/《巴布的藝術大戰》內頁)
本書有許多易辨識的藝術家作品與身影。(圖/《巴布的藝術大戰》內頁)
總是說當讀者最幸運,我們只要在意書是否讓我們喜歡讀了再讀,不知道原因也沒關係。創作者的事情可多了,她專注在故事是否流暢?有沒有用對語言?決定畫面的媒材與用色?採用的主角與其他設定的角色。層層相扣之後,我們還看到杜莎挪用藝術家們的身影,在混搭下架構了故事整體的吸引力。據她本人表示,《巴布的藝術大戰!》靈感來自兩個經常爭吵的孩子,在許多草稿與故事發想之後,成為現在的模樣。
讀者單就故事層面來說,如何道歉,如何接受道歉,就在那氣球「砰!」的瞬間之後,學會了終生受用的雙贏概念;再深一點呢?體會到創作是獨一無二的,不該偷窺抄襲,再廣一點呢?創作者也藉此拉近讀者與藝術的距離。層次與流暢讓讀者不知不覺中一讀再讀。
《巴布的藝術大戰!》草圖。故事靈感來自作者兩個經常爭吵的孩子。(攝影/賴嘉綾)
(圖/《巴布的藝術大戰》內頁)
作者簡介
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懂得欣賞,是件快樂的事!》《神奇的32頁:探訪世界繪本名家創作祕辛》等書,參與《大人也喜歡的繪本》企劃,並策劃11位台灣繪本創作者「停 聽 看 他們做繪本」展覽。最新作品為《動物們的讀書會II: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4》。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