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知道!
【台灣限時批】甘耀明:未來,鐵皮屋不要來
作者:甘耀明 / 2012-04-03 瀏覽次數(5078)
我們小時候都要寫「我的志願」這種作文題目,也常常許願,想要獲得更多。但其實有時候我們卻是更先感覺到:我不想要什麼!無論是台灣或者更大範圍的願景,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常常遇到的日常。讓我們試著從減法的方式,來啟動一個改變的信念吧。這些是《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裡,邀請的四十歲以下各領域優秀之新世代領袖,他們對未來的減法選擇。
文/甘耀明
1972年生,台灣新生代小說家。曾任小劇場工作者、記者、中學教師,現專事寫作,與伊格言等新世代作家共同組成「8P」。其小說融入語言、文化、歷史、民間 傳說、習俗等要素,長篇「殺鬼」更以魔幻寫實風格處理「身分之間的擺盪」,進 而呈現台灣歷史裡不同民族的衝突與融合。書評稱他為最會說故事的人。
Q:你想像十年後的台灣,什麼目前存在的東西消失了,會是更美好的未來?為什麼?
鐵皮屋能消失,未來更美好。
台灣的鐵皮屋如此多,十年前這麼多,十年後也這麼多,不減反增。坐淡水捷運在那幾處逼近宅區,舊公寓頂樓的鐵皮屋真嚇人,在無人整理的狀況下更顯蒼涼荒蕪。這種情景到處可見,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鐵殼子比菅芒草還強悍成長,創造台灣奇蹟。
建鐵皮屋,省成本又完工快速,像竹筍般快速成長。這些建築通常不合法。偷蓋在樓頂,還好整城的人都在偷蓋,也找不出你偷蓋在哪;偷蓋在防火巷好弄個廚房,還好左鄰右舍一起來掩護你。政府對鐵皮屋也是「不告不理」,居民只要跟鄰居攀好關係,你不告我,我不舉發你,處處充滿人情味。
鐵皮屋,向來是全民運動之一,說透點就是「偷」。鐵皮屋多的地方,意謂住宅擁擠飽和,處處流漫「鐵皮屋精神」──霸用騎樓與巷子空間堆放私人用品,或淪陷成路霸爭奪場。這種場面太多了,一步步偷,居民張望別人怎麼做,自己也怎麼做。最後,這社區的空間品質下降了許多。
在未來,鐵皮屋消失了,我相信島上的煩悶、磨擦與擁擠也會漸漸淡化了。
Q:有沒有哪一本書,如果大家都讀過,會對這件事的消失有幫助呢?
《蓋自己的房子》系列,即使不能這樣蓋自己的家,也有助於自己不會去蓋個醜醜的鐵皮屋。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