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橫掃歐美各大漫畫獎的傑作《我的怪物日記》:鄰居阿姨死因不單純,怪咖女孩訪查揭露弱勢者抗爭史

  • 字級


菲力絲(Emil Ferris)於2019年安古蘭漫畫節獲頒年度最佳作品「金獸獎」。(攝影/林莉菁)


她在56歲完成第一本個人漫畫書,6年心血曾被48家出版社拒絕。

要有多強韌的意志力,能在半身癱瘓後重拾畫筆,不斷地吃閉門羹也不放棄,直到伯樂出現?

美國漫畫家艾米勒.菲力絲(Emil Ferris)就是這樣一位堅韌的女子。她熬過人生諸多磨難後, 在2017年出版個人首部作品《我的怪物日記》(My Favorite Thing is Monsters。以猶太人二戰受難史漫畫《鼠族》(Maus著稱的普立茲獎得主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看過後大力推崇,他對《紐約時報》表示,菲力絲是當代最重要的漫畫家之一;美國漫畫名家克里斯.維爾Chris Ware《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聰明的小子》作者)與艾莉森.貝克德爾Alison Bechdel,《歡樂之家》作者)也讚賞不已。這本漫畫在2018年獲頒美國漫壇奧斯卡艾斯納獎(Eisner Awards)最佳藝術家獎等3座獎項,也捧回2018年法國漫畫評論協會獎,以及2019年安古蘭最佳作品金獸獎(le Fauve d'Or)

My Favorite Thing Is Monsters 1

菲力絲在《我的怪物日記》展現高超的原子筆、鉛筆畫工與說故事技巧。


▌怪咖小童私房手記

《我的怪物日記》厚達400多頁,封面與內頁都像一本隨處可買到的筆記本,內頁還保留著橫條紋與書頁穿孔,圖像用各色原子筆或簽字筆勾勒而成,看起來就像一本私房手記。全書前半部常用大塊畫面描寫人物或事件,敘事節奏較為舒緩;到了後半部,開始大幅使用漫畫分格,節奏上更為緊湊。 

野獸國

野獸國

有人認為這本書有美國地下漫畫教父Robert Crumb之風,作者俐落明快的線條倒是讓人想起繪本名家桑達克(Maurice Sendak)的經典作《野獸國》。《野獸國》的小男孩主角因為搗蛋被雙親處罰,從自己房間航向奇妙的野獸國,他馴服了比自己更巨大的野獸,最後平和地回到現實世界;《我的怪物日記》的主角小女孩凱倫則是走入自己喜歡的畫作中,與畫作角色們對話,或從中發現解謎的線索。

凱倫受哥哥影響,從小就喜歡畫圖。書中穿插她在美術館看到的畫作,也有她自己仿作的恐怖故事雜誌封面。無論博物館收藏的名畫或廉價的圖文雜誌,都是她的精神食糧,也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小女孩打造自己異想世界的極佳素材。

凱倫受哥哥影響,從小就喜歡畫圖。書中穿插她在美術館看到的畫作,也有她仿作的恐怖故事雜誌封面。(圖/《我的怪物日記》)


凱倫才10歲,跟家人住在1960年代的芝加哥,他們的家在一棟大廈地下室,媽媽有印地安與愛爾蘭血統,相當迷信,懂得在都市生存的硬道理,墨西哥爸爸很早就人間蒸發,留下母子三人相依為命。哥哥長得比較像爸爸,三不五時被種族主義者辱罵,卻相當有女人緣。

凱倫住的大樓棲息著各式各樣的房客,房東看似黑幫分子,嚴密監視著太太與凱倫大哥的互動,有位沉默的房客則是腹語師。其中還有一位「安卡阿姨」常塞給她點心,阿姨對花草生物也相當憐惜。某一天,安卡被人發現死在家中,警方以自殺結案,但凱倫不相信這樣的結論,決定追查安卡死因。她碰巧找到安卡生前受訪的錄音帶,意外揭開這位猶太阿姨在納粹德國時代顛簸的前半生。

安卡阿姨(左)死後,凱倫開始追查安卡死因。(圖/《我的怪物日記》內頁)


▌怪咖不是怪物

凱倫不是可愛美少女,也不是具有特異功能的超級英雄人物,她是個機靈的小孩,在學校抵抗同學欺凌,也對當時社會上種種無形的規範心知肚明。她喜歡閱讀哥哥的廉價恐怖故事雜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生毛帶角,有力量咆哮與戰鬥,有能力保護心愛的人。

她知道有些怪物只是外貌奇特,事實上心地善良,也有些怪物披著人皮為惡。後面這類怪物懂得避開強者,專挑比自己弱小的對象下手;有的則無法容忍作風與眾不同的個體,會集結起來對付那些奇特不群的弱勢者。這種人皮黑心魔怪四處都有,安卡阿姨在德國生活時遇過,凱倫在芝加哥也碰過,他們可能是大人,也可能是小孩,對非我族類者容忍度極低。

這本漫畫中,凱倫從打扮到想法都跟她身邊多數同學相當不一樣,她的幾位朋友也與當時社會主流價值不同,並非傳統社會性別設定中的女孩或男孩樣貌。有的男孩喜歡打扮自己,也有女孩夢想跟女朋友成為伴侶。他們得小心翼翼保護自己,免得成了早夭的玫瑰少年。

凱倫(左頁較高的女孩)跟她身邊的多數同學從打扮到想法都相當不一樣,他們得小心翼翼保護自己,免得成了早夭的玫瑰少年。(圖/《我的怪物日記》內頁)

無論何種年代,弱勢族群仍得持續抗爭,拆解一座座無知及偏見形鑄的高牆。(圖/《我的怪物日記》內頁)


書中也提到1968年黑人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牧師遇刺案,而安卡阿姨口述史錄音帶中,則看到半世紀前猶太人遭納粹迫害的過往。無論是酷兒、有色人種或猶太人,從安卡阿姨的時代到凱倫的1960年代,弱勢族群至今仍持續抗爭,奮力拆解一座座無知及偏見形鑄的高牆。

作者菲力絲在去年接受法媒採訪時,提到2017年美國維吉尼亞州夏洛特城(Charlottesville)的極右派白人勢力示威事件。官方計畫撤下支持蓄奴制的美國南軍將領銅像,遭極右派抗議,引發衝突。她認為美國近來保守勢力增長,需小心以對。

菲力絲今年在安古蘭漫畫節演講時表示,美國有些小說常設定印地安墳地鬧鬼,回顧美國早年拓荒時期印地安族群遭受的壓迫,她認為這樣的設定不無道理。她也相當欣賞西部電影《小巨人》(Little Big Man, 1970)中的跨性別者角色。她指出,印第安文化認為跨性別者等少數族群是上天賜禮,不會視之為洪水猛獸,這展現了印地安文化的包容性。

有些人將不同種族與其他性向者當成怪物,否定對方同樣身為人的基本權益,甚至壓縮或壓迫對方的生存空間。漫畫家菲力絲藉由作品,把我們的時代與二戰前後時期相比,社會看似愈來愈進步,但歷史似乎不斷走回頭路。如果人們不夠警覺,曾經爭取到的人身權益可能倒退嚕,保守魔怪進化後復出反噬。

現在已是2019年,與安卡阿姨與凱倫的年代相比,人們是否還在撻伐非我族類的「怪物」 ? 否定他人的基本人權,不把同樣是人的他者當人看 ,究竟誰才是怪物 ?

My Favorite Thing Is Monsters 2

《我的怪物日記》第二集2019年9月推出

My Favorite Thing Is Monsters Book Two

My Favorite Thing Is Monsters Book Two

\菲力絲於Chicago Humanities Festival接受訪談/


作者簡介

旅法漫畫家暨動漫觀察寫作者。1973年生,屏東人。台大歷史系畢業,曾修讀插畫家陳璐茜的課程,後從事插畫創作。 1999年赴法求學,先後就讀於法國安古蘭藝術學院漫畫組與炮提葉動畫導演學校。2007年入選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2008年作品於俄國 Boomfest漫畫節獲獎,2010年參與漫畫合輯《特別漫畫》第三集,獲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另類漫畫獎」。同年參與Taiwan Comix團體創立,2012年受邀規劃巴黎龐畢度中心「漫畫星球」台灣週活動。現旅法持續創作中。漫畫作品有《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Fudafudak閃閃發亮之地:Formosa環保小農奮鬥記》
fb:Ulysse亂彈:歐洲動漫/風景Note de BD
OKAPI專訪:斷掉的語言用舌頭補起來,斷掉的文化她用漫畫補回來──專訪漫畫家林莉菁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金庸小說對現代人的感情婚姻觀有什麼啟示?跟著個人意見一起重讀金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金庸經典,這次讓我們換個角度讀金庸。

39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