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第一隻複製羊「桃莉羊」出現,舉世譁然,這史上第一隻人工複製而成的哺乳類動物,讓大眾第一次感受到科幻小說、電影裡的複製人是,有可能出現在真實世界裡。
20年過去,基因複製技術在複製動物上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容易,但由於世界糧食需求問題,基因改造食品倒是大規模、廣泛地被生產製造出來,包括農作物與家禽家畜。先不論基改食品對人體或環境的影響,這幾年關於基因工程的議題確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尤其對其應用在疾病預測與治療方面寄予厚望。
基因是遺傳最基本的單位,決定了生物的外在樣貌與內在特質,想要了解自身與後代,以及人類未來可能的樣態,我們都應該好好去認識它。因此在今年眾多科普選書中,想特別推薦《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這部非常出色的作品,不但學識豐厚,更將遺傳學的歷史與發展過程描繪得如小說般精采易讀。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出生印度,是癌症醫師、生物學者和科學作家,曾以《萬病之王》獲得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等殊榮,因博學的內容與生動流暢的文筆一舉成名。在《萬病之王》中講述癌症的起源與人類對抗的過程,而在《基因》中則往前去追尋根本──在癌症發生之前、基因未變異之時,基因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在科學史上被發現的?它的研究、發展、應用、影響,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後人類」時代,我們該如何應對?
談論基因的發現,不免俗地要從孟德爾和他的豌豆實驗開始,在此之前還有達爾文的進化論遙相呼應,但對於人類社會有直接且衝擊性影響的,或許要屬達爾文表弟高爾頓所提出的「優生學」觀念了。既然發現父母的基因會遺傳給後代,那麼為了種族更好的發展,是否就該選擇良好、並淘汰有缺陷的樣本?「擇優繁殖,擇劣絕育」的可怕思想遂由此而生。
科學的發現為政治焦慮找到了一個解決的出口。1860年代英國面對工人崛起,「優生學」觸動了菁英階級的敏感神經;1920年代美國面對外來移民蜂擁而至,擔心「正確」的基因會受到汙染,他們開始替遊民、罪犯、有心智缺陷的婦女們強制實行了絕育手術;而最後到了1930年代,納粹德國為洗淨血統而進行慘絕人寰大規模的種族屠殺。
當科學被放置在人類社會中,就不再是純粹的科學。作者將基因研究進程與人類歷史結合敘述,並聚焦裡頭角色與事件,有科學實驗的過程、有學者間的激辯、有交錯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讓整段歷史影像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而其中,也一直存在著道德與倫理的人文思考。
在遺傳學被誤用之際,科學家們仍不間斷地持續研究,試圖尋求破解基因的信息。現在我們知道,基因的外在顯示不單純只是輸入輸出而已,帶有乳癌基因的婦女不代表就會罹患乳癌,有精神疾病的父母不一定就會生出有精神疾病的子女。基因的表現有可能是「基因型+環境+觸發因素+機會=表現型」,相同的基因可能有不同的表現,也就是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作者藉由自身家族的精神病史貫穿全書,帶出堂哥與兩位叔叔的發病過程,包括作者父親也曾出現幾次精神病的症狀。然而並非所有家族成員都有精神疾病,為什麼其他人能逃過一劫?導致發病的原因是什麼?他身上是否也帶有這樣的基因?是否會遺傳給他的女兒們?……每個人身上多少都可能帶有遺傳性的家族疾病,我們也與作者有著同樣的疑問與恐懼。
基因排列決定了我們是誰?性格特質?以及對於事物的喜好。
設計師嘗試用一個個多彩的分子來代表這種排列組合變化而出的命運感
遺傳學發展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基因診斷」,用來預測或確定疾病、身分,另一個則是「基因改造」,藉由改變基因來改變疾病、身分。如果有一天,我們能透過基因診斷去找出疾病發生的確切原因並加以治療,或是藉由基因改造拿掉癌症基因,甚至重組一個健康的體質,對於受疾病之苦的人們來說,確實是相當令人振奮的事。然而,目前遺傳學在人體研究上還有非常多的限制與不確定性,更存在著嚴峻的道德考驗。
倘若越來越多的基因密碼被解開,如癌症的基因、精神疾病的基因、外表特徵的基因、性格特質的基因、潛能的基因、性向的基因……除了生理上的疾病外,我們要如何去定義基因的好壞?如何決定基因(人)的去留?如何不用被誤用?人類的欲望和野心是否會釀成巨大的災難?若我們試圖拿掉「壞」基因,置換入「好」基因,未來人類或許就像量身訂造的完美範本,當所有人都「完美」時,那什麼是不完美?若沒有了不完美,又如何去定義完美?整個人類世界是否終將趨於一致性且平淡無奇?
「疾病或許會逐漸消失,但我們的身分也可能隨之而去。悲傷或許會減少,但慈悲亦然;傷痛可能抹除,但歷史也會消失;突變將會排除,但人類也會不再有變異;虛弱會消失,但敏感也不再;偶然意外將會減少,但同樣地,選擇也將減少。」
作者理性描繪了基因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可能發展,同時感性地拋出了許多反思,藉由這本書,希望我們在為科學發展雀躍不已之際,也不要忘記心存警惕,並且回過頭去想想人的本質,思索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
延伸閱讀
【博客來年度選書指南──2018】
集結了2018年,總計24篇年度選書推薦手札。
在這個「後真相時代」,我們發現面對世界的態度,比掌握知識的多少更重要。
盤旋在腦海有種種疑惑,渴求解答,於是這樣的喊出──我在找你,你在哪裡?
生活是一場「遊戲自黑暗」,在「摺紙動物園」裡,每每以為下一秒就要失去血脈,仍然要張牙舞爪,做困獸之鬥,
繃緊神經線,連做夢都看到自己在「看不見的雨林裡」不見天日。
世界很大,不用急,我們慢慢走好,跟著Oliver Jeffers的腳步──「Here We Are: 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
在閱讀中迷失方向的話,跟著這群人,有解。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