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encer Platt / Getty Images;圖片由臉譜出版提供
撰文/黃春木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教師
民主,是什麼?
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許多類型的國家權力結構和政府治理方式,任一種類型的出現和運作,總有其時空脈絡,乃至有其適切性或正當性。然而在今天的臺灣,許多人傾向給予「獨裁」負面的評價,甚至斷定是邪惡的。
如果進一步追問「獨裁」是什麼,很直白的答案包括:某一個人說了算、權力一把抓、絕對的權力、中央集權、凌駕於法律之上、將權力視為私有、世襲、一言堂、鎮壓反對派、迫害自由、殘殺人民等。如果反過來追問,要怎麼樣才能解決或避免這些問題呢?多數人會異口同聲地說:民主!
對多數臺灣人而言,「民主」幾乎是一切政治問題的解方,可能還會是通往幸福的保證;臺灣人之所以推崇民主,很基本的理由是傾向於將民主等同於選舉,人民得以投票方式選擇各級政府的領導人及民意代表。
臺灣是在何時進入民主時代呢?「1987年,解除戒嚴」,幾乎是標準答案,但臺灣人是在1987年之後才享有選舉的權利嗎?當然不是,於是,前述標準答案有了修正,通常改成:「1996年,總統直選」。所以,「總統直選」是判定「民主」最關鍵的指標囉?仔細想一想,似乎又沒有這麼簡單明瞭。
那麼,「民主」究竟是什麼?
1961年11月東柏林的邊境守衛將鐵絲網加裝到當時新建的柏林圍牆上。冷戰期間,柏林圍牆隔離了威權制的東方集團和民主制的西德。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世界上不少人都認為是民主勝過其他政體得象徵。© Popperfoto / Getty Images;圖片由臉譜出版提供
構成「民主」的要素
臉譜出版社的新書,由尼赫爾.達桑迪(Niheer Dasandi)所著《票票等值合理嗎?民主選舉造就了社會對話還是內耗?參與公民社會必讀的民主基礎知識》在前言引用美國政治科學家賴瑞‧戴蒙(Larry Diamond)的界定,將「民主」定義為由四個要素所組成的政治體制:
- 透過自由和公平的選舉替換、選擇政府,並藉此進行權力的競爭。
- 人民以公民身分積極參與政治和公民生活。
- 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基本人權的保障。
- 在法治之下,法律和司法程序平等地適用於所有公民。
沒有錯,由全體公民進行的「選舉」,確實是構成民主政治的基礎,但「民主」還要包括每一位公民都應該享有人權和法治的保障,並且,每一位公民也都有責任在生活中實踐、積極參與民主政治;而這樣的民主政治與公民生活,需要由各種制度具體支持,包括:憲法、政黨、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
參照上述的界定來衡量,臺灣確實是在1987年之後才開始大步邁進「民主」範疇,但是在1987年之前,「民主化」已經緩步進行。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民主化的推動,其實是在威權體制中所開展的,這不是臺灣所獨有,南韓、新加坡都有類似的民主化進程。借用圖1的標示,這是從Ⅳ到Ⅲ的發展。若再往遠一些時間探索,十八至十九世紀的英國自1688年革命之後則歷經了一段近代以來漫長而十分原創的民主化過程(從Ⅱ往Ⅰ發展),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許多民主要素,泰半都是源自英國。
在民主和獨裁之間區隔的只是一條虛線,其間的糾葛、拉扯,歷史上有好多案例,
這一線之隔極可能只是一念之間,若真心喜歡待在Ⅲ,現在輪到我們得有抉擇與行動。
不過,對照本書關於「民主」的通盤探究,在2020年的此刻,儘管臺灣的民主政治發展已經有不錯的成果,「民主化」仍然是一個必須持續的過程,因為,關於法治的履行、司法審判的品質及獨立性、代議政治的合理性、個人基本權利的保障、政黨政治的理想、公民社會組織的運作、個人的政治參與積極度和公民生活的水準,以及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政府機構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等,都還有許多亟待改善、深化的空間。
你真的相信民主,並準備捍衛嗎?
在高中的歷史課堂上,運用圖1所呈現的四種國家類型,可以分析不同時代人們的選擇。譬如說,從法國大革命到拿破崙統治、1830至1848年的兩次革命,我們看到在短短60年間,法國人民激烈地取捨了四類體制,國民公會鮮明地呈現了「共和─獨裁」樣態,七月王朝時期從「君主─民主」的嘗試移往「君主─獨裁」而導致1848年革命,人民擁護路易拿破崙上台,但他很快地就從「共和─民主」轉向稱帝,多數人民仍予以支持,隨後將近20年的執政,則是在「君主─獨裁」、「君主─民主」之間調整。
針對以上分析,有兩個議題值得討論。首先,我們很難評斷在1790年代至1850年代選擇不同政治體制的法國人,誰比較明智、正直?課堂上有些學生會說,當然是選擇「共和─民主」(Ⅲ)最好!能如此「理直氣壯」,可能是一種幸福,卻遠遠低估了人在現實政治情境中面臨抉擇的複雜度。擺在我們眼前的政治與社會價值清單,其實頗長,除了自由、平等之外,比較重要的還有安全、秩序、和平、尊嚴、溫飽等,在大部分的時代,這些選項常難以兼得,必須做出取捨,更麻煩的是,許多選項不是只有民主體制可以提供,或者在某些狀態下,民主體制難以提供。我們今日享有民主、認同民主價值,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同時空情境下的不同選擇必然是錯誤的,或是邪惡的。
其次,學生們可能乾脆說,唉,那些「遙遠」十九世紀的故事,或其他社會的不同選擇,與我們何干?我們現在已生活在「共和─民主」範疇,而且將會堅定地守在這裡。
民主僅是人民意志在政治中的展現嗎?背後是否牽涉更複雜的意識形態?© Chuck Fishman / Getty Images ;圖片由臉譜出版提供
真的是這樣嗎?從獨裁到民主,是歷史的定論?就二十世紀來看,有無數證據顯示民主(或民主化)並非是一條直線路徑,而且從來都不是單向道。達桑迪在本書就用了兩個單元,扼要而生動地說明了民主運作的諸多限制,以及二十一世紀當下所面臨的各種挑戰。
關於「限制」,本書提出來的討論,大家並不會太陌生,包括:民選官員或民意代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真正代表人民?相對於平民,政治菁英享有多大的權力、資源及財富?這些權力、資源及財富有多大程度將會代代承襲?民主政治會走向「寡頭政治」嗎?可能助長「民粹主義」嗎?必然會帶來經濟發展、縮小貧富差距嗎?面對多元文化社會中難以避免的個人權利衝突,民主政治如何維繫社會秩序及凝聚力?為顧及國家安全利益,民選政府可以宣布「緊急狀態∕戒嚴」限制個人權利或侵犯人權嗎?面對區域安全或全球政治經濟布局,民主國家可以推翻某一國家的民選政府嗎?
關於「挑戰」,本書就晚近國際情勢,直言歐美民主國家的極右民族主義、極端民粹主義正日漸高漲,而世界各地許多民主國家選舉活動本質的惡化導致社會的對立分化,也令人憂心。此外,全球化、恐怖攻擊、新科技的惡用等,也都助長威權主義的壯大,威脅民主價值。但真正的挑戰,應該是公民普遍對政治的冷漠,以及參與公共事務意願的低落。
如此檢視下來,顯然民主政治的存在和運作絕非順理成章或一帆風順的,而且早已出現逆轉民主化的事實,對照圖1,由Ⅰ、Ⅲ轉向Ⅱ、Ⅳ發展的力道不容小覷。
對於「民主」真心擁戴的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等困境或險境呢?仔細釐清上述「限制」或「挑戰」,幾乎都與「不平等」、「政府擴權」息息相關,因此,達桑迪認為,民主不應該直接等同於滿足社會上多數人的偏好或意願,比較妥適的民主,應該是運用各種制度(尤其是由獨立司法及新聞自由所支持的法治)來保障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同時也要確保針對政府權力的約束,務使政府不會侵害某一個人或某一個族群應有的權利。
上述主張可視為捍衛「民主」的最基本任務,而我們之所以願意這樣地相信,最大的理由正是來自於民主體制所給予的空間和機會,讓我們能夠自主地做出批判或倡議,並設法進行溝通、尋求共識,以便協力處理社會國家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與挑戰。生活在獨裁體制中,很難擁有這等的空間或機會。
生活在一個「民主」正經受著考驗的時代,我們得保障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以及確保政府不會侵害任何人或族群的基本權利,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積極(辛苦)參與政治和公民生活,否則,民主要素的減損、民主化的逆轉將無可迴避,這勢必導致我們得開始逐一讓渡或拋棄個人權利,或者優先犧牲他人或其他族群的權利。
《洋蔥式閱讀!當代關鍵議題系列》內頁預覽,圖片由臉譜出版提供
《洋蔥式閱讀!當代關鍵議題系列》內頁預覽,圖片由臉譜出版提供
《洋蔥式閱讀!當代關鍵議題系列》內頁預覽,圖片由臉譜出版提供
洋蔥式閱讀!當代關鍵議題系列
延伸閱讀
1.【像我這樣一個高中生該讀些什麼✈】瘋狂闇夜的人權噩夢——《夜長夢多》
2.【像我這樣一個高中生該讀些什麼✈】老師帶你看漫畫《小輓》──我曾那樣死去,這樣活過來
3.【像我這樣一個高中生該讀些什麼✈】重新定義「愛」與「家庭」的漫畫──《弟之夫》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