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每個人的──四月選書《煙囪的故事》

  • 字級

煙囪的故事

煙囪的故事

初識劉旭恭,會覺得他是個話說慢條斯理又有些靦腆的創作者,但只要和他多聊一些,多認識他久一點,你會發現劉旭恭是個很有料的人,他的腦袋想很多事,肚子裡裝很多故事,就像他的圖畫和他的故事,舒服的色彩、看似隨意的線條和簡單的造型,卻在娓娓道出的故事中,用童趣的眼光來觀察這個複雜的社會,也透漏著作家想告訴或和讀者討論的許多事情。

《煙囪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輕鬆卻富含深意的的故事,故事裡描述總想要更多的有錢人和容易滿足的窮人因為煙囪而發生的故事。但,如果看書的讀者以為作家想傳達的就只有字面中的那層意涵的話,那你可真正錯過了圖畫書中圖像也能說故事的詮釋,以及創作者的用心了。

只要像個孩子一樣注意和觀察圖像,不難發現剛開始,圖畫中的有錢人其形體並沒有很具體,而且身體沒有顏色,是空的,但是隨著故事的進行,有錢人擺脫了物質的束縛後,他的形體改變,而且還有了色彩。

想想這樣的設計,書中的有錢人是否代表著我們生活四周(或者就是我們自己)一昧的追求物質慾望卻依舊感到心靈空虛的現狀呢?當我們不斷的不需要,甚至過剩的物質來滿足自己時,其實只是想填補心靈的匱乏和空虛寂寞感,就像那個沒有顏色的有錢人,而那個冒著黑煙的煙囪就像是被物質蒙蔽的心靈──這樣的方法或許能讓我們短暫獲得滿足,但只是表面的,是無法觸及精神層面的,精神層面的滿足是必須透過與人互動、彼此尊重,找到自我的目標和生活的意義,才能心平氣和,但這些都必須透過不斷的練習、放下和與自己對話(時不時的得清理一下心的煙囪)……可是當我們不再需要坐在螢幕和鍵盤前,利用物質來滿足自己,就能感到心靈富足時,人也就變得精神了,人生也將變得多采多姿而豐富了。

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故事來檢視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有太多根本不需要,或只是想要的東西,因為過度的物資雖然可以達到一時的滿足,可是長久下來,其實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也對地球造成了負擔。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就看我們如何選擇,在現今生活步調快速、資訊多元又爆炸的時代,編輯深刻的體認並真心的認為能簡單的生活其實是種幸福。

記得小時候畫圖,總喜歡在房子上畫煙囪,然後不自覺的多加幾筆曲線來代表炊煙裊裊,現在想想可能潛意識中,認為煙囪上的炊煙代表了飯菜香,也象徵了家的溫度。劉旭恭的煙囪是科技與時代進步的象徵、是工廠的煙囪,但回歸到我們個人最小的群體單位,不就是家嗎?所以編輯也期望透過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每個人從家開始做起,一起努力減少不必要或不需要的支出,讓家中煙囪飄出的都是怡然自得,知足又滿足,溫馨有溫暖的團圓味和飯菜香。

《煙囪的故事》是個哲學故事也是個寓言故事;是環保故事也是心靈故事;更是你我身邊(或是自己身上)常發生的故事。衷心的希望讀者也能從這本書中發現或找到更多不一樣的故事……


宗玉印
維京國際主編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都過了這麼久,為什麼我們要記得二二八?

    二二八的故事中不只有受難者,也包括加害者、旁觀者,和島嶼上的每個人;不只包括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包括知情的、知道一部分的、不知道的人們怎麼經歷這些事;不只包括真相,更包括去認識它跟我們的關係何在,真相才具有意義。

    2759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都過了這麼久,為什麼我們要記得二二八?

二二八的故事中不只有受難者,也包括加害者、旁觀者,和島嶼上的每個人;不只包括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包括知情的、知道一部分的、不知道的人們怎麼經歷這些事;不只包括真相,更包括去認識它跟我們的關係何在,真相才具有意義。

275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