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自由自在,大人要孩子規規矩矩,這樣亙古以來的矛盾性,讓我想起約翰.伯林罕的《你喜歡……》。封面是一隻粉紅豬騎著滑板車,後頭載著一個頂著橘色捲髮、身穿青草綠吊帶褲的小孩,一起從斜坡上滑下來。他們臉上掛著微微的笑容,看起來非常自在。翻到書背,沙發上坐著一隻土灰色大狗,抽著菸斗,小孩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笑著,感覺一點都不突兀,表情也是相當自在。我跟孩子分享這本繪本時,習慣有故事節奏的他們,看到第一頁還摸不著頭緒,到了第二頁,當故事問「你喜歡......」時,畫面分割成四個圖像:
你喜歡......
大象喝光你的洗澡水。
老鷹搶走你的晚餐。
小豬穿上你的衣服。
還是河馬在你床上睡覺。
孩子看了立刻笑開了,我問:「你們喜歡......」兩個人不約而同都指著「老鷹搶走你的晚餐」,當然如此,因為他們最討厭媽媽叫他們吃飯。再翻到下一頁,你喜歡......全身沾滿果醬,還是全身淋得溼透,或是被一隻狗拖著在泥地上跑,兒子超級喜歡全身沾滿果醬這個選項,他說這樣身上有甜甜的果醬,想吃隨時都可以,要沾吐司或餅乾也很方便!
我喜歡在船上喝茶......很方便。
我喜歡被犀牛壓著......很方便。
我喜歡爸爸在教室裡跳舞......很方便。
我喜歡答答答的吹喇叭......很方便。
我喜歡有一隻貓陪我打拳......很方便。
哥哥的選擇永遠都會加上一句「這樣很方便,很好。」雖然媽媽想破頭也想不出到底有多方便,但我想或許他的人生是希望追求一種悠哉、不用幫媽媽勞動的清幽吧。當畫面來到小孩被犀牛壓在屁股下時,一旁的女兒卻發出罕見又豪邁的笑聲,只要跟「屁股」有關,她就會大笑不已。《你喜歡……》的共讀歷程帶給我們很無厘頭、很歡樂的閱讀時光,也許是現實世界中,我們總要孩子規規矩矩,已經框架住他們天生的野性,而這本繪本讓孩子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被同理,可以不顧大人的限制,盡情想像,但最終當主角回到溫暖的床上,卻又給了孩子一種回家的安心感。
回過頭來提到規矩,不知道父母們最頭痛的是什麼呢?記得有一次載孩子上學的途中,女兒看到電線杆上的麻雀說:「媽咪,你看,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女兒會說出這句話,是因為媽媽為了怕孩子賴床、遲到常說的慣用語。早晨—幾乎是媽媽腎上腺素會飆高的時段之一。記得第一次唸《遲到大王》時,大兒子不到四歲,小女兒不到兩歲,當時他們還沒上學,懵懵懂懂的,不太理解遲到的意義,看到封面上張著一嘴大口,伸手像是要抓男孩的老師還會有點害怕。開始讀幼稚園後,對「遲到」兩字就相當有感了:
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去上學。
他遇到鱷魚咬住他的書包,遲到了,老師覺得遲到理由荒謬至極,罰寫我做錯了三百遍。
他遇到獅子咬住他褲子,遲到了,老師覺得遲到理由荒謬至極,罰說我錯了四百遍。
他遇到巨浪沖走他,遲到了,老師覺得遲到理由荒謬至極,罰寫我做錯了五百遍。
終於,有一天,上學不再有驚險,但換老師遭殃了......
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是書中小男孩的名字,這樣長的名字唸讀起來有種無法言喻的正經感,也因此也讓上學途中脫離常軌的冒險,顯著相當突兀好笑。和《你喜歡……》一樣,男孩的上學歷險記充滿了不可思議,但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卻從不問為什麼鱷魚會出現在路途上,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怎麼可能逃過獅子利爪,他們問的第一句為什麼是出現在老師暴跳如雷的畫面:「媽咪,為什麼老師要生氣?」。孩子們相信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的每一趟驚險之旅,也因此當老師最後被猩猩抓上天花板向男孩求救時,哥哥跟妹妹嘴角總是會上揚,露出一種「終於換你了齁」的狡詐眼神。
不論是《你喜歡……》或是《遲到大王》,約翰.伯林罕總是滿足了孩子無盡的想像,坐上熱氣球吃一頓早餐,爬到樹上躲避獅子追捕,騎著野牛衝進超級市場,幫小矮人挖寶藏,或是和聖誕老人一起坐著雪撬送禮物,和魚住在魚缸裡......這些都不是現實世界能做到的,但故事可以、約翰.伯林罕的畫筆可以,他在《遲到大王》中代替孩子給了大人一個惡作劇,出了一口氣,在《你喜歡……》中讓孩子想做任何選擇都可以,兩本書像是溫暖的擁抱,接納了孩子不受大人認同的脫軌。所以這些故事總是提醒著我,或許孩子的想像世界總是充滿冒險,也因為如此精彩,他們不甘於現實日常的乏味,那偶爾分心一下,或在家中到處跑、跳、叫,就算是給他們馳騁另一個國度的自由時間吧!
文/菜菜媽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