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以網絡連結力量,對權力高塔的反動史──九月選書《廣場與塔樓》

  • 字級

廣場與塔樓:從印刷術誕生到網路社群力爆發,顛覆權力階級,改變人類歷史的network

廣場與塔樓:從印刷術誕生到網路社群力爆發,顛覆權力階級,改變人類歷史的network

2018年年初,人在國外書店巡田水的總編輯,傳來幾張即時寫真:各大書店以鋪天蓋地的懾人氣勢,擺滿重量級歷史學者弗格森的新作《The Square and the Tower》,強調這是我們準備爭取的重點大書。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能夠在歐美獲得高度矚目?乍看書名,難以一眼明白究竟所欲談論的主題為何,於是我決定先搞清楚「廣場與塔樓」指涉的意涵。翻閱書頁,其中有一張義大利著名旅遊景點西恩納的照片,畫面中一座高聳矗立的曼吉亞塔樓,在田野廣場倒映出一道長長的陰影。廣場是人民聚集活動的地方,塔樓的建造則是標誌當時政權較之於主教座堂獲得更高的權力。原來,塔樓象徵著階級世襲的權力,廣場則意謂可以平行連結的社會網絡。1927年,在知名導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默片經典《大都會》中,階級式權力由曼哈頓的摩天大樓作為代表,這些摩天大樓至今仍使中央公園的南側和東側大部分時間被陰影籠罩。

自古以來,塔樓裡的階級掌控權力,廣場中的網絡聚結影響力,究竟是哪一種力量,改變並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編輯這本書的當下,香港正爆發反送中事件,許多同溫層的友人都很關心香港的動態。我不禁聯想到,這不正是廣場上的平民聚結力量,對抗塔樓中掌權者的真實寫照嗎?這場看似小蝦米力搏大鯨魚的艱難戰役,在過往歷史中也曾經常上演,只是,我們以往關注的大多是關於帝王將相、統治階級的歷史,而忽略或貶低了同樣有影響力但能見度較低的網絡歷史,主要原因是,過往的歷史學家大都只想透過「大人物」或官方檔案來理解一個時代,而忽略或貶低了同樣有影響力但能見度較低的網絡歷史。然而,歷史上最叱吒風雲的改變,經常是由缺乏文獻記載、非正式組織的群體所實現。

這是一本關於社會網絡的興起、衰落和再崛起的故事,弗格森改以網絡的角度將半部人類世界史重述了一遍。網絡在歷史上並非總是處於弱勢,但除了帶來重要的革命與創新,網絡的演變也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例如伊斯蘭國的興起。我們在今日世界所見的網絡規模是史無前例的,期待一同透過研讀過往的網絡史,得以鑑往知來,獲得啟發與警惕。


 王盈婷
聯經出版公司人文線編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追問「我們是誰?」我們就成為臺灣自身歷史的主體

每年到了二二八,都提醒著我們回望台灣歷史與民主的演進,透過這些文章,我們從歷史學者、文學、當事者後代等角度,接近當年事件的原貌。

155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