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Piper Jaffray公司發布的調查顯示,平均十六歲的青少年有85%的比例,每月至少使用一次Instagram,另外強調即時影像傳送的snapchat也高達84%,而大家心中的社群龍頭facebook則只有36%。這個新聞告訴我們,在持續發生著的當今與未來中,新一代人們使用攝影來寫下日常碎片、溝通生存概念的成癮症只有逐步攀升的可能。在這樣的時間點,《找到薇薇安.邁爾》這本攝影集,也值得我們用更多層面的角度去擁抱它。
薇薇安.邁爾作為一個忍術高強的街頭攝影家,攝影作品在她生前從來沒被任何人注意過,甚至連拍攝的行為都鮮為人知,她的攝影行動是一種純粹的力量,紀錄她所刻意關注的真實,也將1960年代部分的街邊悲喜,用俐落的構圖與物件呈現,毫無批判語氣卻滿腹情緒地傳達了出來。照片產出來後,連同底片一起深埋囤積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直到死後才在拍賣會上被大量挖掘出來,並且迎風帶來「世紀傳奇街頭攝影師」等稱號。
看她的街頭攝影作品其實腦中第一個飄出的概念就是:「哇邁爾如果生存在現在這個Instagram大盛年代那實在太對時了吧。」她的快門形同那40年間的上傳功能,將所有必要與不必要的零碎生活風景,都貼入美國歷史這面動態牆上,翻閱整本攝影集,時常得瞪大雙眼讚嘆一切不需解釋的力道。
有些Instagram網友的帳號總是設定高度隱私,加了之後才能一探究竟發現照片內容精采萬分,但在照片敘述上卻充滿難解的留白或超精簡的單詞:「夏天」、「水邊」、「朋友」或「房間」,把所有的詮釋留給畫面本身,由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決定這張照片的無垠宇宙觀。邁爾如果生在此刻可能也會是這樣的一個帳號,她也許甚至不會開放你追蹤,傳私訊給她也不會回,可你就是知道有這樣一抹安靜的影像力量延展了你對世界的認知。
(圖左)《找到薇薇安‧邁爾》以及邁爾生前愛用的祿萊(Rolleiflex)雙眼相機。
(圖右)《找到薇薇安‧邁爾》由內而外,印刷都充滿了挑戰。
《找到薇薇安.邁爾》是一本由後人整理而成的攝影集,透過第二手與第三手的親身經歷轉述這個傳奇攝影家的可能思考模式與生活軌跡。這些紀錄固然有幫助,但所有的震撼都不及你正式瞧見邁爾攝影作品的那第一眼瞬間。在這樣一個行動攝影承載所有人生活負重的時代,薇薇安.邁爾在成名前的藏私與成名後的藝術成就,對當代社群玩家們來說都極具意義。快門喀擦落下,我們都必須了解,自己正在詮釋這世界的某個時刻,即便當下可能是包裝完好且精心設計過的畫面,它依舊傳達了真實的你心中,希望賦予他人對於這個社會的想像。我們不會因此成為下一個邁爾,但都必須更珍惜下一次與任何即景的偶遇。
【博客來年度選書指南──2018】
集結了2018年,總計24篇年度選書推薦手札。
在這個「後真相時代」,我們發現面對世界的態度,比掌握知識的多少更重要。
盤旋在腦海有種種疑惑,渴求解答,於是這樣的喊出──我在找你,你在哪裡?
生活是一場「遊戲自黑暗」,在「摺紙動物園」裡,每每以為下一秒就要失去血脈,仍然要張牙舞爪,做困獸之鬥,
繃緊神經線,連做夢都看到自己在「看不見的雨林裡」不見天日。
世界很大,不用急,我們慢慢走好,跟著Oliver Jeffers的腳步──「Here We Are: 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
在閱讀中迷失方向的話,跟著這群人,有解。
回文章列表