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紀大偉|研究生三溫暖

【紀大偉專欄|研究生三溫暖】話題32#論文就好比轟轟烈烈的愛情

  • 字級



不少書籍指導研究生求生術,但是往往沒有顧及「文學院研究生」的kimochi。
所以這個專欄特地為寂寞的文科而寫。
研究所好比三溫暖,讓人噴熱淚冒冷汗。
你應該進去呢,還是出來呢?



#本期話題:論文就好比轟轟烈烈的愛情



「你看起來臉色好難看,怎麼了?」

「沒有啦,就我家那個,竟然還在跟他的『前任』保持連絡。」

「他們竟然藕斷絲連,沒有斷乾淨?所以你們大吵一頓囉?」

「但是我忍下來,不跟他吵住,畢竟他最近過得很不好。你記得,在公投之前,他帶著我去找他爸媽,雙雙出櫃,想要用破釜沈舟的決心,爭取他爸媽的公投票。怎知道,他號稱高學歷民主素養的父母發現我們的同志身分之後,竟然勃然大怒,把我們兩人趕出家門。之後,我家那個人,就很低落。所以我就暫時不要給他壓力啦。就算他跟他前任偷偷保持聯絡,我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恭喜你啦,你正在享受轟轟烈烈的愛情!」

「少三八,你在說什麼!」

「沒有遇到阻礙的愛情,難免平淡無味,讓旁人覺得無聊。只有遇到阻礙的愛情,才會轟轟烈烈,可歌可泣,讓人想要留意。你看,你目前有了沒有斬草除根的前任,有了反對交往的對方父母,已經出現灑狗血愛情連續劇的初步規模。如果你跟你家那個後來透過DNA檢查發現,你們兩人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相愛就形同亂…… 亂來,那麼就更精彩了。」

「你在幸災樂禍什麼啊。」

「你讓我想到,精彩的論文,就好比轟轟烈烈的愛情。愛情遇到作梗的人,才能夠轟轟烈烈。同樣,論文遇到互相衝突的意見,才可能精彩。」

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150句學術英文寫作句型,從表達、討論、寫作到論述,建立批判思考力與邏輯力

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150句學術英文寫作句型,從表達、討論、寫作到論述,建立批判思考力與邏輯力

「你想帶我回到 《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這本書,對不對。」

「對。這本書的原則,就在英文書名:『They Say, I Say』,『別人說什麼,我說什麼』,用平常用語來說,就是『別人嘴我,我就嘴回去』、『別人嗆我,我就嗆回去』。也就是說,這本書主張,寫論文就是要處處跟人抬槓:我不盡同意別人的看法,別人也不盡支持我的意見,只好互相勸說協商。而跟其他學者互相勸說協商的大意,就是論文的『問題意識』;跟其他學者互相勸說協商的種種細節,就是論文的內容。」

「那麼,我所謂轟轟烈烈的愛情,跟你說的論文寫作原則,有什麼類似的地方啦。」

「我覺得你這個人就像是論文寫作者,而你的伴侶就像是你的論文。你跟他的感情,就像是論文寫作者跟論文的關係。他跟前任藕斷絲連,就好像一篇論文跟過時的研究方法、過氣的分析理論纏綿不休。你要他跟前任斷絕關係,就等於你要論文跟老舊研究撇清。而你們兩人不被他的父母接受,就好像論文寫作者和論文不被學術界的舊勢力接納。你必須找到強而有力的說服策略,才能夠讓學術界接受你和你的論文。」

「好吧,你好像同時為我的畢業論文和我的感情生活允諾了幸福劇本。」

「你需要信心,至少你需要讓人覺得你很有信心,而不是缺乏信心。《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這本書,我們上次講到第二章,關於summary的部分。很多論文寫作者一遇到文學作品,就抄錄五行十行甚至一頁到論文中;一遇到艱澀理論,也動輒抄錄半頁到論文中。這些人只敢照著文獻逐字抄錄,卻不敢用自己的話提出作品或是理論的summary,往往就是因為缺乏信心。他們擔心自己抓不到文學作品的重點、找不到理論的關鍵觀念,就只好全數抄錄文獻到論文中。他們讓閱讀論文的人感到厭煩,因為論文閱讀者只想要看到經過提煉過的精華,也就是summary處理過的文學作品或理論。如果論文寫作者自己不敢進行提煉精華這個工作,這個工作就落在論文閱讀者頭上,是讀者的無妄之災。」

「我每次看到拚命抄錄拼貼文學作品內文或理論內文的論文,一看到引用的部分就跳過去不看,覺得很煩。我只希望論文寫作者趕快跟我說重點,不要一直給我看沒有經過消化的資料。」

「沒有經過信心提振的論文,看起來就疲軟無力,讓人煩厭。這本書第三章倒是提及『引述的技巧』。如果論文寫作者覺得summary並不足以撐起論文,還是可以啟用有技巧的引用/引述。但書裡也寫得很明白,『引述得過多,以致於最後文章裡幾乎沒有自己的論述。這可能是出於缺乏信心。』不願或不敢在論文提出summary的人,以及引用太多導致自己消音的人,都是因為缺乏信心。」

「書中54頁提及『孤懸引述』和『撞了就跑的引述』。這兩個詞用字很精準!我在文科論文常看到沒頭沒腦的引文,正好符合這兩個詞的形容。我在閱讀許多論文的過程中,突然在論文中間看到一大段作品或是理論的引述,就好像在電影院看電影突然發現有廣告插播,或是在netflix看片突然發現被插入公益廣告一樣,莫名其妙。論文寫作者也不出聲解釋自己為何要插入一大段引文,的確像是撞了就跑的汽車駕駛人,而他們突然丟出來的引述就像是唐突掛在聖誕樹上,孤懸在聖誕樹上的襪子。」

「這種不負責任的引述,就像是不負責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一樣,突然把一個歌手叫上舞台,叫她唱歌,卻不在歌手唱歌前向觀眾解釋為何要請這位歌手上台,也不在歌手唱歌後向大家說明歌手表演的意義。主持人似乎只是找歌手出來殺時間,卻沒有幫助觀眾了解這位歌手。」

「你這樣說,也讓我聯想到另一種半斤八兩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他把歌手叫上台,報出歌手的名字和歌名,然後講一個老掉牙的黃色笑話;歌手唱完後,主持人再講另一個罐頭笑話,就把歌手打發下台。這種主持人固然在歌手唱歌前後都說話了,但說了等於白說,根本沒有為歌手講出量身定做的話。我是在說文科論文。舉例來說,這種論文在討論同志文學的時候,會說,『白先勇《孽子》這一章顯示形形色色的同性戀者面貌』,然後引用一大截《孽子》內容。引用之後,再說『從以上引用內容可知,《孽子》描述的同性戀者生動逼真,讓人一窺當時台北新公園的情慾生態。』這種論文寫作者在小說引文之前之後說的話,也只是敷衍而已,並沒有為引文加分,也沒有展現論文寫作者自己的獨特見解。這樣隨便串場了事的論文寫作者,跟先前提及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一樣混水摸魚。

這樣的論文寫作者,就是躲在引文後面,而不是站在引文前面。這些論文寫作者忘記自己才是論文的主角,卻以為自己只是論文的跑腿小弟。」

「在這本書的第四章,『回應的三種方式』,也觸及許多文科論文寫作者的痛腳。很多論文寫作者覺得自己『人微言輕』,沒有資格表示意見。於是,他們的論文看起來『唯唯諾諾』,沒有立場,還以為『沒有立場就是客觀中立』。事實上,這些沒有立場沒有意見的模樣,都是缺乏信心的產物。書中64頁寫道,『想要在學術上提出自己觀點,可能令人卻步,彷彿你得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才能提出論點。』但是,人人都需要相信自己可以提出一家之言,就算是大學生和碩士生也應該相信自己的潛力。」

「記得大家在幼稚園,在小學一二年紀,都還很愛講話,很愛表示意見。但是到了大學之後,大家反而被馴化了,不敢表示意見,擔心自己發表意見之後會被人家笑或是處罰。」

「也就是失去了童年時代的生猛力量。在第四章,這本書要求論文寫作者進行任何引述之後,都要表示意見:『同意』、『不同意』、「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但是絕對不可以不表示意見。要表示意見,才能夠顯示論文寫作者的立場,才能夠讓論文裡頭的討論推進。」

「說到這裡,我想到公投之前,很多人呼籲:看到不同意的公投選項,一定要投票表示不同意,而不能隨便棄權。廢票並不等於不同意,並不能夠抵銷同意票。我覺得這個呼籲很重要但是很難推動,因為台灣民眾似乎很習慣『棄權』、『不表示意見』、『不予置評』、『投廢票』。的確,要一個人挺身表示不同意,的確需要這個人用力表態。」

「希望在公投災難之後,文科論文寫作者可以痛定思痛,察覺自己時時刻刻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責任。這本書在67頁說,對引文『表示不同意』對論文寫作者比較容易,因為只要說『NO』就可以拉出論文寫作者和引文之間的張力。的確,『唱反調』很容易,任何處在叛逆時期的青少年都可以隨口頂嘴。但是,或許國情不同,這本書說得容易,對台灣文科論文寫作者來說反而並不容易。許多文科論文寫作者,或許早就擺脫青春期的叛逆了,所以只會勤奮引用各種學者的說法,並且全部都同意,不好意思反對任何一方。」

「聽起來就像是在公投投票所,拿到任何票都蓋同意,那種不做事前功課的投票民眾。如果選民在表態之前充分做功課,了解自己的立場究竟是什麼,那麼在該表示反對的時候表示反對,並不困難。同理,如果論文寫作者一方面理解自己的立場,另一方面真的看懂看透自己引用的每一筆文獻,那麼適時反對某些文獻的意見並不算是為難論文寫作者。如果論文寫作者從來不表示任何反對意見,那麼這樣的論文作者要不是沒有搞清楚自己的立場,就是沒有用功研讀自己引用的每一筆文獻。」

「不過,公投投票跟論文寫作畢竟不同。公投投票不給人委婉的餘地,只讓人同意反對或棄權;論文寫作卻容許甚至鼓勵寫作者採取委婉的姿態,可以讓論文寫作者採取不得罪人的柔軟姿態,委婉地反對別人。例如,論文寫作者大可以這樣寫,『我引用的某某教授文章論點精彩,資料齊備,我只想要針對某處補充一個細節』——這種表示要『補充』的說法,就已經暗示對方『不足』。如果對方天衣無縫盡善盡美,怎麼還有讓人補充的餘地?但是,採取低姿態企圖提出補充的做法,在絕大多數學術場合都被認為是很識相、很合乎禮數、不會得罪人。」

「對,『表示同意卻同時提出補充』就是一種非常委婉的『反對』。但是,在文科論文中,很多人只想要進行『賞析』(對於作品進行賞析)、『介紹』(對於作家進行介紹),只想要領略文學藝術之美,所以根本不用對任何課題表示任何同意或反對的意見。

「啊哈,也就是『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說法。

「沒有錯。如果沒有在文學領域觸及女權、同志、族群、階級等等議題,如果只是要沉浸在藝術的美感之中,幹嘛要劍拔弩張、表示立場呢?」

「書中66頁講到這一點。任何文藝的鑑賞還是跟表態有關。


\\紀大偉最新專欄研究生三溫暖】每雙週三更新//


作者簡介

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老師,
著有小說《膜》、學術專書《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

FB:紀大偉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文學是人生跟人生彼此的映照。」──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郭強生

小說家郭強生以中篇小說《尋琴者》榮獲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關於郭強生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20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