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緊密又疏離的時代裡,有誰好好聽你說話?──10月選書《你都沒在聽》

  • 字級

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

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

只要是人,都有與他人連結的需求,但是溝通並不簡單。在科技主導、占據人類生活的今日,用不著面對面,與他人交談或發表言論的管道似乎隨處可得,只是那種「跟另一個人的腦袋同步或產生連結」的狀態,愈來愈罕見。

本書作者凱特‧墨菲(Kate Murphy)長期為《紐約時報》撰稿,文章廣受讀者歡迎。有一次,她訪問《睡人》的作者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請他談談喜愛的書籍和電影。他們兩人剛好都在繁忙的日程中擠出一點點時間交談,不過當薩克斯描述起他的幻覺、白日夢,作者不禁豎起了耳朵。薩克斯有時會認不出人臉,因為失去方向感而迷路、回不了家,大腦產生的種種反應隨時影響他所謂的「心靈氣候」。由於彼此用心傾聽,即使極為短暫,這位神經學家不吝分享最私密的內心現象,成為一段難得的訪問材料。

本書援引許多關於聆聽的心理學、腦神經學、社會學研究。有專家發現,要是孩童失聰或聽力受損,同理或感受別人情緒的能力會隨之降低。即使是成人喪失聽力,也會在情緒、認知、行為方面產生負面的影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也點出,「聽先於傾聽,但不同於傾聽。」追究起來,「聽」是被動的接收,而「傾聽」算是主動去理解、找出意義的舉動。可以想見,過程中必須「打開耳朵」,由發自內心的好奇驅動,刻意去挖掘並體會說話者想傳達的資訊、情緒,甚至是弦外之音。

但什麼才是真正的傾聽?一般人很難一語道出。我們只知道遭受忽略或誤解時,馬上會生起不平的情緒,卻很少檢視自己是不是真的「用心傾聽」他人說話,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清楚「傾聽」是什麼。如果你常常有以下行為,代表你不是一個很好的聆聽者:

  • 打斷別人說話
  • 回應籠統,答非所問
  • 看手機、看手錶、東張西望、迴避說話者的眼神
  • 動來動去(敲桌子、常換姿勢、轉筆等)

光是能改掉這些舉動,其實就具備了基本的聆聽者「外型」,不過這並不意味你真的能好好傾聽,只是不會「一眼讓人識破」罷了。雖然傾聽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在線上/線下生活的速度以指數成長的年代,人的耐性與注意力都不同於以往,花時間的傾聽顯得更加費力,也更有負擔。可是傾聽是人際互動的基本技巧,若只是各說各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根本不在意對方想不想聽或根本沒在聽(這不就是線上溝通常見的寫照?),這種無效的溝通到頭來反而更容易耗盡心神,甚至破壞一段關係。

從作者與奧立佛‧薩克斯的訪談可知,「用心」聆聽其實非常值回票價。不僅能獲取可貴的資訊,一些研究證明,當雙方溝通達到共識時,腦波也會達到一致,聲調、語氣愈來愈像,「彷彿在跳雙人舞」;想必這就是人類心靈達到契合的狀態。此外,作者也強調聽覺運作本身的奧妙,「缺乏傾聽的交談,就像單向的觸摸。但聽覺比觸覺涵蓋的範圍更大,我們全身都會跟著他人表達想法和感受的聲音而震動。」而且,人類大腦處理聲音的方式有一些生理上的偏好,例如,右耳聽到的話語比較迅速吸收理解,但左耳的情感辨識能力較強;左撇子則相反。由此可知,聽上司或情人說話時,可以視當下需求,選擇要用哪隻耳朵聆聽。

這本書是關於聆聽的全面審視。我們作為人,有多倚賴聽覺,有多需要培養深度聆聽的能力,又或者,假使我們已經失去聆聽的能力,該如何修復,重新將耳朵、心打開,轉向交流的對象,甚至何時該停止聆聽。因為聆聽,才能建立關係,關係也必須以聆聽來維繫。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例子──許久未見的朋友再度聯繫時卻沒有絲毫陌生感,一定是在生命的某個時刻,藉由深刻且密集的傾聽行為建立了穩固的友誼。


飛踢娜
大塊文化副總編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一定要認識這位又正經又搞笑的繪本作家長谷川義史

長谷川義史 :「我總是在創作完後,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有時是聽人家說,才恍然大悟,原來在我全然忘我的創作中,隱藏了那樣的結構。」

34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