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我希望手工廠的阿姨們,是這個作品的一份子:BIOS monthly ╳ 劉克韋《野 yeah》設計解剖

  • 字級

線上藝文平台 BIOS monthly 經營八年多後首次發行紙本《野 yeah》。(圖/BIOS monthly提供)

 

野 yeah:一份保存台灣野文化的刊物

野 yeah:一份保存台灣野文化的刊物

都說做雜誌燒錢,每年還是有各種大小、主題、趣味的紙本刊物誕生。線上藝文平台 BIOS monthly 經營八年多後首次發行紙本《野 yeah》,承繼平台對新銳創作者的關注、也希望傳達屬於新世代觀點的野性文化採集,邀請三十未滿的設計師劉克韋合作擔任藝術總監,與 BIOS 設計團隊合作。

本文專訪劉克韋,談一本看似「新」卻實則有所本的「形象刊物」的思考——他如何在 BIOS monthly 網站的累積之上做出紙本特有的新意?當設計能夠切入企劃端,一個年輕的編輯團隊與設計團隊,如何共同轉譯眼中所見的台灣日常野性?

非典型的「野」

接獲 BIOS monthly 邀請後,克韋花最多時間的就是去釐清「野」的意義:「大多數人對這個字有明確的想像,可能是大自然的(野外)、粗獷的(狂野)。」他以 Branding 的方式綜合思考,「到最後會覺得,其實就是另外一個 BIOS monthly。我的觀察是,《野 yeah》這個企劃其實藏了很多編輯團隊一直想做的事情,有點像分靈體。」

他舉印象最深刻的【台灣野玫瑰】單元為例,內容延伸長輩圖的尋根探索,進入社區大學剪髮班、英文導覽社、MV 舞蹈班看見長輩們學習的理由、創作的模樣。當這樣的單元與音樂、電影、文學等創作者有了並置的空間,拆解定義同時也放大了創作的可能性:「可能是因為我跟奶奶一起長大,就覺得很親近(笑)一直以來相關的企劃也很少做這類型的東西,我就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專案。」

他認為這是從前以「創作者」專訪為主的編輯部希望關注的其他層面:「看得到 BIOS monthly 在定義『創作』這件事,對此有一個新的想像。以前不管是哪個領域的創作者,可能要有很多專業的累積。但在這個定義下的創作,這個『野』,是很常民式的。是任何一個人,在生活中他所做的事情都可能是創作。

困難處在於,調和這樣的思考與 BIOS monthly 本體的調性:「純刊物定位的話,《野 yeah》的設計可以往很 rough 的方向去走,只是它又需要帶有一些品牌的調性。一般來說設計商品不一定要和出品單位有關,但一開始接觸這個案子我就覺得應該要,因為它是一個媒體平台代表性的產品,要保有原本品牌的特色。」

他眼中媒體平台的調性,可以用「生活感」、「想像感」來表達。「生活感」是相對大型雜誌來說商業性質較淡,屬於相對小眾的閱讀;「想像感」則是可以與創作者之間互相連結,「會去講很多創作者的東西,那創作者一定會看。也許會有些創作者邊想像如何跟這個品牌發生關聯,或從中得到一些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原先 BIOS monthly 提供的內容並沒有分冊,是克韋在了解企劃後才決定用多冊的方式針對不同主題去做編排。像是《好野人冊》一開始就設定為大圖攝影感,因此結構較碎、內容較多元的單元另行編排成白色書殼內的《霓虹燈冊》和《金包銀冊》。過程中保有設計端與編輯端激盪的彈性,「如果設計師只是在企劃末期接受指示,其實滿可惜的。我覺得設計師應該在企劃發想階段一起參與討論,等於是兩群不同背景的人可以針對同一個主題去提出不同想像和想法。」克韋也很喜愛一邊設計一邊破關的感覺,他常說,自己在做紙本時很挑業主,通常第一次見面,就知道對方是那種「有錢就是老大」,還是願意有討論空間、能夠突破挑戰自己的案子。

《好野人冊》一開始就設定為大圖攝影感(圖/BIOS monthly提供)

《金包銀冊》(圖/BIOS monthly提供)

《霓虹燈冊》(圖/BIOS monthly提供)

透過設計展現企劃核心,於是,最後誕生的《野 yeah》並非一目瞭然地走向自然、狂放、在地路線,設計去理解編輯,編輯也為了設計改變,試圖一起接近重譯的「野」——當代的、生活的、內斂的、沒有雅俗界線;感受台灣這塊土地的創作力帶給每一個人的野,外顯於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稜角,也內蘊於我們在生活中保有的不馴。

【《野 yeah》內容物開箱】

  • 《好野人冊》➡ 大開本、不裝訂,收錄陳竹昇、黃大旺、李英宏、何韻詩等七篇深度人物專訪與攝影誌。
  • 【書殼內】《霓虹燈冊》➡ 共 6 小冊,收納各種「野」的創作型態:迷因、地下電台、LIVE 現場、電視劇等。
  • 【書殼內】《金包銀冊》➡ 黑金配色,收錄長輩們的創作力,包含婆媽電音團、國寶楊秀卿及社區大學裡迸發的各種長青創意。
  • 《yeah曆引報》➡ 十二個月份,收錄十二位施主大圖攝影海報與過去專訪引言。
  • Credit 背板

《野 yeah》以氣泡紙與紅膠帶包裹,拆開後內容物包含Credit 背板、《好野人冊》、《霓虹燈冊》、《金包銀冊》、《yeah曆引報》,最右下為野生動物保育貼。(圖/BIOS monthly提供)


生活裡的野材質

一般人見到《野 yeah》的實品常驚訝於「怎麼那麼大」,體型的澎鬆感來自外包裝的氣泡布,以包裝布環繞內容物後再用訂製的橘紅色膠帶綑綁,並貼有燙金、燙黑標準字銀卡。(無論用什麼方式)拆開外包裝,會一一看見形態各異的別冊,其中白色書殼觸感特別,其實是慣用於水族箱的濾材,都是少見於裝幀的材質。

《野 yeah》外包裝的澎鬆感來自外包裝的氣泡布,以包裝布環繞內容物後再用訂製的橘紅色膠帶綑綁,並貼有燙金、燙黑標準字銀卡。(圖/BIOS monthly提供)

白色書殼以氣泡布製作,上有趟銀,用以收納霓虹燈冊、金包銀冊與野生動物保育貼。(圖/BIOS monthly提供)


特殊材質的選用來自劉克韋對主題的詮釋,「遵循『常民的創作』脈絡,我就想去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材質來轉化,去呼應企劃的核心概念。」他在家裡四處翻找,從生活環境之中挖掘設計無關、被忽視的元素,也曾想過與野直觀相關的肥料、土⋯⋯最後找到了緩衝與過濾材料。

這是克韋第一次使用氣泡布,「我一開始是想訂製有顏色的,台灣工廠問了一輪只有幾間可以做,可是他們一次要訂一噸,後來就放棄訂製。」泡綿則算是個小意外。克韋說,原本被菜瓜布啟發想使用海綿,卻發現其不耐存放、易變黃,後來選擇了泡綿,其過濾效能也與緩衝呼應,像是與氣泡布一起成為衝撞的防護氣囊、心靈的過濾器。

因為少用於後加工,後續漆背膠黏貼的工序也比想像中複雜、導致拉長時間與拉高預算,但這些都是冒險必經的路:「其實做這種東西,永遠都不知道什麼環節會出問題。」用別人不會用的東西,也勢必得被視為奇怪的人(?):「氣泡布或海綿的廠商都不是一般我們會接觸到的廠商,我們也不是他們一般會接觸到的人,有些就會坐地喊價。你就問二十間,去找出實際的價格。問之前也必須先做好功課,不能好像什麼東西都不了解。」

除了包材,顏色的使用也融匯了生活元素。從外包裝上的銀卡、到每一冊間會發現「銀色」是貫穿的顏色,這不僅是在印刷上增加豐富度與層次感,也是源於克韋對顏色的思考:「我覺得銀色是個有趣的顏色。它出現在紙本或一些東西上可能會感覺很當代,可是出現在生活裡,它其實是一個很 local 的東西:不鏽鋼、鐵窗⋯⋯這種銀色我們一般不會覺得有什麼創作性、當代性或美感。」

「像金色就是比較華麗,在生活裡也是如此。就算只是黃銅,大家都會覺得它好像比較貴重,但銀色就有它的兩面性。我想要用銀色這個兩面性去呈現。」

從外包裝上的銀卡、到每一冊間會發現「銀色」是貫穿的顏色。(圖/BIOS monthly提供)


與他們一起完成

《野 yeah》大量依賴手工作業,在看似複雜的流程中,克韋先是自行在家與膠帶、氣泡布纏鬥數日,依照之前做手工的經驗寫下膠帶落點、方便理解的流程:「如果大概知道怎麼和手工廠溝通的重點、和他們可能會遺漏的東西,還是可以設定一個大方向的 SOP。」在大方向下就有小變化,他希望保留每份成品之間細緻的差異。

「在『野』的創作定義裡面,我希望手工廠的阿姨們是其中的一份子。她們包的這個過程,我覺得也是完成這個成品很重要的元素。不同人包會不一樣,就是一個很有手感的東西。」

與現場的人一起創作,克韋說自己很習慣在機上改東西、改顏色、改加工,與師傅一起嘗試出最有趣的:「有點像是在拆福袋的感覺。」

《yeah曆引報》收錄十二位施主大圖攝影海報與過去專訪引言。(圖/BIOS monthly提供)


印刷廠的師傅,一路以來真的給予許多:「我很喜歡一個人去看印,可以和印務、師傅抽根煙,好好聊天。如果他們比較願意幫忙,就可以問他們說為什麼這個不可以、做不到,學到很多。包含不同品牌、不同品質的油墨,機器的差別等等。」

看印時刻於克韋而言是療癒的,因為可以親自學習許多技法、了解極限、面面校準理想中的顏色,也內建成他作為設計師的經驗與判斷:「你可以把師傅想成設計師,每個人的能力值都不太一樣,就要去了解他到底比較擅長什麼。比如說可能有個師傅就是不太會調色,但他可能有個技術特別突出,面對現有需求,就要在這個條件下把它做好。」他也很愛與這些生活與自己不同的人談話,也許就像他比起接駕輕就熟的案子,對未知更好奇。

每一次印刷,就是去破關:「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感覺。每天都會想說,『喔!今天又過了!』就覺得太好了。」聽起來好像很樂天,但其實這次是人生看印最久的一次,連續兩天晚上九點開始看印、一路超過 12 小時的看印過程,回想起來真的是滿崩潰的。克韋也說,《野 yeah》算是他今年最大型的專案,不但參與人多、做了許多沒有經驗過的工序,擔任藝術總監的他也與三位設計師共同合作,統合不同人的能力與設計,經常凌晨在線等。

可能是因為這樣,問他現在身體還好嗎,克韋悠悠回覆:「我最近的體悟是⋯⋯睡覺不錯。」

BIOS邀請設計師劉克韋合作擔任《野 yeah》藝術總監。(圖/BIOS monthly提供)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不變的或許是一堆新鮮的肝,才能有一份新雜誌的等價交換。邀請你看見他們眼中的野,不一定那麼奔放、不一定那麼偏遠,而是可以在生活中停留、在想像中茁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野的創作性。



▲點圖購買《野 yeah》▲

《野 yeah》設計翻閱與翻越的可能——
一本匯集當代越界創作群像的野性刊物。

▶金點設計獎設計師劉克韋,野性設計試驗。正 4 色基底/11 種特色油墨/11 種不同紙材/特殊材質與燙金。▶雙手萬能:整份刊物手工包裝,充滿一步步手工作業的有機與不可取代性。

|撒 野 陣 容|
陳竹昇 / 連俞涵 / 鄭宜農 / 黃以曦 /
盧郁佳 / 黃大旺 / 先毛窩 / 楊宗翰 /
李英宏 / 何韻詩 / 拍謝少年 / 恣睢麻利 /
海豚刑警 / 地下伏流 / HIMYM / 培養meme /
財哥專業檳榔攤 / 簡士耕 / 楊秀卿 / 台灣迷因 /
姚瑞中 / 林予晞 / 汪正翔 / 潘怡帆 / 登曼波
魯蛋叔叔 / 恆春兮 / 南瑤宮媽祖電音團 /
鄧九雲 / 王榆鈞 / 法蘭 / 楊婕 / 葛大為 /
蔡宜芬 / 謝欣翰 / 陳頤華 / 陳易鶴 /
王彩樺 / 9m88 / 黃麗群 / 吳可熙 /
胡淑雯 / 張藝 / ØZI / 言叔夏 / 許含光

 

 延伸閱讀 

  1. 台灣設計feat.日本和紙,視覺之前,從觸摸開始與紙連結——平面設計師方序中×紙張設計師神山久輝
  2. 設計大師邀請蟲子創作「蟲文」,「中文版」都看不懂了竟還有「英文版」!──專訪「世界最美的書」、《蟲子書》作者朱贏椿
  3. 這本關於台北萬華的雜誌,拿下了2019年度最佳獨立雜誌!跟著來自柏林的《漫遊者》(Flaneur)漫遊康定路、萬大路
  4. 【設計閱讀與閱讀設計|印製現場特別講座】從2D圖稿到3D書籍,那些你從未想過的印製眉角與意外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惡童當街》、《乒乓》與《花男》,松本大洋漫畫彩蛋與製作幕後大公開!

松本大洋漫畫一直是台灣漫迷心中的經典作,2016年《SUNNY》中文版推出完結篇,2017年《惡童當街》、《乒乓》全新中文版推出,2018年2月更出版《花男》,愈來愈多人被松本大洋筆下精緻、細膩、驚人的構圖張力給震懾。此特輯不僅帶你看漫畫對白幕後製作花絮,更有隱藏彩蛋與專業人士的作品分析,漫迷必讀!

103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