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紐約讀書筆記

太空漫遊啟動倒數,地球人遠距工作見習中,退役太空人勉勵隔離者:「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某人的控制中心。」

  • 字級

在新冠疫情期間,每個人都在承受隔離的孤寂與封閉,又必須適應各種遠距工作的新挑戰,說到孤絕跟遠距,有哪裡比太空站更孤絕、更遠距呢?

五月,美國失業率達到歷史新高的14.7%,共有兩千零五十萬人申報失業,而那些還有工作的人,有些人冒著感染危險繼續從事民生必需事務,有些人則已經在家遠距工作了七十八天,美國的春季學期就在居家隔離狀態中開學,又線上教學到結業,畢業生透過Zoom參加線上畢業舞會跟典禮,離學生生活已經很遠的我,託母校的福,聽了一場退役太空人麥克‧馬西米諾(Michael J. Massimino)的線上座談。

1969年七月20日,阿波羅十一號登陸月球,太空人阿姆斯壯在月球上走出「人類的一大步」那一刻,地球上有成千上萬個小朋友的志願都變成了「長大要當太空人」,麥克‧馬西米諾也不例外,當時他七歲。因為太空人叔叔要講故事,這場線上座談也吸引了很多小朋友,這位太空漫步專家特別讀了一段他書中火箭升空時身體的感覺。

一位九歲聽眾問,要怎麼樣才能成為太空人?(孩子問得好)
「你現在九歲,我上大學前就開始朝著NASA努力,到我第一次上太空時是三十九歲,所以你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準備。」

打敗NASA上太空:給所有人的失重人生指南,飛行員揭開宇宙奧祕的奇幻旅程

打敗NASA上太空:給所有人的失重人生指南,飛行員揭開宇宙奧祕的奇幻旅程

麥克‧馬西米諾從工人家庭小孩到太空任務出航三十年間歷程,在《打敗NASA上太空:給所有人的失重人生指南,飛行員揭開宇宙奧祕的奇幻旅程》這本自傳裡有非常詳細的紀錄。要當太空人並不一定要讀航太系,太空計畫要的反而是具備不同專業技能的高學歷技術人員,整體來說,要入選NASA太空計畫的先決條件是體格要強健到空軍標準,有一兩個博士學位是基本的,成為太空候選人之後,也要等到適合的任務才有機會出航,但是太空任務不是只在太空進行,絕大部分的工作是在地球完成的,電視上播放的發射火箭以及太空漫步,都是世界各地實驗室科學家同仁不斷地計畫、演習、實驗、製作的結果,是數千人員、數十年準備工作的成果。

麥克‧馬西米諾的第一個太空任務是去升級哈伯望遠鏡,他只負責裝,並沒有看望遠景裡的景色,但是他裝的那台哈伯望遠鏡,可以看見一百三十五億光年外的星星,想想看你看到的光已經走了一百三十五億年(!),這根本是時光機!但是他最喜歡的景色還是地球,每次回家都覺得能夠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真是太好了!

有人問他哪部太空電影拍得最真實?

阿波羅13 (藍光BD)(Apollo 13)

阿波羅13 (藍光BD)(Apollo 13)

登月先鋒 (藍光BD)(FIRST MAN (BD))

登月先鋒 (藍光BD)(FIRST MAN (BD))

《阿波羅十三》,幾乎就跟真的太空旅行一樣。」(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但是他喜歡的電影是太空人看起來很帥的那種,有助於太空人的公眾形象,例如《登月先鋒》(First Man, Ryan Gosling演阿姆斯壯,夠帥了吧。)

早在瘟疫爆發之前,太空計畫的成員全部都已經是遠距協作的高手,麥克‧馬西米諾回憶一次在太空站出錯,沒有應對方案,當時只能坐等,那是一個星期天,在地球上的同仁快速聯繫團隊模擬解決方案,演練成功後,遠距指揮他補救,所以他說,雖然掛在太空中只有一個人,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是孤軍奮戰,還有控制中心團隊所有人在幫助他。

「希望在這樣的時刻,每個人都能成為某人的控制中心(Be someone's control center)。」他這樣勉勵所有居家隔離的聽眾。

我聽完太空人一席話之後心曠神怡,看著窗外新葉發芽、鳥語花香,覺得我們住的星球真的是一個美麗的奇蹟,在此推薦幾本太空計畫相關好書:

我在太空的340天

我在太空的340天


《我在太空的340天》是太空人Scott Kelly的故事,他是太空站一年計畫的主角之一,另一半則是他的雙胞胎兄弟Mark當作待在地球上的基因對照組,看看太空站生活一年對人體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俯視藍色星球:一位NASA太空人的400公里高空攝影紀實

俯視藍色星球:一位NASA太空人的400公里高空攝影紀實



《俯視藍色星球:一位NASA太空人的400公里高空攝影紀實》
幾乎每個太空人上過太空之後都更愛地球了,從外太空回頭看地球真的很美,在那一刻,不同國籍背景的太空人同事,會更深切感受到大家都是地球同胞這件事。



The Space Barons: Elon Musk, Jeff Bezos, and the Quest to Colonize the Cosmos

The Space Barons: Elon Musk, Jeff Bezos, and the Quest to Colonize the Cosmos


《The Space Barons: Elon Musk, Jeff Bezos, and the Quest to Colonize the Cosmos》
古代富翁追求長生不老煉丹術,當代巨富則在比賽誰先創建自己的行星。
太空計畫非常、非常地燒錢,所以二十世紀只有美蘇兩大強國才有實力參賽,在資本主義統一全球的今日,前年NASA還因為政府預算卡關而部分停工了二十四天,所以NASA商業私有化是必然的趨勢。

Tesla老闆馬斯克跟亞馬遜CEO貝索斯的太空競賽已經進行了好多年,貝索斯近年轉移注意力到深海探勘,馬斯克主導的SpaceX則是一枚接一枚地發射火箭,本月30日(原定27日,因天候延期)又要發射一顆載人火箭Dragon,網頁上載具內裝十分豪華,一反常見的擁擠太空艙形象,有一種特斯拉的豪華感。SpaceX也計畫在九月推出太空梭共乘服務(太空Uber?),每人「只要」一百萬美元起。

點圖預約太空之旅


冥王星任務:NASA新視野號與太陽系盡頭之旅(繼阿波羅號與航海家號後,二十一世紀人類再度探索未知星球的傳奇故事)

冥王星任務:NASA新視野號與太陽系盡頭之旅(繼阿波羅號與航海家號後,二十一世紀人類再度探索未知星球的傳奇故事)

《冥王星任務:NASA新視野號與太陽系盡頭之旅》
比起SpaceX財大氣粗,新視野號太空任務的故事很勵志而且浪漫,靠著最強的大腦,數學家跟物理學家,計算引力跟軌道,用最低的預算,把太空船飛去最遠的冥王星「打卡拍照」,在太陽系的盡頭,新視野號還戲劇化地消失了一陣子,讓人深刻體會,冥王星,真的遠得要命。
此刻新視野號還在太空裡work from home,預計要2038年才能下班。



重返阿波羅:開創登月時代的50件關鍵文物

重返阿波羅:開創登月時代的50件關鍵文物



《重返阿波羅:開創登月時代的50件關鍵文物》
去年是登月計畫五十周年,有許多紀念文獻與影片大量數位化,這本書選取50件登月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包括先鋒號衛星,拍下第一張太空照片的Ansco相機,Omega登月手錶,阿波羅11號登月艙,臂章、殘骸、塗鴉與工作人員等,讓太空迷與歷史迷可以一次嗑個夠,雖然是抱著懷舊情感回顧,但越看越覺得這「人類的一大步」直到今天,還領著我們繼續向前走。



最後,衷心祝福5/30 SpaceX的飛龍二號順利升空(點此看最新進度和直播),目前我住在地球還是心滿意足。



作者簡介

曾任《換日線》英語頻道Crossing.NYC 特約主筆。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曾居北京,短滯東京、柏林,現居紐約布魯克林。著有小說《即將失去的一切》、《給烏鴉的歌》,以及紀實文學作品《大動物園》和散文集《有時跳舞New York》。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自煮力UP!東西洋料理皆不容錯過的比才配方

    無論這些日子用何方式維持著居家生活的飲食日常,無論這樣的生活引起對自炊的興趣或剛好相反,比才的家酒場不打烊!讓閱讀喚醒對食的關注與渴望。當然,如果喜歡煮就太好了!請務必試試文章裡的比才配方:)

    1852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自煮力UP!東西洋料理皆不容錯過的比才配方

無論這些日子用何方式維持著居家生活的飲食日常,無論這樣的生活引起對自炊的興趣或剛好相反,比才的家酒場不打烊!讓閱讀喚醒對食的關注與渴望。當然,如果喜歡煮就太好了!請務必試試文章裡的比才配方:)

185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