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現場將近二十年,最怕的就是孩子說:「我不知道!」
讀完書,他說了什麼?「我不知道!」你喜歡這個故事嗎?「我不知道!」分享想法的時候,「我不知道!」寫作文的時候,「我不知道寫什麼!」當孩子被眷養久了,什麼都沒有想法,只有呆坐在那兒,等著大人提供填鴨或是下一步的指令,這樣的孩子往往不動如山,推也不動,對事物也很難感動。
孩子的表現往往是大人們長久的對待形成,大人們給予的指示和要求,是最省事的。可一旦孩子的思考和感知被剝奪的,我們只能得到「方便但不思考的孩子」。當孩子沒有機會思考、探究,成為他自己,最後,我們得到一具聽命機器人,怎能獨立?
面對這樣的孩子,常覺得要先「排毒」,先除掉「標準答案」的毒:你這樣說的原因是什麼呢?和別人不同也沒有關係,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你可以多說一點嗎?先肯定孩子的願意,而不是是否正確,人生畢竟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成人總是扮演「檢核」、「決定對錯」的權威角色,又怎麼可以聽到真實的答案?
幼兒很適合一起讀《等啊等,在排什麼隊呀?》,剛開始可能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到底在跟著排甚麼隊伍呢?我要不要跟著排隊呢?每翻一頁,看見隊伍裡每一個人的變化,好像不錯,好像賺到了,好像有好處……哎呀,慘了!那麼,你下次要不要跟著排隊?跟著盲從?跟著被人制約?
無論要或不要,只要有自己的優點,看清排隊的好處和壞處,機會和隱憂,生活中呢?買衛生紙、玩一樣的遊戲、點一樣的食物……每次讀有不一樣的體會和想法。跟著幼兒讀讀看看,有趣又可以說說自己的觀點。
《幸福,是什麼呢?》則是藉由許多問題和孩子討論抽象的幸福。孩子低階的快樂處處都有,玩樂手機電影吃喝玩樂,但要讓孩子走向高層次的快樂、幸福、自我實現,則需要找到孩子自己詮釋過的意義。你怎麼知道自己幸福呢?金錢和幸福的關係又是什麼呢?需要其他人才能幸福嗎?藉由許多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一樣,只有深切想過,不隨波逐流,看見短暫的滿足和長久心靈的幸福,然後選擇,找到自己的青鳥。
國小很適合讀讀《為什麼要上學?學校是誰發明的?》不管自學或是上學,從學
校的起源開始,想想學習的意義,除了學校,我們還可以在其他地方學到東西嗎?為什麼要去上學?不要回家功課、考試、成績單可以嗎?裡面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和示範,可以和孩子說說、寫寫、辯論,誠如最後一頁寫的:要學的事情這麼多,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國中以上很推薦《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現在認真讀書和以後的關聯是什麼?」將現代社會運作的形式和結構,簡單的說明工作是什麼?金錢和工作的關係?興趣可以變成工作嗎?我可以從事那些工作?我還沒有找到目標夢想怎麼辦?讀書沒有興趣、升學無法決定、懷疑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都可以從書中各行業和試探的問題中,釐清思考的方向,找到探索的方法,尤其漫畫加上圖表的方式,也適合閱讀力較弱的孩子自己閱讀,從最近的學校學習開始,從頭想一遍釐清,然後安穩。
當孩子說「我不知道」的時候,其實常常背後都是「我怕說錯會被罵」,如果希望孩子可以不斷思考,走出自己的路,就帶著純然好奇和「你怎麼會這樣想,多告訴我一點好嗎?」、「你的想法很特別,可以多說一點嗎?」,當面前的孩子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勇於表達自己,思考的聲音被聽見,才開始踏出成為他自己的第一步。
【歡慶兒童月-另眼看世界】時間掏走一切,卻又在不盡如人意時,留給我們一處美好。
【歡慶兒童月-另眼看世界】藏在生活中的密碼。
【歡慶兒童月-另眼看世界】圖像:畫出大自然的故事書。
【歡慶兒童月-另眼看世界】典範之所以是典範,是因為他們以親身經驗,為我們打開了世界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資深國小老師,喜歡和學生一起學習各種有趣的知識;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餘暇最愛和大寶小寶三寶啃書。從當上教師的第一天開始,就期許自己用心經營每一堂課,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學得開心、有成效,以所學讓自己幸福。
人生因閱讀而獲得救贖,深信閱讀翻轉貧窮,教育可以擺脫弱勢、活出天命。對教學充滿熱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學得開心、有成效,以所學讓自己幸福。
2007年開始寫部落格記錄教學,樂於分享關於作文、閱讀、讀報、圖書館教育、數學、行動學習的心得。著有暢銷書《從讀到寫,林怡辰的閱讀教育》、《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
部落格:yichanlin.blogspot.com
【精選推薦】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