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書架上所有兩個男人在一起的故事,不是寫內心創傷,就是對世界絕望,比如《斷背山》,我想寫一本完全不一樣的。」
──安德魯.西恩.格利爾(普立茲獎得主,《分手去旅行》作者)
《分手去旅行》裡有一段這樣形容主角亞瑟。勒思(Arthur Less)因為床上表現差了點而順應「演化法則」進化出了不得的吻功:「他接吻時──我該如何說明呢?──像熱戀中的人。像他豁出去了。像他剛學會外語,只會用現在式,只會用第二人稱;只有現在,只有眼前的你。有些男人從來沒被這樣吻過。有些男人會發現,嚐過亞瑟.勒思之後,再也嚐不到同樣的滋味。」
我每次都讀到噴笑(還想起那電影《新天堂樂園》裡因為審查而被剪掉一幕幕的「接吻片段」)。在看過這麼多浪漫綺情的作品中,總算有人以感性兼具理性與教育意義(誤)精準示範什麼叫kisser。
這就是作者格利爾的文字功力,也是本書幽默自如的喜劇基調。在大多數以同志為主題的作品傾向苦情路線的文壇裡,《分手去旅行》跳脫以往即苦又慘又絕望,走了一條較歡樂的寫法,甚至助他拿下2018年的普立茲文學獎。
主角亞瑟.勒思是要紅不紅的作家,作品賣不動、新書稿被退件;被前男友分手,人生又將邁入50歲。任何事都輸人一截(姓Less也被作者嘲笑一番),竟然還收到前男友的紅帖。他自認天衣無縫安排了飛越美歐非亞環遊世界,乍看彷彿茱莉亞.羅勃茲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其實不是;飛出去本以為可以海闊天空地落跑,結果一路衰到爆加上非比尋常的際遇好似「人在冏途」?其實也不是。
《分手去旅行》完全無法用XXXX+OOOO來比擬,因為它就是個獨一無二的故事,一本真誠的小說。沒有樣板化的同志,沒有套公式的愛情故事。書裡幾段關係(老少配、異國戀、愛情長跑20年)也被細膩刻畫……我很喜歡作者把亞瑟.勒思在旅途中跌落的每個生活片段掌握得宜。他把同志或甜蜜或辛酸的平凡日常、面臨的人生課題與中年危機、不易維繫關係的特質,與在愛情裡會跌的傷,全調製成了「維他命」,會心一笑之餘,服用後還讓人感同身受、元氣滿點。
我想這是超越百年歷史的老牌文學獎普立茲點破天荒頒給《分手去旅行》的意義:同志沒有不一樣,跟所有人都一樣。
而在同婚法案即將在台灣實現的這個時間點,借用書裡的一句話:「亞瑟.勒思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勇敢的一個。」我相信,只要我們沒有從人生中「落跑」,我們都會是最勇敢的那一個。
陳柏昌
新經典文化編輯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